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齡化不斷加深,各地政府對于養老問題非常重視,頻頻釋放政策紅利。
圖片來源:www.pexels.com
就上海而言,它是全國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地區之一,政府對養老產業的引導與探索最早,對機構建設、機構運營等方面采取了諸多扶持與補貼措施,來鼓勵市場發展養老產業。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詳細盤點(以下數據發布于2008-2019年間,具體有效期,請以官方最新數據為準):
政府投資興建
大型居住社區內養老機構:
市級建設財力按每床建設資金的75%給予支持(不含土地費用)。按照核定的每平方米4600元床均建設成本折算,市級建設財力給予每平方米3450元補助,每張床位補助上限為12萬元。
大型居住社區外養老機構:
根據區財力情況,實行分類補助。對郊區和普陀、虹口、楊浦在本區域內建設的養老床位,按照核定的每平方米4600元床均建設成本折算,市級建設財力給予每平方米2300元補助,每張床位補助上限為8萬元。對黃浦、靜安、長寧、徐匯在本區域內建設的養老床位,每床由市級建設財力按照2萬元的標準予以補助。
社會投資開辦
對社會投資舉辦并形成產權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在土地性質鎖定、機構性質鎖定(民辦非企業)且簽訂納入養老基本公共服務管理協議的前提下,按照核定的每平方米4600元床均建設成本折算,市級建設財力對其承諾提供的保基本床位給予每平方米2300元補助,每張保基本床位補助上限為8萬元。
存量資源實施改擴建
對區級政府利用存量資源實施改擴建新增的養老機構,市級建設財力對于改造投入(不含存量購置費用)給予投資補助,投資補助按實計算,不超過改造投資的50%,補助上限按照各區相應的新建養老機構補助標準控制。
認知癥照護床位
(一)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以下簡稱“市級福彩金”)給予每個認知癥照護單元一次性開辦補貼10萬元,用于照護單元內的設施設備采購、更換和維護。
(二)在既有養老服務機構內設置的認知癥照護床位,由市級福彩金按每張床位1萬元的標準給予補貼,各區政府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配補。
新建養老服務機構中設置認知癥照護床位的,可享受新增養老床位的一次性建設補貼(即市級建設財力補助或市級福彩金補貼)或認知癥照護床位的一次性床位補貼,兩者不迭加發放。
(三)由各區政府給予認知癥照護床位運營補貼,自正式執業之日起補貼三年,按照每張床位第一年5000元、第二年3000元、第三年2000元的標準進行扶持。
其他新增床位
新增養老床位市級補貼標準為:5000元/張。各區縣應按不少于1:1的比例予以配比,有條件的區縣應根據新增養老床位新建、改擴建等不同形式增加配比。
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
對符合條件的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每家6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長者照護之家
長者照護之家參照養老機構床位補貼政策,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每張床位1萬元的一次性建設補貼,各區縣政府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配補;由各區縣政府給予運營補貼,自正式執業之日起補貼三年,按照每張床位第一年5000元、第二年3000元、第三年2000元的標準進行扶持。
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對不同規模的老年人日間照護機構,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每家15-6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各區按照不少于1∶1的比例配比。
社區老年人助餐點
對不同類型的社區老年人助餐點,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每家20萬元以內的差別化一次性補貼,各區按照不少于1∶1的比例配比。對由社會餐飲單位、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等穩定持續提供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的網點,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網點服務規模,給予一次性補貼。
社區睦鄰點
對符合條件的社區睦鄰點,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每個睦鄰點1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貼。
社區長者食堂
市級財政按其供餐能力實行分檔補貼:800客及以上的,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50萬元;500—800客(不含800客)的,補貼30萬元;150—500客(不含500客)的,補貼10萬元,上述補貼各區財政按不低于1:1比例配套。對每個老年助餐點,市級財政給予補貼1萬元。
部分區域機構建設補貼一覽
浦東新區
(向下滑動查看)
(一)扶持養老機構發展
1.建設補貼
(1)對社會投資改造并形成產權的保基本養老機構,區財政按每床2萬元1:1配比市級補貼;對其他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區財政按每床1萬元1:1配比市級補貼。
2.運營補貼
(2)對養老機構(含長者照護之家)新增床位,區財政按每床5000元給予開辦費補貼。
(3)養老機構收住經統一需求評估達到入住標準的浦東戶籍老年人(保基本床位須達到四級及以上),按實際入住人數,給予每床100元/月補貼;對等級評定達到一級、二級、三級標準的養老機構,區財政分別再給予每床100元/月,200元/月,300元/月的補貼。
(4)對養老機構新增內設醫療機構且不享受市級補貼的,區財政給予每家機構一次性10萬元的補貼。
(二)扶持社區居家養老
1.建設補貼
(5)對符合條件的新建長者照護之家,區財政按每床1萬元1:1配比市級補貼。
(6)對符合條件的新建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機構,區財政給予15—60萬元1:1配比市級補貼。
(7)對不同類型新建老年人助餐點,區財政給予20萬元以內的差別化一次性補貼,按1:1配比市級補貼。
(8)對符合條件的街鎮新建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區財政按60萬元1:1配比市級補貼。
(9)對改造、新建的標準化老年活動室,區財政分別給予5萬元、20萬元一次性補貼。
2.運營補貼
