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鼻鼽 鼻出清涕也。風寒傷皮毛。則腠理郁閉。宜疏風清肺。香蘇散加川芎、蜀椒、細辛、辣桂、訶子。不應。非風也。乃寒也。辛夷散去木通、防風、升麻。 本。加桂、附、蔓荊、訶子、白術。如血與涕俱出。謂之鼽衄。宜和營降火。當歸內補建中湯加香豉、童便最捷。后以六味合生脈調之。鼻塞腦冷清涕出。千金通草辛荑搐鼻法。鼽鼻鼻中 肉不得息。用礬石藜蘆散吹之鼻淵 鼻出濁涕。即今之腦漏是也。經云。膽移熱于腦。則辛 鼻淵傳為衄 瞑目。要皆陽明伏火所致。宜風藥散之。辛荑散加蒼耳、薄荷。夏月。加黃芩、石膏。不應。非火也。膈上有濁痰。濕熱也。雙解散加辛荑。鼻淵鼻鼽。當□寒熱。若涕濃而臭者為淵。屬熱。清涼之藥散之。若涕清而不臭者為鼽。屬虛寒。辛溫之劑調之。鼻中時時流臭黃水。甚者腦亦時痛。俗名控腦砂。用絲瓜藤近根三五尺許。燒存性。為細末。酒調服即愈。鼻淵腦漏。用生附子為末。煨蔥涎。和如泥。夜間涂涌泉穴。一方。以老少年陰干。有嘴壺內燒煙。以壺嘴向鼻熏之。左漏熏右。右漏熏左。一方。以石首魚腦 過。和生白礬、腦麝搐之。一法。用白鲞頭一枚。炙燥為末。放火在有嘴壺內。蓋好。以嘴向鼻。吸煙熏之。分七日熏。燒完即愈。
鼻鼽 是中醫上講的鼻炎的一種,在我們西醫上也叫做過敏性鼻炎。鼻鼽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鼻塞、鼻子不通,但它特指的一種慢性鼻炎,叫做變異性鼻炎,又叫過敏性鼻炎。
石室秘錄,完治法。
天師曰:腦痛,用黃酒一升,柴胡五錢,白芍三兩,辛夷三錢,郁李仁五錢,麥冬五錢,桔梗三錢,甘草一錢,水三碗,煎湯,入前酒飲之,一醉而愈。量好者,再飲之以酒,必以醉為度。[批:清腦平灑丹。]
張公曰:腦痛之病,乃風入膽經也。膽應于腦,故腦痛。人以用柴胡太多,過于辛散,不知有白芍以和之,則不散氣而轉能散邪。辛夷、郁仁,皆入膽之妙品;桔梗、甘草,又入肺之妙藥。膽病何以又兼治肺?不知鼻上通于腦,腦熱則必下流清水,久則必成鼻淵矣;兼治其肺,則肺氣清肅,自去平膽木之旺,而清涕不致下行,此立方之神妙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