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晚熟的人》最有力的5句話:人生最高級的狀態(tài),就是不合群
讀書時成績拔尖,同學以為我只愛學習,出去玩都不叫我;工作后,能力表現(xiàn)突出,常被領導表揚,卻遭到同事們的孤立......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有時候為了讓自己合群,擠進自己不喜歡的圈子,無用的社交,讓自己更痛苦。今天分享莫言的這五句話,讀完讓你不再害怕自己不合群:
一、所有的社交,都藏著投機和利益,講究服從和誠意。平庸的人,用熱鬧填補空虛,優(yōu)秀的人,以獨處成就自己。人與人之間,一味地討好,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廉價,人生最高級的狀態(tài),就是不合群。一個人怎么過一天,就會怎么過一生。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一時名聲大噪,社交活動也多了起來,有邀請他講課的,有邀請他參加訪談的,還有一些酒會活動、娛樂活動等等。
但名氣大了,詆毀聲也多了。有一次他在北大演講,有同學指出他作品中一些大尺度描寫,對他提出質(zhì)疑和挑釁,最終不歡而散。
后來莫言慢慢減少社交,潛心創(chuàng)作,用沉默回應那些嘲諷他的人,經(jīng)過八年的沉淀,他創(chuàng)作出《晚熟的人》,破除了“諾獎魔咒”。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那些越厲害的人,往往越不合群。人生如一座金字塔,大多數(shù)人都在塔底,塔尖的人是少數(shù),或許會感覺孤單,但其實內(nèi)心豐盈。
他們享受獨處的時光,享受不合群,然后有更多的時間來提升自己,實現(xiàn)自我增值。
人生苦短,那些融不進的圈子,沒必要硬擠進去;那些不值得的人,不必要耗費自己太多時間。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成就更好的自己。
二、假裝朋友很多的人,不是他們?nèi)嗣}廣,而是他們欲望多。因為,寂寞難耐,忍受不了空虛的折磨,寧愿以恥辱為代價換取表面的朋友,也不愿獨處。讓你痛苦的關系,及時止損。讓你費勁的圈子,無需強融。朋友不求數(shù)量,真心就好;圈子不計大小,有用就行。
在《晚熟的人》一書中,莫言寫到了一位自稱詩人的故事,他叫金希普。
金希普原名金學軍,他認為自己是繼普希金之后最偉大的詩人,所以自稱“金希普”。為了給自己造勢,他做出了很多努力,也編造了很多假話。他說自己在全國一百所大學做過巡回演講,出版了多本詩集,舉辦了數(shù)場詩歌朗誦會,并與眾多知名人士合影。
這些自我吹噓如同空中的泡沫,泡沫飛散,他的“優(yōu)秀”也不了了之。他堅信自己有才華,總在人前證明自己,但結(jié)果卻是一輩子都籍籍無名。
其實金希普荒廢了這么多時間去擠進名人圈子,還不如把時間拿來沉淀提升自己。
人應學會適應孤獨,用心經(jīng)營自己,在磨練中找到方向,有所追求,不斷進步,這樣才能逐漸走向成熟,讓自己更加強大。
三、人的眼睛是黑的,心是紅的;若是眼睛紅了,心就變黑了。永遠別期待別人說你好,但是你自己心里要知道什么是好。
莫言有位表弟叫寧賽葉,高考失利后,整日游手好閑。在莫言的幫助下,他才有了工作,先是去酒廠刷酒瓶子,后又換到供銷社站柜臺賣貨,沒干多久又去了鍛壓設備廠寫材料。
誰知道工作還是不滿意,在姑父的請求下,莫言又幫忙介紹寧賽葉去當兵。
寧賽葉復原后,明面上是與金希普去濟南辦報,背后卻做了坑蒙拐騙的勾當。如果上級不是看在莫言的面子,寧賽葉早就進了牢獄。
最后,莫言還是看在親戚一場,借了3萬塊錢給寧賽葉辦企業(yè),結(jié)果很快以失敗告終,只能回家啃老。
盡管如此,莫言對表弟一次又一次的幫助,沒有感激不說,對方還覺得都是理所應當。
而且,寧賽葉眼紅莫言的成就,對他惡語相向,這令莫言更加心寒不已。
成年人的社交,千人千面,不能奢望每個人都能理解自己、認同自己,保持自己的善良和無愧,堅持自己內(nèi)心對“好”的理解。對于那些不接納不理解自己的人,趁早遠離。
