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俗稱風疙瘩、風疹塊,是指在皮膚、黏膜突然出現瘙癢性風團的一種疾病,病變部位皮膚為紅色或蒼白色,部分人群可能伴有輕微疼痛,多數在24小時之內消退,全身各部位均可發病,臨床上蕁麻疹的發病率比較高,病情嚴重情況下,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用中醫中藥怎么治?46、倪海廈治療蕁麻疹、風疹、瘙癢性皮膚病(出自《傷寒雜病論》--麻黃加術湯)麻黃 10克 甘草 5克 杏仁 10克、桂枝 15克 白術 20克
以下條辨原文出自《桂林古本 傷寒雜病論 濕病脈證并治第九》原文: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術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譯文]患濕病的人,身體疼痛而心煩不寧的,用麻黃加術湯發汗治療比較適宜,千萬不可用火熏、溫針等火攻的方法治療麻黃加術湯方(皮癢,牛皮癬皮癢,汗未透發的濕疹癢)麻黃三兩 (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白術四兩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汗,不得汗再服,得汗,停后服。以下條辨原文出自《桂林古本 傷寒雜病論 辨咳嗽水飲黃汗歷節病脈證并治》原文:水之為病,其脈沉小者,屬少陰為石水;沉遲者,屬少陰為正水;浮而惡風者,為風水,屬太陽,浮而不惡風者,為皮水,屬太陽;虛腫者,屬氣分,發其汗即已,脈沉者,麻黃附子甘草湯主之;脈浮者,麻黃加術湯主之。[譯文]水氣病,脈沉小的,屬于少陰為石水;沉遲的,屬于少陰為正水;浮而惡風的,是風水,屬太陽,脈浮而不惡風的,為皮水,屬太陽;虛腫的,屬于氣分,發其汗就好了,脈沉的,用麻黃附子甘草湯主治;脈浮的,用麻黃加術湯主治。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麻黃加術湯方(治療蕁麻疹、汗未透發的皮癢、牛皮癬癢、風疹)麻黃三兩 桂枝二兩 杏仁七十個 甘草一兩(炙) 白術四兩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汗,不汗再服,得汗停后服。(頑固性皮膚病:倪師皮癢五針曲池、合谷、三陰交、血海、筑賓+點刺放血,外涂三黃瀉心湯白術粉+內服烏梅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