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創業公司,認繳資金100萬(非實際繳費)
在經歷了一系列變故之后我才知道在我入職的時候老板的資金不超過5000元。
但公司規模從四五個人變成了十幾個人(原來的四五個員工都是新手實習生,后面補充的員工才是大牛),所以我覺得他的一些思維是非常值得借鑒的。
簡單的來說就是資源互換,假如我手上有a,我拿出去換b,然后我再拿b去換c,c換d,那么abcd我都有了。
接著又可以再進行資源互換,如源頭活水,源源不斷。
當時老板唯一有的資源就是一個會說中文的外國健身達人(作為公司的簽約網絡達人),這個老外就是a。
老板就拿著a去和別的公司談合作,雖然公司沒有人才(包括我,因為都是各行各業轉行來的)
就這樣老板成功把我們團隊推銷了出去,獲得了第一筆僅4萬塊錢的運營費,更重要的是還得到了一個超過500平,設備充足的辦公場地,這個場地就是b
于是老板又拿著b場地進行新的互換,又成功簽約了新的藝人,又挖了別的公司厲害的團隊來補充我們自身的不足,新來的能力強悍的員工就是c。
老板拿著c又去和客戶談代運營,又成功簽單,然后這就是案例,這個案例就是d。
到此為止一個資金連一個員工的工資都付不起的公司,資金.場地.員工.案例,也就是abcd都有了。
一點愚見,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