(10)長者照護之家按照每張床位第一年5000元、第二年后3000元的標準進行扶持。
(11)對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機構,區財政按入住浦東戶籍老年人數(身體狀況評估達到一級及以上),給予200元/人/月的運營費補貼。
(12)推動社區養老服務隊伍市場化、專業化發展,積極培育養老基本公共服務合格供應商。長者照護之家、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機構、居家養老服務社等,為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對象提供社區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的,區財政按居家養老服務補貼資金總額的10%予以獎補;為非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對象的社區老人開展生活照護、專業護理等上門服務,年服務收入累計達到50萬元及以上的,區財政按照服務收入總額給予5%的獎補,每家機構最高不超過15萬元。
(13)對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點,根據設計供餐能力,每餐實際供應量達到70%以上的,區財政每年分別給予綜合示范型8萬元、綜合型4萬元、單一型2萬元運營費補貼。
(14)對居村委標準化老年活動室分類補貼,區財政按一檔、二檔、三檔分別予以10000元、5000元、3000元補貼,按1:1配套市級補貼。
(15)對運營規范的社區 “睦鄰互助點”,區財政每年分別給予3000元—5000元的獎勵補貼。
(三)扶持老年特殊對象
(16)在新區外環以內區域各街鎮的老年人(新區戶籍,下同),身體狀況評估達到四級及以上的,入住新區外環以外的養老機構,區財政給予不同標準的補貼:入住南匯新城、書院、萬祥、泥城、老港、大團鎮區域養老機構的,每人每月補貼800元;入住祝橋、惠南、宣橋、新場、航頭鎮區域養老機構的,每人每月補貼600元;入住康橋、川沙、周浦、曹路、合慶鎮區域養老機構的,每人每月補貼400元。
(17)對低保、低收入老年人,經身體狀況評估達到四級及以上的,入住保基本養老機構,在抵充各類補貼和服務券后的差額,區財政最高給予每人每月800元的補貼。
(18)60周歲及以上低保、低收入老人,80周歲及以上、本人月收入低于全市城鎮企業月平均養老金的老人,居家養老服務補貼按市相關政策執行。90周歲及以上低收入老人、本人月收入低于全市城鎮企業月平均養老金的老年人,區財政按照低保老人市級政策補貼標準予以補差;對本人月收入高于全市城鎮企業月平均養老金的老年人,如不享受長護險待遇或享受服務時間不足20個服務單位的,區財政給予每人每月20個服務單位補差。
(19)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收費按市相關政策執行。為鼓勵評估隊伍和機構專業化發展,新區財政對定點評估機構評估老年人,予以40元/人次補貼。
(20)90周歲及以上的高齡老人,給予牛奶實物補貼,所需資金由區財政承擔。
(21)對70周歲及以上低保、低收入家庭老人申請安裝緊急呼叫裝置的,區財政承擔安裝費及信息服務費。
(四)專項補貼
(22)對養老機構招用醫護、康復、社會工作等專技人員,區財政按每人每年3萬元的標準給予補貼,每家機構最高不超過12萬元。
(23)養老機構招用持有上崗證、初級、中級、高級等級證書的護理員,區財政分別按本市上年度最低工資10%、20%、30%、40%的標準給予補貼。
(24)長者照護之家、日間照料服務機構中的相關專技人員、護理員參照養老機構進行補貼。
(25)凡在新區區域內連鎖管理機構數達3家及以上的品牌養老服務機構,經綜合評估合格,每新增管理一家品牌連鎖養老機構、長者照護之家、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機構,分別給予8萬元、5萬元、3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納入市補貼范圍的機構,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則進行獎補,不重復享受。品牌連鎖機構列入養老基本公共服務合格供應商優選目錄。
(26)社區為老服務機構和各類為老服務機構護理員,參加綜合責任保險,費用由區財政承擔。養老機構、長者照護之家參加綜合責任保險,參保費由區財政承擔三分之一。
到底了!
靜安區
(向下滑動查看)
(一)養老機構和長者照護之家扶持措施
1.基本要求
按照《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上海市養老機構條例》及相關規定,在靜安區登記成立的民辦非企業性質的養老機構和長者照護之家,且符合以下條件:
(1)經社團管理部門年檢合格。
(2)當年無安全責任事件。
(3)當年無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負面新聞。
(4)處理信訪矛盾及時、準確、無不良后果。
2.扶持措施
(1)機構建設階段一次性補貼
機構建設階段一次性補貼不受“基本要求”中“經社團管理部門年檢合格”的約束。
①增機構建設補貼
新增養老機構按照《關于推進本市“十三五”期間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上海市“十三五”期間保基本養老機構市級建設財力補助政策實施方案》,新增長者照護之家按照《關于加快推進本市長者照護之家建設的通知》(滬民福發〔2015〕27號)先行申請市級補貼(助)。在取得市級補貼(助)的基礎上,區財政視情給予一定比例的配比補貼,具體分為:
Ⅰ.由財政資金保障建設經費的新增機構,在取得市級補貼(助)后區財政不再配比補貼。
Ⅱ.由非財政資金保障建設經費的新增機構
形成自有產權的新增機構在取得市級補貼(助)后,區財政給予市級補貼(助)3倍的配比補貼,市、區兩級補貼總額不超過機構經審價的總投資額的75%,超額部分在區級補貼中扣減。
未形成自有產權的新增機構在取得市級補貼(助)后,區財政給予市級補貼(助)1.5倍的配比補貼,市、區兩級補貼總額不超過機構經審價的總投資額的50%,超額部分在區級補貼中扣減。
Ⅲ.由混合資金保障建設經費的新增機構
由財政資金和非財政資金共同出資建設的養老機構和長者照護之家,由非財政資金出資方與相關籌措財政資金的部門共同協商確定補貼比例,但區級補貼不高于市級補貼(助)的1.5倍。
以上條款提及的建設經費是指建設養老機構、長者照護之家所需的土建、裝修、裝潢等費用,不包括購置機構開展服務所需的各類設備和用具的費用。
②一次性開辦補貼
取得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完成法人登記的養老機構,區財政根據核定床位數,按照5000元/張的標準給予一次性開辦補貼。
取得上海市社會福利機構設置證照,完成法人登記的長者照護之家,區財政按照核定床位數給予一次性開辦補貼。區財政根據核定床位數,按照6000元/張的標準給予一次性開辦補貼。
③內設醫療機構(護理站)補貼
符合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財政局《關于對本市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實施“以獎代補”扶持政策的通知》的有關要求,取得內設醫療機構獎的養老機構,區財政給予市級獎勵1倍的配比補貼。
