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今庸:三妙散加味治熱痹病證
組方:蒼術10克,黃柏10克,川牛膝10克,薏苡仁15克,威靈仙10克,桑枝15克,老鸛草10克,升麻10克,射干10克,木瓜15克。
治療:濕熱痹證,癥見關節疼痛,局部紅腫灼熱,痛不可近,或兼有口渴,小便黃,舌苔黃,脈濡數等。
用法:藥10味,以適量水煎,湯成去渣,取汁溫服,日1劑,分2次服。
加味三妙散可清熱除濕,祛風通絡止痛,
【藥物配方組成】蒼術12g,黃柏12g,薏苡仁20g,牛膝15g,茯苓20g,獨活10g,防風10g,絲瓜絡12g,通草6g,赤芍12g,冬瓜仁15g,法半夏12g
【隨癥加減】關節灼熱紅腫,苔黃,脈數為內熱壅盛者加生石膏30g,牡丹皮5g,大青葉15g;關節腫脹明顯,舌胖,苔膩,脈滑,屬濕濁偏重者加澤瀉12g,萆蔛12g;疼痛較盛,脈弦者,加延胡索10g,桃仁10g;大便秘結者加大黃5g(后下);上肢關節痛盛者加桑枝、威靈仙各12g;下肢痛盛者加木防己12g。每日1劑,水煎服。亦可外敷雙柏散(大黃、薄荷、黃柏澤蘭、側柏葉,共研細末)。
【治療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7d為一療程。
【功效主治】清熱除濕,祛風通絡止痛。
【經典案例醫案】臨床治療45例,治愈22例,好轉17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6.7%。
【經驗心得】本病屬于中醫學所述的“痹證、歷節”,其病機為外邪留滯肌肉關節,致氣血不暢,經絡不利,營衛不利,不通則痛,局部引起肌肉關節疼痛或紅腫,血熱致瘀,痰瘀滯結,絡道阻塞,引起關節腫大、畸形及僵硬、功能障礙等。故治宜清熱除濕,祛風通絡止痛為治則。方中蒼術、黃柏清熱燥濕;茯苓、薏苡仁、法半夏清熱利濕;羌活、獨活、防風祛風止痛;絲瓜絡通草、赤芍增強活血通絡之功效,重用生石膏清熱散火解肌止痛,牛膝引藥下行。諸藥合用,緊扣病機,起清熱利濕祛風通絡止痛之功效。
同時,配合中醫綜合治療,外敷,往往收效更快?,F代藥理研究亦證實,黃柏、薏苡仁、牛膝有降低尿酸生成,促進尿酸排出的作用,生石膏有堿化尿液的作用。
【方劑來源】張玉紅,等加味三妙散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45例療效觀察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3,24(5)5
施今墨:防己品種有二:一為漢防己,為防己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粉防己的根;一為木防己,為馬兜鈴科藤本植物廣防己的根。漢防己利水消腫作用較強:木防己祛風止痛作用較好。治水腫者,宜選漢防己;療痹證者,可取木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