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法律保護我們的權利
1.(1)國家制定或認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
(2)法律是掌握國家政權的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法律的本質)。我國法律是工人階級及其領導下的廣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我過法律本質)
2.權利和義務的關系?(詳見課本88頁)
(1)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
①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國,公民既享有權利,又履行義務。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不允許只享有權利而不履行義務。
②公民的某些權利和義務是相互結合的。在某些條件下,權力就是義務,義務就是權利。例如勞動和教育。
③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促進的。公民的權利越能得到保障,就越會促進他們自覺履行義務;而公民履行義務的自覺性越高,公民的權力也就會獲得更多的保障。
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青少年在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中,要自覺用法律規范自己的行為,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自覺履行法定義務。依法行使權力,自覺履行義務,是公民意識的集中體現。
3.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1)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
(2)依法行使權力,同時自覺履行義務。
4.怎樣依法行使權利?依法維護權利?
權利的行使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公民在行使自己權利的時候,不得超越法律許可的范圍,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要尊重他人的權利,不能在合法權利之外謀取非法利益。
公民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采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進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
5.怎樣自覺履行義務?
凡是憲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行為要積極去做;凡是憲法和法律對公民提出具體要求的,就必須去做;凡是憲法和法律禁止的行為,就堅決不做。
6.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詳見課本92頁)
(1)法律規范人們的行為。
規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法律的重要內容。我國法律規定了公民享有什么權利,應該履行什么義務,并對不履行義務的行為予以制裁。法律正是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來規范人們行為的。
(2)法律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法律是通過解決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來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
7.訴訟的類型: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94頁)
8.法律制裁的類型:違憲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民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