對于設置內設醫療機構的長者照護之家,區財政給予20萬元一次性補貼。
對于符合相關條件,設置護理站的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按《關于推進本市“十三五”期間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滬府辦〔2016〕70號)申請市級補貼。
對于同時設置內設醫療機構和護理站的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按以上條款分別給予相應的市級獎勵和區級補貼。
對于本實施意見施行前已開設內設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區財政給予10萬元一次性補貼。
(2)機構運作階段補貼
①房租補貼
通過租賃房產經營的養老機構和長者照護之家(不含政府投資舉辦,委托第三方運營形式的機構),區財政按機構每年總租金35%的標準給予補貼。每年租金補貼總額折合標準不超過每天每平方2元。
②日常運營維護補貼
根據本區行政區域內的養老機構和長者照護之家(非跨區設置的養老機構)每月最后一個自然日收住本區戶籍老人占總入住人數的比例(本條款中稱為“比例”,比例=本區戶籍老人數÷總入住人數),按月實行梯度補貼;根據本區行政區域外的養老機構(跨區設置的養老機構)收住本區戶籍老人數量,按月進行定額補貼。本條款中的本區戶籍是戶口簿或其他戶籍證明材料中,戶籍地址顯示為靜安區或閘北區的情形。
Ⅰ.非跨區設置的養老機構日常運營維護補貼
當月比例未達到30%的養老機構,按總入住人數,以每人100元的標準核定當月日常運營維護補貼。即:當月補貼額=100×總入住人數,以下條款類推。
當月比例達到30%且未達到50%的養老機構,按總入住人數,以每人120元的標準核定當月日常運營維護補貼。
當月比例達到50%且未達到70%的養老機構,按總入住人數,以每人150元的標準核定當月日常運營維護補貼。
當月比例達到70%且未達到90%的養老機構,按總入住人數,以每人250元的標準核定當月日常運營維護補貼。
當月比例達到90%的養老機構,按總入住人數,以每人350元的標準核定當月日常運營維護補貼。
Ⅱ.跨區設置的養老機構日常運營維護補貼
按機構當月實際收住的老人數,以每人100元的標準核定當月日常運營維護補貼。此外,養老機構每收住一名本區戶籍老人,自收住之月起至該老人離院之月(含),每月再給予養老機構550元日常運營維護補貼,其中400元須通過費用減免的形式(不得采取現金退還的方式)讓利于本區戶籍老人。
Ⅲ.長者照護之家日常運營維護補貼
長者照護之家參照養老機構的核定方式給予日常運營維護補貼。
Ⅳ.其他說明
對于機構實際收住老人高于核定床位的情形,“比例”按本區戶籍老年人數占實際總入住人數計算,運營補貼核定數按核定床位數計算。
③綜合責任保險資助
按照《上海市民政局關于推行養老機構意外責任保險的通知》(滬民福發〔2008〕33號)、《上海市民政局關于實施養老機構意外責任保險投保方案的通知》(滬民福發〔2008〕47號)精神和上海市民政局有關要求執行。
④專業崗位補貼
養老機構和長者照護之家為提升機構服務能力,引入持有相關證書的全職專技人員,與專技人員簽訂2年以上用工合同(協議)且專技人員在機構中實際工作的,由區財政按專技人員數給予機構30000元/人/年的專業崗位補貼。專技人員包括但不限于:執業醫師、執業護士、康復師、社會工作者、膳食營養師、心理咨詢師、后勤管理師、中級消防管理員等。
持有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專技證書的,核定補貼標準提高20%。
同一名專技人員持有兩張及以上專技證書,且同時擔任相應崗位的,核定補貼標準提高10%。
同一名專技人員持有兩張及以上專技證書的,且持有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專技證書的,同時擔任相應崗位的,核定補貼標準提高30%。
專技人員在機構實際工作未滿1年的,按月核定補貼額。
兼職的專技人員不在本條款補貼范圍內。
⑤護理崗位補貼
根據養老機構和長者照護之家護理員持有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等級證書的情況,區財政按照持證人員數給予護理崗位補貼。
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五級)每月按上年度全市最低月工資標準的20%給予補貼。
中級(國家職業資格四級)每月按上年度全市最低月工資標準的30%給予補貼。
高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每月按上年度全市最低月工資標準的40%給予補貼。
兼職護理人員不在本條款補貼范圍內。
⑥培訓補貼
對于養老機構和長者照護之家因開展業務需要,組織工作人員參加相關職業資格培訓產生的費用,區財政按照機構實際支出的培訓費用的50%給予補貼。實際支出的培訓費用是指機構支付的總培訓費用扣除人社等部門發放的補貼后剩余的支出凈額。
⑦社會保險補貼
養老機構和長者照護之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為本機構從業人員繳納社會保險的,每月給予機構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標準為社保部門每月發送至養老機構和長者照護之家的《上海市(城鎮)社會保險費繳納通知書》中“單位應繳納社會保險費”總額的50%,補貼額四舍五入精確到百位。
⑧電費補貼
根據養老機構和長者照護之家上一年度全年用電情況,對上一年度電費支出較高的6個月份發放電費補貼,補貼標準為該機構6個月電費支出總額的40%。
單獨向住養老人收取電費的養老機構和長者照護之家,根據其上一年度全年用電情況,對上一年度電費支出較高的6個月份發放電費補貼,補貼標準為該機構6個月電費支出總額的20%。
⑨保基本范疇養老機構補貼
列入本區保基本范疇,或者通過與政府部門簽訂合同、協議、備忘錄的形式將部分床位轉換為保基本功能,并納入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體系的養老機構,給予一定數額的保基本范疇養老機構補貼。
列入保基本范疇的養老機構的補貼額=(房租補貼、日常運營維護補貼、專業崗位補貼、護理崗位補貼、電費補貼的核定總額)×50%×(經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評估結果為四級及以上的本區戶籍老人數÷總入住人數)。
通過與政府部門簽訂合同、協議、備忘錄的形式將部分床位轉換為保基本功能的養老機構的補貼額=(房租補貼、日常運營維護補貼、專業崗位補貼、護理崗位補貼、電費補貼的核定總額)×50%×(經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評估結果為四級及以上的本區戶籍老人數÷入住保基本床位老人數)×(保基本床位數÷核定床位數)。
此外,以上兩類機構每收住一名經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評估結果為四級及以上的本區戶籍老人,自收住之月起至該老人離院之月(含),每月再給予機構200元的補貼。機構須在對外公示的收費標準的基礎上,通過費用減免的形式(不得采取現金退還的方式)將200元補貼全額讓利于上述經評估的老人。
