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頸椎病其實很簡單
愛護脊柱有三道防線,分別是預防、保健和治療。
第一道防線是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正確坐姿:保持正常坐姿,雙肩后展,脊柱正直,兩足著地。
活動頸部:每一兩個小時左右就轉動一次頸部,動作要輕柔緩慢,每次盡量轉到最大限度。
睡眠方式:睡眠選擇合適的枕頭,最好軟硬適中,和肩同高,頸部能墊實且頭部略微后仰。
抬頭遠望:避免過長時間伏案或低頭,多抬頭遠望可以消除疲勞。
避免損傷:不要猛抬重物,回頭時要柔緩,緊急剎車也越少越好。
積極鍛煉:尤其是背肌鍛煉,用毛巾緊貼后頸部,雙手拉,頭頸則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
防寒防濕:風寒潮濕會導致血管收縮,血流減慢,影響正常代謝,因此要注意保暖防寒。
頸椎問題,靠吃藥能好嗎?
有一些朋友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看了片子之后,得知沒什么大問題,只是曲度變直,有點增生,并不是很嚴重時,就會問:我這個情況,吃藥能治好嗎?
甚至還有一些椎友是吃了很多藥都不見好,然后到處找尋偏方的,就想著能有個神藥,服了后,明天就能好,導致最后可能吃出點什么副作用出來。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也說明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就是,在大家的觀念里,只要身體出問題了,就必要吃藥,這種思想也從小灌輸在我們的腦子里。
第二個情況,也說明了部分椎友對于頸椎知識的不了解,還沒有在求醫的道上走過彎路。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吃藥真的能治頸椎問題。但是,這種只是對癥治標而已。
舉個例子,某個椎友有頭暈,然后開的一般都是擴張血管、減少血液黏度的藥物,目的是增加血液循環,保持流動通暢。然后頭暈情況會得到一定的減輕。所以,這里藥物只是對癥的治療而已,治的是頭暈這個癥狀,而不是根本性的這個頸椎問題。
1.頸部肌肉勞損
長期保持同一姿勢,產生持久的肌縮狀態或肌緊張導致供血不足,營養不良,引起頸部酸疼。
2.頸部外傷
導致頸部外傷的原因很多,比如撞擊、跌倒等引起頸部肌肉損傷。
3.落枕
頸部小關節錯位、睡姿不良,或者是頸部扭傷導致的脖子疼痛。
4.失眠
長期失眠導致頸部神經興奮,刺激肌肉充血腫脹,引起疼痛。
如何自我鑒別呢?
真頸椎病
脖子痛的同時還出現了以下情況之一,應該考慮頸椎病的可能。
1、手臂麻痹加劇
將一側手臂水平伸直與肩同高,頭頸往另一側使勁兒抻拉。如果手臂延伸至指尖的麻痹癥狀加劇,那么頸椎病的可能較大。
2、疼痛持續存在
脖子疼不會因為天氣、鍛煉、休息等因素的改變而改變,而是持續存在著,那這種疼痛很可能是頸椎病造成的。
3、四肢出現不便
腳下無力有“踩棉花”的感覺,雙手的靈活性下降,扣扣子、夾菜等比較困難。
假頸椎病
出現以下狀況,則表明并不是頸椎病引起的脖子疼痛。
1、休息就能解決疼痛
長時間對著電腦工作后出現了脖子疼,其他癥狀都沒有。離開電腦,休息一段時間,疼痛緩解了,那只是頸部肌肉勞損。
2、轉完脖子就沒事兒
脖子又酸又疼,輕輕地轉一圈,咦,不疼了。其實,這是累的,跟頸椎無關。
3、頭暈頭痛
雖然,頸椎病會引起頭暈和頭痛。但是神經內科疾病,也會出現頭暈頭痛的癥狀,因此不能單憑這一癥狀,就判斷是頸椎病。
生姜療法;
方法:花椒2兩壓碎,姜10片,蔥6棵切碎(不要蔥葉),三種混在一起,裝豆包布內,將藥袋放膝痛處藥袋上放一水袋,用毛巾裹著,敷30一40分鐘,每日兩次。
花椒:花椒味辛、性熱,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毒,止癢解腥之功效;主要治療嘔吐,風寒濕痹,齒痛等癥。
姜:姜含揮發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濕、發汗之功效。
以上的方法你覺得比較麻煩,可以用生姜貼來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