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最嚴重的慢性微血管并發癥之一,以蛋白尿為主要臨床表現。它是導致終末期腎衰竭的首位疾病,且具有一定的遺傳性。研究表明:無論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30%~40%的患者將發展成為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患者一旦出現蛋白尿,腎功能將進行性減退至終末期腎病,所以早期規范治療糖尿病腎病是十分重要的。
糖尿病腎病常見臨床表現有:
1、尿頻,表現為正常飲水情況下,小便次數增多。
2、泡沫尿(因尿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質):患者在小便時尿中出現大量泡沫,且不易消散。
3、水腫:患者可能會出現全身浮腫,且為凹陷性水腫,即用手按壓浮腫部位,短時間不會自然回彈。
其他癥狀:如惡心嘔吐,乏力,食欲不振,體重下降,失眠,皮膚瘙癢等。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腎病?
有如下危險因素或誘因的人群,更容易得病:
1長期吸煙,經常熬夜。
2肥胖:中國人身體質量指數(BMI>28,即為肥胖)
3血糖控制不佳。
4高血壓、高血脂。
5遺傳因素:有腎臟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發生糖尿病腎病。
6性別: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患病率更高。
糖尿病腎病患者應該如何治療?
中醫將糖尿病腎病分為早中晚三期,并根據其癥狀表現,將其辨證分為多種證型,具體分型及對癥治療方法如下:
一、早期
肝腎陰虛證
癥狀:尿黃,時有尿濁,腰膝酸軟,眩暈耳鳴,手足心熱,兩目干澀,口咽干燥,大便干結,失眠多夢,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補肝腎。
常用方藥: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合二至丸(《醫便》)加減。生地黃、牡丹皮、茯苓、山藥、山萸肉、澤瀉、女貞子、墨旱蓮等
脾腎氣虛證
癥狀:尿頻數而清,時有尿濁,肢體倦怠,少氣懶言,食少腹脹,形體浮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弱。
治法:健脾固腎。
常用方藥:水陸二仙丹 (《洪氏經驗集》)合芡實合劑(《岳美中醫案集》)加減。金櫻子、芡實、白術、茯苓、山藥、黃精、菟絲子、百合、枇杷葉等
二、中期
氣陰兩虛證
癥狀:尿頻而濁,頭暈耳鳴,兩目干澀,咽干口燥,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顴紅,食少腹脹,尿黃便結,舌體瘦薄、質紅,苔少或薄黃而干,脈細數。
治法:益氣養陰,佐以清熱。
方藥:參芪地黃湯 (《沈氏尊生書》)加減。人參、黃芪、熟地黃、山萸肉、茯苓、山藥、澤瀉、牡丹皮等(強推薦)
脾腎陽虛證
癥狀:尿濁,畏寒肢冷,面浮肢腫,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
治法:健脾溫腎,利水消腫
方藥:濟生腎氣丸合實脾飲(《濟生方》)加減。
三、晚期
陰陽兩虛證
癥狀:尿濁,腰膝酸冷,面色?白,口渴欲飲,水腫,舌苔淡白而干,脈沉細無力。
治法:滋陰補陽,補腎固本。
方藥:大補元煎(《景岳全書》)加減。
腎陽衰微證
癥狀:尿濁,四肢厥冷,面色?白,面浮身腫,舌淡胖,苔白,脈沉細或沉遲無力。
治法:溫補命門,化氣行水。
方藥:真武湯(《傷寒論》)加減。
濁毒瘀阻證
癥狀:尿少或尿閉,反復水腫,伴胸腹水,惡心嘔吐,萎靡嗜睡,舌紫暗、胖大,昔膩,脈沉遲。
治法:通腑泄濁。
方藥:大黃附子湯(《金匱要略》)加減。
如果你有糖尿病,糖尿病腎病相關問題,可在專業中醫師辨證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子,配伍加減使用。
#糖尿病##你相信中醫嗎##中醫##關注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