(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扶持措施
1.基本要求
在本區內設立的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老年人日間照護機構、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點、社區老年活動室、“樂齡家園”助老服務站,且符合以下條件:
(1)在所屬地街道、鎮和區民政局登記備案。
(2)當年正常運作。
(3)當年無安全責任事件,無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負面新聞。
(4)處理信訪矛盾及時、準確、無不良后果。
2.新增社區為老服務設施建設階段一次性補貼
(1)老年人日間照護機構。對不同規模的老年人日間照護機構,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每家15-6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區財政按1:1的比例配比。
(2)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點。對不同類型的社區老年人助餐點,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每家20萬元以內的差別化一次性補貼,區財政按1:1的比例配比。
(3)社區老年活動室按照上海市關于規范社區老年活動室建設和管理的相關規定申請市級補貼。對新建或改建的投資額未能達到市級財力補貼標準的項目,區財政按照投資額的50%給予補貼。
老年人日間照護機構、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點、社區老年活動室項目中,區財政全額保障建設經費的項目,在取得市級補貼后不再配比補貼。由非財政資金保障建設經費的項目,按條款落實補貼。由混合資金保障建設經費的項目,由相關出資方協商確定補貼比例。
3.社區為老服務設施運作階段補貼
(1)老年人日間照護機構
區民政局委托第三方對老年人日間照護機構開展綜合評估,每年根據評估結果,區財政給予每家機構最高10萬元的差別化運作補貼。
(2)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點
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點在開展服務期間,每提供一客老年人營養餐區財政給予2元補貼。
(3)“樂齡家園”助老服務站
區民政局委托第三方對“樂齡家園”助老服務站開展綜合評估,每年根據評估結果,區財政給予每個服務站最高8萬元的差別化運作補貼。
到底了!
嘉定區
(向下滑動查看)
(一)大力扶持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提高養老服務供給能力
1、鼓勵多種主體興辦養老設施。各街鎮按照區養老設施布局專項規劃要求,根據老年人口增長實際情況,提前做好養老機構床位建設計劃,按時完成建設任務。各街鎮養老床位原則上不低于區域老年人口的3.5%,其中,保基本養老床位數不低于區域戶籍老年人口的2%。保基本養老機構主要由政府投資舉辦,在供給不足時,可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予以實現。鼓勵社會力量出資興辦養老機構。“十三五”期間,對新建或改擴建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床位市、區兩級財政給予相應補貼。
2、積極扶持養老機構床位建設。
⑴大型居住社區內養老機構補助標準。政府投資新建并形成產權的保基本養老機構,市級建設財力按每床建設資金的75%給予支持(不含土地費用)。按照核定的每平方米4600元床均建設成本折算,市級建設財力給予每平方米3450元補助,每張床位補助上限為12萬元。區級財政給予每平方米1500元的配套支持,每張床位補貼上限為4萬元。
⑵大型居住社區外養老機構補助標準。公辦保基本養老機構,符合基本建設程序、形成產權的新建或改擴建養老機構新增床位,按照核定的每平方米4600元床均建設成本折算,市級建設財力給予每平方米2300元補助,每張床位補助上限為8萬元,區級財政給予每平方米600元的配套支持,每張床位補貼上限為2萬元。
⑶對社會投資舉辦并形成產權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在土地性質鎖定、機構性質鎖定(民辦非企業)且簽訂納入養老基本公共服務管理協議的前提下,按照核定的每平方米4600元床均建設成本折算,市級建設財力對其承諾提供的保基本床位給予每平方米2300元補助,每張保基本床位補助上限為8萬元。區級財政給予每平方米600元的配套支持,每張床位補貼上限為2萬元。
⑷對社會投資改造并形成產權的保基本養老機構,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每床2萬元的標準予以補貼,區級財政按照1∶1配比支持,已由市級建設財力補助的項目不再享受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補貼。
⑸對其他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每床1萬元的標準予以補貼,區級財政按照1∶1配比支持。
⑹農村薄弱養老機構改造補貼標準。對納入政府實事項目的農村存量養老機構改造,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審價結算金額的40%予以補貼,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每張床1萬元;區級財政按1:1配比支持。
(7)認知癥照護床位建設補貼標準。在既有養老服務機構內設置的認知癥照護床位,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每床1萬元的標準予以補貼,區級財政按照1∶1配比支持。同時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每個認知癥單元一次性開辦補貼10萬元,用于照護單元內的設施設備采購、更換和維護。
3、支持街鎮建設社區為老服務設施。
⑴ 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對符合條件的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每家6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區級財政按1∶1配比支持。
⑵ 社區長者照護之家。對符合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本市長者照護之家建設的通知》要求,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每張床位1萬元的一次性建設補貼,區級財政按1∶1配比支持。
