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男生女的學說哪種最有理? (2008-07-08 11:15:20)
我們對自己的后代總是充滿著想象,有的喜歡男孩,有的喜歡女孩,所以在這種期盼著就衍生出各種生男生女的學說,甚至有不少科研機構也在研究究竟是什么東西決定我們生男還是生女,本文列舉出幾種比較多見的學說,大家看下究竟哪個最有道理。
學說一:強勢女人生男孩
這是新西蘭奧克蘭大學醫療衛生科學系格蘭特領導的研究小組的最新發現:當女性體內的雄激素水平比較高時,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更容易和卵子結合,從而生出男孩。
解釋得具體點就是,一對夫妻,如果男方的性格較女方為強勢,則兩人第一胎應為女兒;反之,如果女方性格較男方強勢,則第一胎應為兒子。在性格之外,身體狀況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通常情況下,性格強勢一方,身體狀況也應該好于對方,當然,男人女人體質不同,應以各自的標準進行對比。特殊情況除外。該觀點認為,通過這種基因的優勢選擇以及性別特征的交叉繼承,避免男性越強,女性越弱,男女兩性互相吸收對方身上的優點,因此,總體上,人類漸呈中性特征。
我曾經也聽說過民間的這種說法,說老婆厲害的,往往生男孩的多!
但這一觀點不被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婦科陳志遼教授所認同,他認為所謂的“男女強勢”沒有量的衡量,“激素水平高低”也沒有數值標準,使該“強勢女人更易生男孩”或“男人強則能生兒子”之類學說變得神乎其神,現實中根本無法準確把握怎樣是“強勢”,激素到底多少才算“達標”。
學說二:堿男酸女
這一學說的要點是:女性的陰道一般呈酸性,若在高潮時分泌堿性物質,則較適合Y精子生存,想生男孩者必須注意;想生女孩子則應維持體內的酸性環境。飲食控制是將食物分為酸性、堿性和中性,男性多吃酸性食物,女性吃堿性食物,可以幫助生男孩;而男性多吃堿性食物,女性多吃酸性食物,則對生女孩較有利。
酸性食品:肉、魚、甜食等;
堿性食品:水果、蔬菜、藻類等;
這一觀點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例證:警官、運動員、飛行員這幾類職業都要求高強度的運動,體內能量消耗較大,使肌肉和體液中積累了較多酸性代謝物乳酸、銅酸,帶有X染色體的精子在酸性環境中活力較強,所以這類職業的男性可能更容易生女孩。
學說三:不吃早餐易生女孩
英國有一項關于女性在懷孕所吃食物的調查研究,調查發現早餐吃燕麥和含鉀質的食物,并且每天吸收卡路里相對較多的女性懷上男孩的比率較高,而不吃早餐并且吸收較少卡路里的女性懷上女孩的比率較高。雖然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這個結論是正確的,但是在其他動物身上的試驗都證明了這個結論的正確性。
這一觀點也間接學說一想對應,女性身體健康更易生男孩!
學說四:從事會計或工程等職業的人生男孩
英國的研究人員是在對來自各行各業的3000名志愿者的事業和家庭進行研究后得出:孩子的性別可能受你所從事的工作影響。以護理或教學為職業的人更有可能生女兒,而從事會計或工程等職業的人生男孩的幾率大得多。該研究結果公布在倫敦經濟學院的一份報告中,這可能有助于夫婦們預測將來孩子的性別。
這個結論究竟是否科學值得推敲!
現在更有甚者,美國弗吉尼亞一家生育診所提供一項有償服務——幫助夫婦們決定胎兒的性別。這項工作有區別于試管嬰兒,它把精液經過篩選,然后再指導它與卵子相逢,據說成功率80%以上。人類想要達到的目的,或許真的是無所不能,但人類性別的平衡對于人類的長期存在和發展卻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