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內容傳播有如下6個鮮明特點:
速度極快
解說:新媒體誕生這幾年,很多話題都是這樣,速生速朽。從書本到雜志,到網站、論壇、再到社交媒體,信息傳播成本越來越高,傳播效率越來越多,信息蔓延速度越來越快,獨家帶來的勢能越來越小。因此,高效、高速地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越來越重要;
應對:
1)學會追熱點,一種是消費熱點本身,一種是借勢發力;
2)非熱點內容加快處理效率
互動性強
解說:紙媒時代,作者與用戶的互動性幾乎為零,而新媒體時代,信息從單向傳播變成雙向互動性傳播,作者能直接收到用戶對于文章的反應;
應對:
1)引導和維護互動。如點贊、評論、投票、回復關鍵詞、后臺互動、線上線下活動等。且互動一定是雙向的,你要在所有互動環節里及時給予用戶反饋;
2)根據互動反饋調整工作。在互動服務的過程中不斷的感知用戶、了解用戶,最終優化我們的服務。
隨機性強
解說:傳統媒體時代,人們買書、買雜志時往往帶著特定的閱讀需求,而新媒體時代的用戶閱讀習慣是隨機的、無目的性的,人們更多的是漫無目的刷刷刷。
應對:用戶的閱讀目的性不強,就是爭奪用戶注意力和時間的時候,你要給用戶停下來看你的理由。你的選題要投其所、標題要足夠抓人、半秒鐘鎖定注意力、文章開頭要吸引人往下讀。
碎片閱讀
解說:紙媒時代人們的閱讀狀態相對靜止,人們可能在書桌前、沙發上、圖書館、公司、學校里等,而如今的閱讀環境發生很大變化,從沙發式、系統式長閱讀到移動式、碎片化閱讀的轉變,并且用戶的注意力隨時會被轉移。
應對:從閱讀體驗入手。
1)排版。要美、要簡潔、要圖文并茂、要看得舒服,減少用戶壓力;
2)流暢度。文字的流暢度關系到文章的讀完率;
3)邏輯性。邏輯是一種力量,能加強對用戶注意力的鎖定;
4)圖頻并茂。多樣化的呈現形式勾住用戶興趣;
5)不要廢話。文章的信息量和信息密度要有保證,去掉無用的廢話和無用信息。
眾媒時代
解說:這是一個人人皆媒體的時代,其最大特點是:生產者眾,傳播者眾。每個人都能成為內容的生產者,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小媒體,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內容的傳播者。
應對:
1)讓用戶參與你的內容生產。比如學習迷蒙、新世相,大量內容都是用戶生產出來的,你只需為用戶提供選題和內容規范,最后再完成篩選、整理和加工;
2)讓用戶參與你的內容芬達。鼓勵用戶分發內容,如今一個普通用戶的好友可能都有上千人,你的內容更多的被用戶轉發才可能會像新世相哪有在社交媒體上刷屏。
社交屬性
解說:不社交,無媒體。沒有社交屬性的內容,幾乎無法被傳播和交換。內容充當一種“社交幣”,承擔一種社交功能。你發的不是你想發的,你展示的不是真實的你,而是你想塑造成的那個你。你分享的不僅是你覺得有趣的有用的,而是你覺得大家會感興趣的、用的上的。
應對:為你的內容注入社交屬性。你的內容要能夠幫助用戶表達觀點、展示自我、尋找談資、幫助別人等。如果你的文章能被用戶當做“社交幣”來使用,你的文章一定能在朋友圈被廣泛傳播,你充分了解了用戶的社交需求后,你就掌握了傳播的秘密。
以上就是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6大特點,以及如何應對。之后會有針對性地分享具體的干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