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糖尿病患者,其并發癥大多是由于血糖高,血脂高以及血壓高而引發的疾病。血糖高和血脂高會阻塞血管,遲滯能量和養分的輸送。血管末端器官和細胞,神經得不到營養,會指令心臟加壓輸送能量和營養,形成高血壓。
即使血糖值受控后范圍正常了,而血脂仍居高不下,血壓仍會處于高血壓狀態。進出人體的能量不守恒,并發癥是不會緩解的。
注射胰島素會使血糖變為脂肪,降低了血糖值,但增加了體內血脂的濃度,更加重了對血管的阻塞作用。使并發癥病情加速加重。高血糖成了高血脂。這就是注射胰島素不能治愈糖尿病的原因。
身體本身的調節機能,會把進食經過消化后的能量與身體生長和運動消耗能量進行比較,多余的能量以血糖的形式會在體內累積增高,血糖值超過了腎臟的糖閥值,就會排出體外,出現尿糖。以保持體內能量的守恒。同時發生胰島素抵抗。胰腺不再大量分泌胰島素,使血糖變成血脂。保護了腎臟不致于因負擔過重而衰竭。同時,體內胰腺分泌胰島素的減少也引起血糖值的飆升,大量糖分被排出體外。這就是糖尿病。
注射胰島素反其道而行之,將需要排出體外的糖分變成不易被腎臟排出體外的血脂滯留體內。要排出脂肪,尿蛋白加重了腎臟工作負擔,造成腎衰竭。
糖尿病的實質,就是如何保持體內能量守恒的問題。因此,減少進食量是達到體內能量守恒的捷徑。管住嘴,就是減少進食量。我的吃餃子實驗,充分說明進食量與血糖值的正比關系。可是磚家們嘴里喊管住嘴,卻不承認進食量與血糖值的正比關系。不認可減少進食量可以降低空腹血糖。只施用大量藥物和胰島素來降糖。實際上,因為進食量太多,血糖值很難降到正常值。一停藥,血糖又上去了。糖尿病不能治愈,需要終生服藥的論調由此產生。
由于糖尿病人尿糖,發生胰島素抵抗,迫使胰腺分泌胰島素的量減少,胰島功能減退,進食后分泌胰島素量少且滯后,不能與消化后的血糖峰值同步。造成餐二血糖值升高。經過累積,空腹血糖也增高。
先吃甜食能激發胰腺多分泌胰島素,超前分泌胰島素。經過實驗,可以基本上彌補二者量差,并使峰值同步。因此血糖值能平穩下降到正常值。
經過一段時間的鞏固治療成果,血糖值范圍正常。會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出現。血糖值受干擾,也能自己返回到正常值。加上人體的自愈能力,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