⑶ 老年人日間照護機構。對不同規模的老年人日間照護機構,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每家15~6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區級財政按1∶1配比支持。
⑷ 社區老年人助餐點。對不同類型的社區老年人助餐點,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每家20萬元以內的差別化一次性補貼,區級財政按1∶1配比支持。對由社會餐飲單位、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等穩定持續提供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的網點,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網點服務規模,給予一次性補貼。
⑸ 社區睦鄰點。對符合條件的社區睦鄰點,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每個睦鄰點1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貼。
⑹ 社區標準化老年活動室。新建或改建的社區標準化老年活動室,經驗收合格,依據規模大小和投資額度予以一次性建設補貼,在市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家5~20萬元資助基礎上,區財政按1∶1配比支持。
(7)老年宜居社區建設。根據本市“老年宜居社區建設試點街鎮全覆蓋”工作要求,市級資金給予每個試點單位45萬元補貼,區財政按1∶1配比支持。
4、鼓勵醫養結合設施建設。
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設立醫療機構,符合本市“以獎代補”條件的,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每家1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區財政按1:1配比支持。
5、加強養老機構日常設施設備更新。
對投入運營滿5年以上的養老機構,后期功能設施改善和重要設備的更新予以適當補貼,每家機構一次性補貼不超過10萬元,區財政每年安排50萬元專項資金。
(二)扶持養老服務機構規范運營,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6、繼續籌措嘉定區養老服務扶持資金。依據《嘉定區養老服務扶持資金籌措與使用辦法》,完善逐年遞增籌措機制,規范養老服務扶持金使用,確保扶持資金用于區內養老服務機構的日常運行補貼、養老服務人員崗位補貼和技術津貼等。
7、養老機構運營補貼。經綜合考核評估,按照收住本區戶籍老人數量,給予區內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每人每月200元運作補貼。
8、認知癥照護床位運營補貼。自正式執業起三年內,按照每張床位第1年5000元、第2年3000元、第3年2000元的標準進行補貼。第4年起,收住本區戶籍老人參照養老機構或長者照護之家給予運營補貼。
9、長者照護之家運營補貼。自正式執業起三年內,按照每張床位第1年5000元、第2年3000元、第3年2000元的標準進行補貼。第4年起,按照收住本區戶籍老人數量,給予每人每月100元的運營補貼。
10、養老機構公用事業費補貼。根據收住老人人數,每年給予養老機構3~6萬元公用事業費補貼。長者照護之家每年給予2萬元補貼。
11、鼓勵養老機構積極參加貫標活動。持續開展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對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定的養老機構給予一次性補貼4萬元。貫標成功的養老機構每年再給予2萬元規范化管理補貼。
(三)提高養老服務護理專業水平
12、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建立全區養老護理人員培訓基地,對養老機構從業人員進行機構管理、護理技能崗位培訓、日常定期培訓與輪訓,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本區養老服務機構從業人員,參加本市養老護理課程培訓享受國家補貼后的自理費用給予全額補貼。本區養老服務機構60周歲以下從業人員,參加本市養老護理課程培訓不能享受國家補貼的,凡考試合格者,給予培訓費50%的補貼。
13、立足服務需求,積極引進各類專業人才。鼓勵養老機構引進康復護理、營養配餐、心理慰藉、臨終關懷等專業服務項目和專業技術人員,對取得上述專業技術中級以上職稱或社會工作者資格證書的合同制人員,在該機構工作滿1年后,實際工作成效評估達到標準的,給予每位專業技術人員或社會工作者每年2萬元補貼,每個機構每年最高補貼4萬元。養老機構設有醫療機構的,聘用專職醫生和護士,給予每人每年2萬元補貼,每個機構每年最高補貼4萬元。
14、提高待遇標準,穩定養老護理員隊伍。繼續設立養老機構護理員崗位補貼,根據工作年限,每人每月補貼100~300元。繼續設立養老護理員(含社區助老員)技術津貼,鼓勵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積極參加崗位等級培訓,對獲得國家或本市勞動人事部門頒發的養老護理職業初級、中級、高級證書人員分別給予200元、300元、400元技術津貼。
15、鼓勵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參與學歷教育,對參加市組織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專科)”定向培養人員實施補貼。凡修完規定課程且考核合格,并獲得國家教育部認可的上海開放大學畢業證書人員,在市級資助5000元培訓費用的基礎上,區財政給予一次性2000元畢業獎學金,并在其畢業后繼續在原單位工作的2年內每年再補貼1000元。
(四)扶持社區為老服務機構規范化運營
16、充分發揮街鎮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作用。由區民政局根據養老服務工作的實際情況,核定各街鎮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管理人員崗位數(6~8人),并按每月6000~8000元標準予以補貼,由各街鎮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統籌使用。
17、扶持社區老年人日間照護機構規范有效運行。社區老年人日間照護機構為本區戶籍老人提供照護服務,按每人每月100元標準予以補貼。
18、扶持社區老年人助餐點正常運行,并對就餐老人分類給予相應補貼。為支持街鎮開設社區老年人助餐點,扶持助餐點正常運行,對鎮(含嘉定工業區、菊園新區)和街道社區老年人助餐點分別給予3元/餐/天和2元/餐/天運作補貼。根據老年人經濟收入狀況和年齡情況,給予每位就餐老人1~5元/餐/天。
19、扶持社區標準化老年活動室規范服務。持續開展村居委標準化老年活動室創建活動,經驗收合格的社區標準化老年活動室給予每年1.5萬元的運營補貼。為進一步推動本區老年活動室規范運作,提升服務品質,在市民政局(老齡辦)對社區標準化老年活動室擇優開展“以獎代補”的標準上,區財政按1∶1配比支持。
到底了!
