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達標檢測
一、單項選擇題
1.
A.對自己行為可能產生的后果缺乏正確的估計和判斷
B.認為自己的行為不會產生后果
C.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犯罪
D.對自己的行為后果沒有能力負責
2.2013年高考期間,“武漢雙閃志愿者車隊”免費為有需要的考生提供接送服務。這說明( )
①“雙閃志愿者”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②這是他們應該做的,不值得表揚
③他們應該得到人們的贊揚和認可
④他們具有較高的道德修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教室,沒有人督促不掃;黑板,老師不來不擦;垃圾,班長不叫不倒。一些積極參加勞動的同學,常常被同學冷嘲熱諷:“假積極”“愛出風頭”……這些現象表明( )
A.一些同學的責任意識不強
B.瑣碎小事不會對集體產生不利影響
C.學生有拒絕做自己不喜愛的事情的權利
D.學生只要搞好自己的學習就可以了
4.(2013·呼倫貝爾中考)對下邊漫畫認識正確的是( )
①不自覺承擔責任會埋下嚴重的安全隱患
②只要沒有出事故,幼兒園就沒有責任
③幼兒園和家長都沒有對孩子們盡到應盡的責任
④讓孩子們搭乘“可怕校車”,是社會責任感缺失的表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①對自己行為的后果缺乏正確的判斷
②道德修養低,法律意識淡薄
③承擔了不負責任的后果
④既害人又害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①做到了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②買正版光碟是一種浪費
③是非觀念很強,值得我們學習
④是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2013·揚州中考)2013年春晚有一句經典臺詞:“這事兒不賴我。”有一些人總抱怨父母沒能耐、環境不友善、社會不完美,就是不賴自己。作為有志青年應做到( )
A.有肩就得挑擔子 B.有擔就得大家挑
C.不滿就得撂挑子 D.挑擔就得有票子
8.(2013·蘭州中考)學會負責,在承擔責任中健康成長,才能讓我們生活得有意義。下列行為中屬于負責任的有( )
①節假日按時寫作業,不讓父母擔心和督促
②作業沒寫完,擔心老師批評,逃課一天
③參加“慈善一日捐活動”,捐獻自己的零花錢
④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班里家境困難的同學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價值判斷題
9.(2013·德州中考)揚州學生徐礪寒無意撞壞寶馬車后,沒有選擇逃走,在苦等車主未果的情況下,為車主留下一張附有聯系方式的道歉紙條。
判斷:( )
理由:
三、材料分析題
10.
針對這一事件請你分析:
(1)材料說明了什么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2)假如你遇到此類情況應該怎么做?
(3)我們應該如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答案解析
1.【解析】選A。一些人不能很好地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往往是因為對自己行為可能產生的后果缺乏正確的估計和判斷。上述3名少年在搶劫時沒想到搶劫行為的后果,故A是正確的。B、C、D表述錯誤。
2.【解析】選D。“雙閃志愿者”免費為有需要的考生提供接送服務,是他們社會責任感的體現,應該得到贊揚和鼓勵,也說明他們具有較高的道德修養,所以①③④正確。②的說法是錯誤的,他們不去做也可以。
3.【解析】選A。本題通過生活中的瑣碎小事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材料中的小事都是學生應該做的,但有些學生偏偏不做,這是責任意識差的表現,所以A是正確的,B、C、D是錯誤的。
4.【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對責任的正確理解。漫畫中的校車已嚴重超載,這說明幼兒園和家長忽視了孩子們的生命健康,是缺乏責任感的表現,這一行為埋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所以①③④的觀點符合題意;②的說法顯然錯誤。
5.【解析】選D。題干中的人因為一些經濟利益而犯罪,是對他人生命極不負責任的做法,觸犯了我國的法律,說明他們法律觀念淡薄,沒有對行為后果的嚴重性做出正確的判斷,結果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既害人又害己,所以①②③④都正確。
6.【解析】選B。面對便宜的盜版光碟,他們拒絕買,而是堅持買正版光碟,這說明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很強,做到了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故正確答案為B。
7.【解析】選A。本題考查學生對責任的理解。凡事采取“不賴我”的態度是推卸責任的表現,對于有志青年來說,A是勇于擔當的表現,B是推卸責任,C是不負責任,D是功利主義、金錢至上的思想。故選A項。
8.【解析】選A。本題考查學生對怎樣才能成為負責任的公民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所學知識中負責任包括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自覺守法、維護社會秩序、奉獻社會等。由此判斷①承擔了自己的責任;②中“逃課”是逃避自己應接受教育的責任;③④盡到了奉獻社會的責任。綜上所述A項正確。
9.【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承擔責任的認識。徐礪寒沒有逃走而是留下聯系方式說明了他不逃避責任,不推卸責任,是誠實的表現。
答案:判斷:(正確)
理由:徐礪寒不逃避責任,表現出誠實做人的美德。
10.【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承擔責任的理解。第(1)問要從肇事司機和路人兩個角度來回答。結合責任意識來分析原因。第(2)問旨在教育學生做一個負責任的人,具體做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一定要是正確的選擇。第(3)問結合所學知識圍繞如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來回答即可。
答案:(1)①肇事司機逃避責任;路人冷漠,見死不救。②原因是一些人不尊重他人生命,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消極心理,這是道德滑坡,缺乏責任感的表現;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感,法制不健全,讓救助者產生后顧之憂。
(2)①及時救助:扶受害者到路旁;②守在他身旁,喊人救助;③記住肇事車牌及時撥打報警電話;④及時撥打“
(3)加強道德修養和文化修養,對自己行為的后果做出正確的判斷,自己該做的事認真做好,不該做的事堅決不做,對做錯的事勇于承擔責任。
關閉Word文檔返回原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