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大灣區價投俱樂部
涪陵榨菜分析框架從三個層次最底層依次展開
1值錢商業模式很值錢
2賺錢行業及財務指標分析驗證公司很賺錢主流分析集中在這個層面
3值多少錢估值和市值持續的上漲
市面上的分析大部分集中在賺錢和值多少錢或估值上很少去深入分析值錢這一層次的不要以為讀懂財報就弄看懂一家公司如果沒有深刻理解第一層次在第二層次和第三層次的分析都容易出錯
賺錢的公司未必值錢例子原加多寶值錢賣王老吉很賺錢但是公司不值錢在中國大陸代理瑞士軍刀代理金利來的公司也很賺錢但是也不值錢
所以分析商業模式是否值錢是第一位
涪陵榨菜很多人都認為商業模式很簡單如果簡單你也開一家榨菜廠賣一下榨菜試試看
其實真的不簡單
涪陵榨菜的商業模式分析用一個大寫的字母X來表示左側上游不同的農民大面積的種植最后要匯集到涪陵榨菜右側下游涪陵榨菜生產好的成品要大面積發散開銷售到全國及世界要不斷的下沉到縣或村故而用x來形容榨菜的模式
涪陵榨菜在整個價值鏈的核心點位置核心的原因在于烏江這一品牌品牌的核心在于烏江是榨菜領域的冠軍涪陵榨菜也是榨菜行業品類第一品牌第一和品類第一相統一
榨菜從青菜頭種植到加工再到銷售渠道最后到客戶的餐桌上整個產業流程涪陵榨菜是輕資產模式最賺錢價值量最高;而上游和下游都是重資產模式價值含量最低
原因1都要占用大量土地資產或門店2都要提前支出很高的成本才有回報3時間周期長上游種植一般需要5個月才能收獲下游的零售渠道去庫存也要長短不同的周期4上下游的交易對手實力都很弱上游農民下游零售商和顧客店大欺客客即交易對手5利潤率最低風險也最大上游農業最不賺錢風險最大例子獐子島武昌魚最早的藍田股份等下游零售業也是利潤率非常薄的行業凈利潤率5%都燒高香了可以參見上市公司蘇寧易購和永輝超市的凈利率
反面例子1手機的產業鏈手機廠商上游是得罪不起的主上游有很強的定價力上游擁有專利則擁有最賺錢的位置2工程承包商水處理等下游是得罪不起的主需要墊資等等
涪陵榨菜這個模式的關鍵點1不能自建下游也不能自建上游因為一旦自建就會變成重資產就會拉低利潤和增加風險2變種模式對上游是公司加農戶對下游是可以采用加盟3這也是我不看好周黑鴨看好絕味的原因
涪陵榨菜的價值含量最高在于1不用占用大量的土地集約化生產2不用占用大量的資金預支低品牌在所以上游采購信用在不怕材料不供貨應收低負債率低3時間周期短加工后立馬賣出去4相對于上下游交易對手實力最強因為定價能力最強5利潤率最高風險最小
如果你認為講到這里就講到了核心那你錯了
這個模式還有一個最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杠桿或曰信用
涪陵榨菜和消費者的交易關系分解涪陵榨菜賣出一包或幾包榨菜給消費者得到錢后那么這個交易就Close了但是榨菜在消費者哪里才剛剛Start一般來說這個榨菜會滯留幾天才吃完
對于榨菜來說貨出去錢進來資產周轉利潤提前實現和鎖定對消費者來說錢變貨可能吃掉也有可能過期可能沒吃完可能扔掉等等情況變的非常復雜但是錢是肯定花出去了
這種模式也叫這預存卡消費模式如果還難理解舉例說明
1理發店給你賣卡200元10次先交錢200元半月理發一次消費一次結束后實際是理發店在借消費者剩下沒消費的錢理發店變相的借錢擴張這就是信用和杠桿
2日化企業洗衣液或洗發水公司給你賣50元一瓶洗發水或洗衣液消費者每天擠出一點洗發水或洗衣液用實際也是變相的杠桿只是庫存到了消費者家里
3教育培訓學而思或新東方的物理或英語培訓先交半年或一年的錢再上課實際也是借消費者的錢
4白酒公司把一瓶茅臺賣給客戶客戶一點點的喝酒
5兒童奶粉或咖啡是不是
6醫藥是不是
7可口可樂是不是
這種模式如散文一樣形散而神不散
這種模式下產品或服務的客戶越多賣的越多借錢越多利潤率也就越高比如理發店賣的卡越多借錢越多
規模是這個模式的核心可惜理發店的輻射半徑太小也可惜理發店是租房子的租金成本太貴更可惜理發店或健身房有時候經營不善還容易跑路所以理發店是重資產的模式上市太難了
茅臺伊利也基本是這種模式
小發現學而思藍月亮江小白海天味業等相同的預存卡消費類型的商業模式他們都有一家同樣的投資機構是誰呢猜一猜
以上消費品還是永遠的復購率很高的行業比如日用消費
所以說涪陵榨菜的這種模式是非常非常的值錢的
既然涪陵榨菜很值錢和也很賺錢但是涪陵榨菜現在就沒問題了嗎
榨菜目前的困惑:品牌延伸還是品牌管理并購
品牌延伸品類擴張榨菜海帶蘿卜品牌都是烏江
品牌管理烏江和惠通
模式一海天一個品牌耗油醬油黃豆醬做的風生水起伊利也是一個品牌1000個以上的品類
模式二雀巢雀巢太太樂N多品牌五糧液五糧醇金六福N多品牌格力格力大松晶弘可口可樂可樂雪碧芬達N多品牌
海天老總說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世人皆知第二第三是誰世人皆懵逼
無論品牌還是品類必須是第一名海天在醬油品牌第一耗油也是品類第一
榨菜2014年開始品牌延伸2015年開始并購惠通進入下飯菜領域還有三次并購都是失敗其實沒必要
涪陵榨菜現在有點凌亂和糾結到底是烏江品牌延伸還是品牌管理呢目前看品牌管理并不順利因為惠通的牌子不行品牌不是第一品類也不是第一銷售肯定不行下不去貨從2016-2018年開始惠通的收入占比并沒啥變化戰略的凌亂導致了品類擴張或曰品牌延伸的收入占比也變化不大顯然也就是榨菜的品類擴張和品牌管理沖突了
榨菜的烏江牌雖然品牌故事始于榨菜但是品牌內涵是否應該進行品類擴張到蘿卜海帶等真的需要管理層與時俱進學習一下海天伊利等商業戰略非常成功的公司
好在榨菜的提價掩蓋了這個小矛盾
榨菜的正確道路就是學習海天品牌延伸用品牌第一來做品類第一
當然品牌延伸也會存在失敗可能比如茅臺酒飛天很牛還做了茅臺啤酒茅臺紅酒等并未打響現在又在試探品牌管理推出華茅能成功嗎不得而知
最后提價的問題簡直不是問題只要貨幣持續印刷漲價應該不是問題這個都沒必要討論看看M2的增速就行榨菜的漲價真的都算漲的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