松江區
(向下滑動查看)
(一)扶持養老機構發展
1、新建養老機構補貼。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本市“十三五”期間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滬府辦〔2016〕70號)、《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松江區關于推進養老機構建設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滬松府〔2013〕178號)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進行補貼,其中公建類:(1)大型居住社區內新建養老床位,市級12萬元/床;(2)新建養老床位,市級8萬元/床,區級2萬元/床;(3)改擴建新增養老床位,市級1萬元/床,區級1萬元/床。民建類:(1)新建保基本養老床位,市級8萬元/床,區級2萬元/床;(2)改擴建形成產權的新增保基本養老床位,市級2萬元/床,區級2萬元/床;(3)改擴建新增養老床位,市級1萬元/床,區級1萬元/床。
2、養老機構意外責任險補貼。根據《上海市民政局關于做好2018年度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續保工作的通知》(滬民福發〔2018〕10號)對所有養老機構進行補貼,2018年度標準保費為180元 /床/年(12個月期限),由市、區兩級和投保機構各分擔三分之一。
3、郊區農村薄弱養老機構改造補貼。根據《關于開展2018年市政府實事項目—郊區農村薄弱養老機構改造的通知》(滬民福發〔2018〕9號)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進行補貼,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審價結算金額的40%予以補貼,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每張床位1萬元,區財政按照1:1配比。
4、失智老人照護床位改造補貼。根據《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財政局關于印發<認知癥照護床位設置工作方案(試行)>的通知》(滬民福發〔2018〕11號)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進行補貼,(1)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每個認知癥照護單元一次性開辦補貼10萬元。(2)在既有養老服務機構內設置的認知癥照護床位,由市級福彩金按每張床位1萬元的標準給予補貼,區財政按照1:1的比例配補。(3)由區財政給予認知癥照護床位運營補貼,自正式執業之日起補貼三年,按照每張床位第一年5000元、第二年3000元、第三年2000元的標準進行扶持。(4)對養老服務機構員工制招用在認知癥照護單元專門從事認知癥照護服務的護理員,按考核合格人數乘以本市上年度最低工資50%的標準給予養老服務機構獎補。
5、養老機構市級全額“以獎代補”補貼。根據《關于對本市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實施“以獎代補”扶持政策的通知》(滬民規〔2017〕6號)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進行補貼。(1)內設醫療機構獎:設置護理站、醫務室/保健站、衛生所的,給予1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于設置護理院或門診部的,給予5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2)持證人員獎:招用持有養老護理員初級、中級、高級等級證書的護理員,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分別按照持證人數乘以本市上年度最低工資20%、30%、50%的標準給予養老機構獎補;招用醫護、康復、社會工作等三類專技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按專技人員數乘以本市上年度最低工資50%的保準給予養老機構獎補。(3)品牌連鎖經營獎:凡連鎖經營機構數達2家以上(不含委托管理),且單個機構床位規模50張以上,對該品牌創始機構給予一次性獎補15萬元。同時,每新增加一家機構,獎補15萬元。
6、故障電弧探測器安裝補貼。根據《上海市民政局 上海市財政局關于養老機構安裝故障電弧探測器的通知》(滬民福發〔2018〕26號)對所有養老機構進行補貼。市、區兩級財政原則上對本次項目按每個場所(房間)一套設備不超過25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超過標準的項目由區聯合工作組對項目方案進行審批,通過后,按照工程造價審價結果給予補貼。補貼資金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區財政各承擔50%。
7、農村地區養老機構入住補貼。戶籍在岳陽街道、中山街道、方松街道、廣富林街道、永豐街道,且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達到二級及以上的老年人,入住以下保基本養老機構(床位),老年人戶籍所在街道給予入住機構不同標準的補貼:入住泖港、葉榭、新浜、石湖蕩區域的,補貼400元/人/月,入住佘山、小昆山、車墩區域的,補貼300元/人/月。同時,引導各街鎮制定轄區內保基本養老機構(床位)收住本街鎮戶籍老人的補貼政策,提高農村地區養老機構入住率。
(二)扶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8、新建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根據《關于推進本市“十三五”期間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滬府辦〔2016〕70號),對符合條件的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每家6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對于投資額在100萬以上的項目,由區財政再補貼投資差額(即投資額減去60萬元)的40%,最高不超過60萬元。
9、新建長者照護之家補貼。根據《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財政局關于加快推進本市長者照護之家建設的通知》(滬民福發〔2015〕27號)對非營利性長者照護之家進行補貼,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每張床位1萬元的一次性建設補貼,區財政按照1:1的比例配補。
10、探索推廣“幸福老人村”模式。鼓勵有條件的鎮采用公建民營的方式在農村地區探索推廣“幸福老人村”模式,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原生態、互助式、不離家的養老服務,根據投資額度(主要包括房屋土建、裝修、固定資產添置等)由區財政予以差額50%的補貼(即投資額減去各類項目補貼之后的差額部分),最高補貼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11、新建老年人日間照護機構。根據《關于推進本市“十三五”期間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滬府辦〔2016〕70號),凡符合老年人日間照護機構設立條件,經法人登記或通過協議方式委托具有從事養老服務資質的法人機構管理,并經區民政局驗收通過,根據投資額度進行補貼。對投資額在30萬以上-60萬元(包括60萬)、60萬以上-100萬元(包括100萬)、100萬以上-150萬元(包括150萬)、150萬元以上的項目,市、區財政分別補貼15萬元、30萬元、40萬元、60萬元。
12、新建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點。根據《關于推進本市“十三五”期間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滬府辦〔2016〕70號),凡經區民政局驗收合格的綜合型助餐服務示范點、綜合型助餐服務點、單一型助餐服務點,市、區財政分別補貼20萬元、9萬元、1萬元。
