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6 03:44 作者: yly 來源:yly 閱讀次數:
會做飯的孩子到哪都能活下去
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真心徹底的飆淚了!樸實無華,款款道來,卻令人深受震撼,蕩氣回腸。網絡上,圍著小圍裙切菜,踮起腳尖曬衣服,露了張萌萌笑臉的阿花,擊中了無數人心中最柔軟的那一處。
一位會做飯的日本小姑娘紅遍中國互聯網,她的故事讓很多人都為之飆淚。這個日本小姑娘叫安武花,小名叫阿花。
一直以來,我們錯誤解讀了“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悠悠萬事,學習惟大,成績惟大,升學惟大。
雖說現在的家務勞動已經相當一部分社會化了,但無論社會怎么發展,有些勞動本領也是不能也不該荒廢的。比如做飯,因為這是自我成長必不可少的部分,是立足于世、生存下去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從這個意義來說,媽媽千惠是充滿智慧的,幼小的阿花是幸福的。我們要感謝信吾、千惠和阿花一家,他們用自己的經歷與親情讓我們再次感悟了這個樸素的真理:學會生活,請從學習做飯開始。
嬌生慣養的孩子沒有獨立性和適應能力,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所以,“小皇帝現象”十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中國家庭教育的一個誤區。
這是一位母親留給五歲女兒一生的禮物。“吃得好才能活得好,學習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體健康,能夠自食其力,將來無論到哪里,做什么,都能活下去。”
3月1日,南海出版公司翻譯并在中國出版了。這本記錄阿花故事的書籍《會做飯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向更多人展示了這位現年10歲、卻早已能夠自食其力的日本女孩。
女兒阿花也沒有辜負媽媽的期望,她給在天堂的媽媽寫信時說,“不說別人的壞話。不忘記微笑。這些都是媽媽教給我的。雖然我也會覺得好難啊,不過車到山前必有路。阿花已經不哭了,我會加油哦!”
阿花的故事是這樣的:阿花的媽媽安武千惠在女兒出生后,發現自己得了重病。為讓幼小的女兒學習力所能及的廚藝,在阿花5歲時,媽媽把準備早飯的工作交給了她。她教女兒如何拿菜刀,如何洗菜,如何做飯。
第一次看阿花用刀的樣子,母親安武千惠說:相當嚇人,可還是忍住沒出聲,也沒伸手。阿花媽媽認為,會做飯就意味著能活下去,學習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體健康,能夠自食其力,將來無論走到哪里做什么,都能活下去。
這本《會做飯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由阿花和她的父母共同編寫。在新書介紹里,三口之家的資料一目了然:爸爸安武信吾,在西日本新聞社工作;媽媽安武千惠,是聲樂系研究生,在2008年因為乳腺癌而去世;女兒安武花,現在就讀于福岡市立草江小學。
愛孩子,就要教會孩子獨自生存的能力,把你想教給孩子的事情教給他吧,絕不會為時過早。動物會在孩子長大后把它們從身邊趕走,逼迫孩子學會獨自生存的能力。這種行為貌似殘忍,實則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長的做法。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類,有多少家長能狠下心這樣做?父母對孩子發自內心的百般呵護,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為什么現在的孩子自立能力差?
孩子不能自立的責任在父母,因為父母過于嬌慣孩子。不能自立的孩子無法在社會中生存,所以,真正的教育并不是給予援助,而是培養自立的人。
也許我們一些父母正在不知不覺中,扼殺了孩子天性和才能。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從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吧。優老網轉載自網絡。
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間人人網開心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