四、酒品見人品,酒后打妻子的人很多,但打領導的幾乎沒有;酒后亂性的很多,但亂轉(zhuǎn)賬的幾乎沒有;酒后亂扔東西的很多,但扔貴重東西的幾乎沒有;所以,犯錯誤之后把責任推給酒,其實就是一個懦夫借酒發(fā)瘋而已。酒品不行的人,人品肯定也不行,最好遠離。
俗話說,酒后吐真言。人在酒精作用下的表現(xiàn)和行為,往往能折射出他內(nèi)心深處的性格和品質(zhì)。
寧賽葉對莫言的惡語就是酒后吐出,剛開始,寧賽葉對莫言還畢恭畢敬,越喝越多后,醉意上頭,他指著莫言大罵“你浪得虛名,你欺世盜名。”
語言暴露了思想,他自己一事無成,沒有自知之明,還反過來指責對他有過諸多幫助的人,這樣的人,莫言避之而不及。
我們常說要結(jié)交一個人,先要看看他的人品,最簡單的方式之一就是與他喝一次酒。
有位朋友是老板,平時應酬比較多。有次另外一家公司想與他合作,這是個很好的機會,于是他設宴款待。席上幾杯酒下肚,那位老板有些醉了,話也多了起來,說起了自己的一些風流韻事,還對來加菜的一位女服務員動手動腳。朋友將這一切看在眼里,后來再也沒結(jié)交此人。
酒品不好的人,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與困擾,保持理智判斷,為自己設立好屏障。
五、有時候我不愿意跟特別聰明的人打交道,聰明的人有一個極大的特點,特別愛占別人便宜,其實人跟人之間聰明的程度是差不多的,就是你占了別人的便宜,其實別人是知道的,人家只是不說罷了。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愛占便宜的人,但其實愛占便宜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人自以為很聰明,把他人當傻子。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就寫到了這么幾個所謂的“聰明人”。
一個是自己的發(fā)小蔣二,他小時候腦子出了點問題,鄉(xiāng)親們都把他當傻瓜對待。隨著不斷長大,智商有些恢復,但他發(fā)現(xiàn)裝傻反而能讓自己得到一些好處。蔣二自鳴得意,自以為很聰明,最后做了非法的行為,自食惡果。
另一個是老鄉(xiāng)覃桂英,年輕時做了很多荒唐時,到老了反而在互聯(lián)網(wǎng)找到了自己的舞臺。他找到莫言說可以幫他宣傳賣書,莫言沒答應,她便說知道莫言的把柄,還要挾6萬。覃桂英以為定會賺到這筆錢,但沒想到莫言并不買賬,那兩個把柄根本威脅不到莫言。
自以為是的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以“我以為”去做一切判斷。但不是誰都是傻子,那些自作聰明,一心只想占便宜的人,一定會吃虧。
什么是晚熟的人?莫言在《晚熟的人》書中這么解釋: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他們不斷尋找同類,最后卻變成最孤獨的那一個。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存在,沒有誰一定要融入誰,越長大越會懂得,成熟就是從學會享受孤獨開始的。那些不合群的人,并不是生性孤僻,而是不害怕寂寞,堅守自己的原則,只做讓自己內(nèi)心舒暢的事,活得更加通透自在。
《晚熟的人》書中一共寫了12個故事,有喜有悲,荒誕而又現(xiàn)實。莫言以簡樸平實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又一個人物的個性、成長與經(jīng)歷,展現(xiàn)了他對人性、人生的見解。
故事的背景是在莫言的家鄉(xiāng),故事中的人物大多都是與莫言有關系的人,有發(fā)小,有表弟,有同學,還有朋友等等,仿佛有一個又一個無形的圈子,將人物關系捆在一起。但莫言用他的例子告訴我們,有些圈子不必進去,有些社交不必耗費時間和精力,人生最重要的還是做自己。
愿我們都能勇敢地面對自己內(nèi)心的真正需求,保持獨立和自我成長的能力,做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如果你還想了解《晚熟的人》書中更多精彩的故事,可以點擊下方鏈接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