13、標準化老年活動室建設補貼。區民政局于每年年底對當年度新建和改造標準化老年活動室進行驗收,并根據投資額進行分類補貼。新建老年活動室項目,投資額在20萬以下,區級補貼50%;投資額在20-40萬,市、區兩級共補貼50%,其中市級補貼10萬;投資額在40萬以上,市、區兩級共補貼50%,最高不超過30萬,其中市級補貼20萬,區級最高不超過10萬。改造老年活動室項目,投資額在10萬以下,區級補貼50%;投資額在10萬以上,市、區兩級共補貼50%,最高不超過15萬,其中市級補貼5萬,區級最高不超過10萬。
(三)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運作管理
14、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運作補貼。正常運營的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建成后次年根據考評結果,由區財政對運營機構給予每年12-20萬元的差別化補貼。
15、長者照護之家運營補貼。根據《上海市民政局 上海市財政局關于加快推進本市長者照護之家建設的通知》(滬民福發〔2015〕27號)對非營利性長者照護之家進行補貼。由區財政給予運營補貼,自正式執業之日起補貼三年,按照每張床位第一年5000元、第二年3000元、第三年2000元的標準進行扶持。
正常運營且單獨設置的非營利性長者照護之家,每年服務人數大于等于2倍核定床位數(老人連續入住不超過3個月,第二次入住間隔至少1個月),建成后次年根據考評結果由區財政對運營機構給予每年6-10萬元的差別化補貼。
16、老年人日間照護機構運作補貼。正常運營且單獨設置的老年人日間照護中心,建成后次年根據考評結果,由區財政對運營機構給予每年3-5萬元的差別化補貼。
17、助餐服務點運作補貼。正常運營且單獨設置的助餐服務點,建成后次年根據考評結果,按照示范性、綜合型、單一型對運營機構,由區財政分別給予每年6-10萬、3-5萬、1.5-2.5萬的差別化補貼。
18、標準化老年活動室運作補貼。凡經區民政局批準設立并驗收合格的標準化老年活動室,建成后次年根據考評結果,由區財政給予每年1.2-2萬元的差別化補貼。
19、普通型老年活動室運作補貼。凡經區民政局批準設立并驗收合格的普通型老年活動室,在年度檢查合格的基礎上,由區財政給予每年1萬元的運作補貼。
20、民辦老年活動室運作補貼。凡經區民政局批準設立并驗收合格的民辦老年活動室,由民辦老年活動室所在鎮給予每月500元房屋租賃費,由區財政給予每年1萬元的運作補貼。
21、社區老年人示范睦鄰點補貼。凡經區民政局批準設立并驗收合格的社區老年人示范睦鄰點,由市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每個點10000元一次性補貼,由區財政給予每年3000-5000元運作補貼。其中,由政府提供場所進行活動的補貼睦鄰點3000元,由個人提供場所進行活動的補貼睦鄰點5000元。示范睦鄰點與民辦老年活動室運作補貼不能重復享受。
(四)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
22、凡在本區連鎖管理機構數達3家及以上的品牌養老服務機構(含養老機構、長者照護之家、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老年人日間照護中心等,同一地址不重復計算),上一年度績效評估在良好及以上的,每新增管理一家品牌連鎖含養老機構、長者照護之家、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老年人日間照護中心,由區財政分別給予10萬元、8萬元、5萬元、3萬元的一次性獎勵(與市級不重復享受)。全面推動存量公辦養老機構運營模式向公建民營轉型,從2019年起納入各街鎮年終績效考核指標。
23、對承接各街鎮居家養老服務的社會組織,根據績效評估結果,由區財政給予每年2-4萬元的差別化補貼。凡在本區承接3個及以上街鎮的養老服務機構,每多承接1個街鎮的居家養老服務,在服務期結束后經績效評估在良好及以上的,由區財政給予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24、社會組織專項資金補助。根據《松江區社會組織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滬松民〔2015〕83號),對社區生活服務類、社區公益慈善類、社區文體活動類、社區專業調處類等四類社會組織以及社會工作類社會組織正常開展與其章程相符合的業務活動的,可自登記成立之日起一年內,申請一次性3萬元的開辦費補貼。社會組織登記成立后,首次引進專業社工人才、吸收大專以上學歷畢業生作為社會組織專職工作人員,且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申請每年4萬元的人員經費補貼(已享受人保部門就業補貼的除外)。原則上,每個社會組織享受1名人員經費補貼,補貼年限累計不超過2年。社會組織參與規范化建設評估,首次獲得3A級、4A級、5A級評估等級的,可分別獲得1萬元、2萬元、3萬元的獎勵。若在下一輪評估中獲得更高等級的,獲評后補足相應獎勵經費。
到底了!
金山區
(向下滑動查看)
(一)設施建設財力一次性補貼
1.養老機構
(1)新增養老床位。一是納入基本公共服務(政府投資新建和社會投資且納入本市基本公共服務養老機構建設補助試點)且形成自有產權的養老床位。市級建設財力對政府投資新建在大居內的養老床位按照核定建設成本4600元/平方米(不含土地費用)的75%、最高不超過12萬元/張的標準給予補助;對新建在大居外的養老床位按照核定建設成本4600元/平方米(不含土地費用)的50%、最高不超過8萬元/張的標準給予補助;區級財力對此類養老床位按照2萬元/張的標準給予補貼。對社會投資改造且形成自有產權的保基本養老機構,按照市級2萬元/張補貼標準,區級財力1:1配比。二是未納入養老基本公共服務床位。對其他非營利性且形成自有產權的養老床位,按照市級1萬元/張補貼標準,區級財力1:1配比;未形成自有產權的養老床位,區級財力給予0.5萬元/張的資助。對營利性且形成自有產權的養老床位,區級財力給予0.5萬元/張的資助。
(2)養老機構附設老年醫療護理床位。養老機構附設老年醫療護理床位的,按照市級每家老年護理院50萬元補貼標準,由區級財力1:1配比給予補貼。
(3)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對于設置護理站、醫務室、保健站、衛生所的,按照市級每家10萬元補貼標準,由區級財力給予5萬元補貼;開通醫保或長期護理保險結算的養老機構,給予2萬元補貼。
(4)存量養老機構改造。按照市級補貼標準,對達到本市行業二級養老機構或本區三星養老機構標準的,區級財力給予1:1配比補貼;達到本市行業一級養老機構或本區二星養老機構標準的,給予市級標準的50%補貼。
(5)社會力量投資舉辦養老機構貸款貼息。單個立項項目,視貸款投資額給予10-50萬元的財政貼息(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2.社區老年服務設施
(1)街鎮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對符合條件的街鎮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按照市級每家不超過60萬元補貼標準,由區級財力根據規模不同再給予市級標準20%的補貼。
(2)社區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按照市級每家15-60萬元補貼標準,由區級財力給予1:1配比。
(3)長者照護之家。按市每床1萬元補貼標準,由區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1:1配比。
(4)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點。按照市級對不同規模助餐服務點給予20萬元以內的補貼標準,由區級財力給予1:1配比。
(5)社區老年睦鄰點。對符合條件的市級示范性老年睦鄰點,按照市級每家1萬元的補貼標準,由區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市級標準50%的補貼。其他睦鄰點,按照《關于支持發展老年睦鄰點建設的通知》(金老齡辦〔2016〕1號)規定的標準給予資助。
(6)社區護理站。按照市級每家10萬元補貼標準,由區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5萬元補貼;開通醫保或長期護理保險的,給予2萬元補貼。
(二)日常運營補貼
1.養老機構
(1)服務照護等級戶籍老人補貼和星級運營補貼。按照《金山區民政局、財政局、發改委關于建立養老基本公共服務合格供應商制度的通知》(金民〔2016〕18號)確定的標準,按季給予養老機構日常運營獎補。
(2)公建民營補貼。本區各鎮政府投資建設的養老機構引入社會辦專業機構運營的,經過第三方綜合評估,達到本市行業三級養老機構或本區評定的五星級養老機構、二級或本區四星級的,按就高原則,每年分別獎勵所在街鎮和運營機構一個季度、一個月的服務照護等級戶籍老人補貼和星級運營補貼。
2.社區老年服務機構
