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傳說的故事:據說,一天慈禧正坐在北海靜心齋歇涼,忽聽大街上傳來敲打銅鑼聲和吆喝聲,心里納悶,忙問是干什么的,當值太監回稟是賣豌豆黃、蕓豆卷的。慈禧一時高興,傳令將此人叫進園來。來人見了老佛爺急忙跪下,并雙手捧著蕓豆卷、豌豆黃,敬請老佛爺賞光。慈禧嘗罷,贊不絕口,并把此人留在宮中,專門為她做豌豆黃和蕓豆卷。這些宮廷小吃,如今已經成為現代人們的小點心了,而且想吃的時候就能買到。
在老北京眾多小吃里面,我最喜歡品嘗的大概就屬豌豆黃了,它的外觀色澤淺黃誘人、它的口感細膩、濕潤、清甜、入口即化,一不小心就會連著吃上幾塊,還一點都不膩。它也有一定的營養價值,豌豆中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質,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還含有豐富的賴氨酸,可以刺激胃蛋白酶與胃酸的分泌,提高胃液分泌功效,起到增進食欲的作用。
孩子知道我們平日愛玉米面,煮粥會放一些豆子。春節前他就拿回家幾袋雜糧來,各種豆類和粗糧,深受我們的歡迎。從雜糧中我發現了一袋干豌豆,不知怎么吃好,就用水泡了一些,泡好后與黃瓜炒了一盤菜,感覺沒有新鮮的豌豆好吃,就把這干豌豆放在一邊忘記了。前兩天收拾廚房,發現打開袋子的豌豆了,在微信上問了問我的美食好友,用這干豌豆能做點什么吃的?我想盡早把它食用了,她推薦我制作豌豆黃。
我萬萬沒有想到,這么高大上的美食,概括為“泡、煮、篩、炒”,我居然也可以在自己家中制作完成。太不可思議了。不知您對這個豌豆黃是否感興趣?想不想試一試呢?我今天就來與大家分享,我相信只要您有食材,按照我的方法,也一定能吃上自己動手制作的豌豆黃。如有興趣咱們就一起往下看吧。
[清涼爽口的豌豆黃]
主要食材:干豌豆200克、白砂糖60克、清水、桂花糖適量
制作過程:
1、豌豆黃的配料不多,如果您能購買到去皮的干豌豆,制作起來就會挺省事的,據說在網上就能買到的。而我的豌豆是沒有去皮的,所以制作過程會繁雜一些。我的干豌豆因未去皮,提前用清水浸泡了一個下午和一個晚上。
2、第二天中午把一些壞豆或是青豆挑撿出去。
3、高壓鍋放入清水,高出豌豆2厘米左右,高壓鍋上氣后轉為小火,煮半小時。
4、把煮熟的豌豆倒入盆中,要耐心的把豆子皮用筷子一點一點的全部挑出來。
5、把準備好的白砂糖倒入盆中,攪拌均勻。
6、將盆中的豌豆放到料理機中,多次攪拌。
7、過篩。這活不能著急,要一點一點的按壓,如果實在粘稠適量倒入一點清水,過篩就會好一些。但也不能放過多的水,因為炒的時候就會延長時間。
8、這是過完篩的豆渣,沒舍得扔,嘗了幾口,口感粗糙,難以下咽。哈哈!
9、這是過完篩的豌豆泥,用不沾鍋小火炒,要不停的攪動,炒至濃稠,即可出鍋了。
10、當時沒找到合適的容器,就用兩個小碗裝上了,表面也沒抹平整。蓋上蓋子入冰箱冷藏4個小時。
11、冷藏時間足夠,脫模是很簡單的,用刀切成自己想要的形狀。
12、成品圖。切好小塊狀,我在上面放了一點桂花糖作點裝飾,吃起來口感更豐富了。
13、我萬萬沒有想到,這么高大上的美食,我居然可以在自己家中制作完成。綿軟香甜,口感極好。
會制作后才發現,豌豆黃的配料其實并不多,制作起來也不復雜。但是現在市場上賣的豌豆黃,會加入些瓊脂來使豌豆黃凝固。為了節省成本吧,豌豆少加水多。而我們在自家動手做,用的食材只有豌豆、糖和水,不再添加任何的輔料,吃得是健康美味,還安心。以后我們在家里制作,直接使用去皮的豌豆,會更省時省力。
小貼士:
1、豌豆黃成品的賣相與口感,與炒豌豆泥的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豌豆泥的濕干程度要掌握好。
2、盡量使用去皮黃豌豆,省時省力。
3、冷藏時間足夠,脫模是很簡單的,所以模具不需要抹油。
4、豌豆黃不能久放,做好的豌豆黃,最好冷藏保存并在24小時之內食用完畢,以免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