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先生查出糖尿病已三年有余,用藥一直很規律,在飲食上也很注意。然而,自進入7月份以來,他發現自己的血糖值有所降低,欣喜之余便自行減少了降糖藥的服用劑量。可沒過幾天,血糖又開始大幅飆升,他頓覺事態嚴重,立即到醫院就診。
每年進入高溫濕熱的三伏天,很多糖友也會遇到黃先生這樣的情況,因自覺血糖有所降低,便自行減少甚至停服降糖藥物,從而引發不適,造成病情加重。這是為什么呢?高血糖患者究竟該怎樣應對三伏天的種種考驗?以下幾大問題務必要注意!
為何不少高血糖患者到了盛夏血糖值會有所降低呢?為什么不可自行調整藥量呢?
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在高溫悶熱的三伏天,人們的能量消耗較大,而熱量的消耗主要是來自于血糖的代謝,因此血糖容易下降;
2.因天氣熱,出汗多,多數人食欲不振,往往更愿去攝取清淡食物,而清淡的食物含熱量偏低,易造成血糖下降;
3.進入三伏天,人體內對抗寒冷的腎上腺激素(升糖激素)分泌減少,胰島素的作用可以得到更充分的發揮,導致患者血糖水平往往較其他季節稍低。
所以,天熱血糖降低并非是糖尿病好轉的跡象,所以切不可貿然減藥停藥(尤其是應用胰島素者),以免造成血糖波動,加重病情。如實在有必要,一定要在醫生或健康管理師的指導下對藥物劑量或種類進行調整。
如果糖尿病患者想停藥,可以經過健康管理師做專業系統的健康管理后,對身體細胞進行修復,恢復血糖正常代謝水平,在健康管理師的建議與跟蹤中逐步停藥。
酷熱三伏天,因能量消耗巨大,血糖容易下降,一些糖尿病患者會出現低血糖癥狀,這是十分危險的現象,一定要引起警惕!因為患者低血糖后通常會發生反彈性血糖增高,導致血糖波動。
糖尿病人發生低血糖多在夜間或是睡眠時,一般有如下反應:軟弱無力、出汗、發抖、心慌、緊張、面色蒼白、饑餓感、頭痛、眼花、易怒、行為異常、性格改變或麻痹、意識模糊等,嚴重的可出現驚厥、昏迷甚至危及生命。當出現如上反應時,患者和其家屬就要格外重視了。
首先要保持冷靜,然后立刻拿糖果或25%的葡萄糖水喂一些,同時快速檢測血糖,進一步確定是否低血糖。一般來說,這樣對癥處理一下,多數人低血糖癥狀就慢慢緩過來了。如情況嚴重,可馬上在家人陪同下前往附近診所靜脈注射25%~50%的葡萄糖20~30毫升,這樣會更快糾正低血糖重癥狀,然后再緊急前往醫院。
進入三伏天,人們往往喜食清淡,更愛喝稀飯、吃水果等,糖尿病患者仍應適量而規律進餐,尤其是應用胰島素的患者,不可隨意減少主食,每日不能少于150克主食,但可改為少量多餐進食,建議每天可增多一至兩頓而每頓變少量。
患者宜多食蔬菜及高纖維素食品,如苦瓜、洋蔥、茄子、黃瓜、豆角、西紅柿等,尤其是苦瓜,本身含有一種胰島素樣的物質,可降低血糖,堪稱糖尿病患者食療佳品。
盛夏大量水果上市,但糖尿病患者卻要慎食。血糖控制良好、病情穩定的糖尿病患者可選擇含糖量低的水果,但一次進食量不宜多,且最好選擇兩餐之間(如上午10~11點,下午3~4點)或睡前食用,同時正餐主食量須相應減少。例如:晚上吃100克的西瓜,則晚餐應減掉相應的主食。
嚴重高血糖、病情不穩定的糖尿病患者應禁食水果,如實在想吃,建議以西紅柿、黃瓜等蔬菜代替。
溫度很高的三伏天,人體極易失水,血糖升高、大量水分丟失,血滲透壓也會相應升高,高血滲可刺激下丘腦的口渴中樞,從而引起口渴、多飲的癥狀。喝水不足會導致身體嚴重脫水、血糖升高,對患者而言是非常危險的。因此,患者一定要注意補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去喝,而是要科學適應地飲水。
除此以外,高血糖患者還要避免吃甜品和冷飲,這兩者雖然可在短期內使胃口大增,但均含有較高的糖分,可能導致患者血糖超標,令病情雪上加霜,而溫度適宜的白開水、綠茶都是很好的選擇。
受飲食、作息等因素的影響,夏季糖尿病患者血糖往往不太穩定,尤其是在最熱的三伏天,做好血糖監測更為重要?;颊邞獙γ看伪O測結果作詳細記錄,以此作為評價病情、指導用藥的依據。
另外,血糖試紙受潮后易導致監測結果的誤差,故應妥善保存血糖試紙,從試紙盒中取出試紙后應馬上擰緊盒蓋,以防試紙受潮。
值得注意的是,夏季由于汗液增多,致使尿量減少,尿液濃縮,尿糖不能真實反映血糖水平,所以應當以血糖檢測為準,盡量使空腹血糖穩定在4.4~6.0mmol/L,餐后血糖穩定在5.5~8.0mmol/L。如不達標,應及時就醫,調整治療方案。
除此以外,糖尿病患者還要注意休息,不可熬夜,保持情緒穩定平和;勤洗澡勤更衣,保持皮膚潔凈清爽,避免細菌感染;適量運動,但應避免在天氣過熱或過于潮濕時做戶外運動,運動強度不宜過大,運動過程中要及時補充水分,以避免中暑;睡覺時避免迎風而臥、久吹電扇,用空調時要注意溫差不要太大,以防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