服務照護等級戶籍老人補貼和星級運營補貼。按照《金山區民政局、財政局、發改委關于建立養老基本公共服務合格供應商制度的通知》(金民〔2016〕18號)確定的標準,每半年給予服務機構日常運營補貼。
3.評估機構
對申請養老服務、長期護理保險、老年醫療護理等服務的對象,自2017年1月1日起,評估費調整為240元/人,其余按照《關于全面推進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體系建設意見的通知》(滬府辦〔2016〕104號)和《區民政局、衛生計生委、老齡辦關于進一步完善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工作的通知》(金民〔2015〕38號)等文件要求,組織開展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
(三)其他專項補貼
1.用工與入學補貼
繼續執行《區民政局、人社局、財政局、教育局關于印發〈金山區養老服務行業薪酬試行辦法〉的通知》(金民〔2015〕3號),對持有養老護理高級、中級、初級證書的護理員補貼標準調整為:在養老機構從事護理工作的,按等級證書分別給予個人每季300元、180元、120元技能補貼和給予用人機構上述標準50%的用工補貼;從事居家養老服務的,分別給予個人每季150元、90元、60元的技能補貼;其他三類專技人員入職和入學補貼按原標準,分別給予用人單位或個人相應獎補。
2.多點服務補貼
繼續按照《關于本區養老機構開展醫師多點執業服務和發展社會工作服務的通知(試行)》(金民〔2016〕29號)確定的標準,對醫師多點執業和專業社工服務,分別給予相應補貼。
3.居家養老護理員購買意外保險補貼
對持有養老護理或養老護理(醫療照護)證書,從事養老服務工作的居家養老護理員,由區級財力按200元/年/人給予購買意外保險補貼。有關居家養老工作經費,所在鎮街道應按不少于上年投入標準安排,給予承接單位相應補貼。
到底了!
崇明區
(向下滑動查看)
(一)機構養老設施
1.新增養老床位。
對新增養老機構床位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對政府投資新建或改造并形成產權的保基本養老機構,以及社會投資舉辦并形成產權的保基本養老機構,由市級財力根據《上海市“十三五”期間保基本養老機構市級建設財力補助政策實施方案》給予8—12萬元不等的補助。
對社會投資改造并形成產權的保基本養老機構,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每床2萬元的標準予以補貼,縣財政按照不低于1:1配比,已由市級建設財力補助的項目不再享受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補貼。
對其他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每床1萬元的標準予以補貼,縣財政按照不低于1:1配比。
2.消防噴水滅火系統改造。
對全縣存量養老機構開展消防噴水滅火系統專項改造,改造經費按照工程造價審價結果,對政府辦養老機構,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含中央補助福利彩票公益金)、縣財政、鄉鎮財政按照50%、25%、25%落實補貼;對社會辦養老機構,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含中央補助福利彩票公益金)、縣財政、鄉鎮財政或機構自籌按照50%、10%、40%落實補貼。
3.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
按滬民福發〔2015〕2號文,養老機構新設內設醫療機構,經衛生計生部門批準投入正常使用的,根據內設醫療機構的不同類型,分別由市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一次性補貼,其中對于設置護理站、醫務室/保健站、衛生所的,給予1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縣財政配套10萬元/家的一次性補貼資金。對于設置護理院或者門診部的,給予5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對政府辦養老機構新設醫療機構所需醫療器械、設備納入縣財政預算,給予5萬元/家的一次性補貼。
(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
1.老年宜居社區建設。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按每個試點單位45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資助。
2.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對符合條件的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每家6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3.長者照護之家。按照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本市長者照護之家建設的通知》,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每張床位1萬元的一次性建設補貼,縣財政按照不低于1:1落實配比資金,且縣財政給予運營補貼,自正式執業之日起補貼三年,按照每張床位第一年5000元、第二年3000元、第三年2000元的標準進行扶持。
4.老年人日間照護機構。按項目建設投資額30-60萬元(含30萬元)、60-100萬元(含60萬元)、100-150萬元(含100萬元)、150萬元以上(含150萬元)四檔,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分別給予15萬元、30萬元、40萬元、60萬元的一次性資助。市、縣、鄉鎮按照1:0.5:0.5比例配比。
5.社區老年人助餐點。按社區老年人助餐點類型,繼續按1萬元、9萬元、20萬元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給予差別化資助,市、縣、鄉鎮按照1:0.5:0.5比例配比。
6.標準化老年活動室。改建項目總投資額在10萬元以上(含10萬元)、20-40萬元(含20萬元)、40萬元以上(含40萬元)的項目,由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20萬元的補貼。
7.社區睦鄰點。對符合條件的社區睦鄰點,按平均每個1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獎補。縣財政按照每個睦鄰點平均1萬元的標準落實一次性補貼。
到底了!
【參考資料】
1、上海市民政局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增養老床位建設經費補貼工作的通知
2、關于推進本市“十三五”期間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
3、上海市“十三五”期間保基本養老機構市級建設財力補助政策實施方案
4、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本市“十二五”期間養老機構建設的若干意見
5、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財政局關于加快推進本市長者照護之家建設的通知
6、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財政局關于印發《認知癥照護床位設置工作方案(試行)》的通知
7、關于提升本市老年助餐服務水平的實施意見
8、浦東新區關于推進“十三五”期間養老服務發展的財政扶持意見
9、《關于推進靜安區“十三五”期間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10、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嘉定區養老事業發展的扶持意見》的通知
11、關于印發《松江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服務運營扶持辦法》的通知
12、關于印發《金山區“十三五”期間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與運營實施方案》的通知
13、關于印發《崇明縣“十三五”期間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行動計劃》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