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彩虹之愛”對《失復樂園》的領悟,不是一般的深!
彌爾頓沒有失明的時候寫了《失樂園》,失明了,口述了《復樂園》。失去了,找回來,圓滿順暢。是如此么?怕也未必吧!
如果人類僅僅為了那一個蘋果,就被放逐到世間,并被原罪折磨的累世沉淪,上帝未免有些不厚道。而人類的終極目標要是回到伊甸園,那人類未免有些癡心妄想。罪是別人定的,贖罪的標準與歷程也是別人定的,你最終不會成功的。那彌爾頓浪漫到幻想了么?他那樣的思索著,感同身受人類的歷程,無非闡述了一下自由與終極自由的關系。
《失樂園》里,撒旦如洪荒里的先知,飄蕩在空間的一個自由靈魂,他引導了亞當與夏娃,圣經里邪惡的撒旦,在這里扮演著叫醒沉睡的亞當的職責,上帝一廂情愿的建設了伊甸園,希望懵懂的亞當夏娃永遠的快樂生存下去,但這樣的生存對于亞當和夏娃的意義單薄的經不起任何誘惑。代表自由的撒旦,無力與上帝抗爭,于是巧妙的幻化毒蛇,戲謔的讓伊甸園名存實亡,轟然倒塌。“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其實是上帝什么都不怕,包括撒旦,他怕的偏偏是人類的思考。快樂不是笑點低,快樂也不是不知痛苦,惘然不思,人類不是誰的玩偶,哪怕當初是作為玩偶被造出來。
當亞當咬下那個蘋果的第一口,不是羞恥與恐懼讓他成為人,而是看到了世界的美麗與丑惡,人性的復雜。面對思考和恐懼,人類忽然就強大起來了,為什么不是因為自信而勇敢成為人呢,反而是因為恐懼和思考成為人,這個問題,不再僅僅是一部圣經就可以解讀了。震怒的上帝驅趕了人類,強加了許多的懲罰和痛苦,生造了太多的劫難,似乎人類應該為開始思考而贖罪,其實這些都是人必須經過的吧。上帝也為自己逐出亞當夏娃而悔恨不已吧,人類開始在世界輪轉的那一刻,上帝的威嚴被人類思考的瞬間光亮湮滅。
自由產生了,人類沉淪了,思想產生了,痛苦就來了。
豬不會思索我為什么是豬,人卻不停的詰問為什么我是我。從伊甸園離開的那一瞬間,除了回望和想念伊甸園的某個剎那,其他的任何一刻都是我是我。這倒是如佛家的當下蠻契合,你不在當下,你就沒有活著,沒有存在著。
至于千百年里,人們一直疑惑為什么上帝要造那個蘋果,因為就是沒有撒旦的蛇,好奇心與偶然性,亞當也會嘗試那個果子,畢竟就是動物,對那樣的果子也會垂涎欲滴吧。索性別造唄,亞當和夏娃永遠在伊甸園里,至今也不用我在這胡說八道。
想來,上帝每天看著亞當夏娃也有些迷惘吧,那種孤獨該是比人類如今的思索痛苦的多吧,人類的孤獨來自于思考,但這由不得人自己,上帝倒是可以控制讓我們不思考,這樣的痛苦他比我們人類痛苦的多。上帝的憤怒只是,這一切不是按著他的時間表運行的,那個撒旦真是邪惡與清醒的不是時候,玩偶早晚要醒來,上帝對此從不懷疑,他的憤怒純粹是被撒旦和亞當的突然醒來擊倒了,他不再是這個時空的神,他只是那個垂垂老矣的造玩偶的匠人。甚至在聽到亞當吃了蘋果的瞬間,他的光芒已然消散,他依靠的是亞當不思索而成為神,他被亞當的瞬間恐懼和思考就傷的體無完膚。最強大的最虛弱,這是這個時空最終極的情節(jié)吧。亞當在有了恐懼和自己的眼睛瞬間,他已經比上帝更接近天堂。
亞當和夏娃逃離伊甸園的時候,必是一步三回頭吧!但當不再回頭的時候,自由的天地讓他們知道,他們真正的出生了。
這個撒旦就是自己,這個上帝就是幻想,這個亞當就是你自己。
彌爾頓失明了以后,想來是思索的時間大把,沒有眼睛開始用心,《復樂園》產生了。復樂園沒有失樂園那么瑰麗、磅礴、史詩。但口述的方式,他就如先知般的開始喃喃自語。。。
耶穌出現(xiàn)了,自從上帝趕出亞當夏娃后,看著人類的繁衍,上帝應該沒有停止任何一刻的后悔,自由的人類,漫無目的又意志堅決的奮勇向前,從來沒有目的地也沒有詰問自己的本來,上帝厭倦了,他要拯救人類,可惜如今的人類已經不是那個他自己可以任意擺布的了,于是也需要圣母的出現(xiàn),那個屬于人類自我繁衍的圣地。
于是,耶穌誕生了,于是上帝要繼續(xù)失望了,這一刻,上帝的無力與圣母的光芒輝映著,人類要思索自由是什么了。
撒旦這次是徹頭徹尾的魔鬼了,代表著欲望的肆意蔓延,卻打著自由的旗號。耶穌知道人類終極的自由。自由是把利器,胡亂揮舞的結果就是殺死自己,而將自由烙印在自己的靈魂上,把自己當做一把武器,這才是自由的終極。
人類不會明白自己的目的地,因為欲望讓你無暇遠望,欲望永遠是那個看起來很輕巧得到或是似乎永遠不可能得到的東西,人類在得到自由之后,就拋棄了自由,因為自由沒有欲望那么誘人。撒旦在追求自由的人身上占不到一點點便宜,但他深知他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欲望,而他將欲望與自由聯(lián)系在一起的時候,幾乎是無往不利。
撒旦深知,這個人類追求的欲望,深不見底,永無窮盡。他也明了,打著自由的旗號獲取權利,沒有什么比這個更能滿足欲望。自由多么美好,打著自由的旗號獲取權利,更是輝煌的耀眼。而獲取權利后要做的也簡單到極點,扼殺別人的自由。撒旦永遠統(tǒng)治不了世界,因為他的邪惡永遠是那么明確,但打著自由的旗號獲取權利的人,才是徹底扼殺自由的人。撒旦永遠樂于看見,人類自我的虐殺,又打著當初逃離伊甸園時的旗號。
耶穌面對欲望和權力,該成史上最淡定的人了,他要把自由鐫刻在自己的靈魂上,自由不是武器,自由是靈魂。自由捎帶上哪怕一點點欲望,都會從天空落入泥潭,自由被權利所美化的時候,他已經枯萎和僵硬,散發(fā)如撒旦般的惡臭。
于是,耶穌殉難了,耶穌復活了,這個殉難與復活與上帝無關,上帝面對自由同樣無力的軟弱,耶穌不要充滿欲望的自由,拒絕充滿權利的自由,他的終極自由產生了。
那個不能靠著欲望和權力可以剝奪的,那個永遠沒有欲望和權利綴飾的,才是自由。
又:彌爾頓是現(xiàn)代資本主義思潮的發(fā)起人之一,《失樂園》,《復樂園》其實都是資本主義革命不同階段的暗射,至于我從里面讀到的東西也純粹是自我的一點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