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可降低摔跌和骨折等與肌肉減少和身體虛弱相關的不良后果,對保持健康、預防疾病有,提高生活質量,益壽延年,均有很大的幫助。本刊也曾談過老年人的運動問題(見2021年7月30日微信公眾號《如何讓運動“留住”肌肉?》
老年肌少癥 | 如何讓運動“留住”肌肉?)。
國際衰弱和肌肉減少癥研究會議工作組(ICFSR)于2021年組織專家,起草并發布了《國際老年人運動建議》,專門就老年人群的運動和/或身體活動類型提出了相應的意見和建議。其中最大的亮點是,就不同疾病,如糖尿病,精神疾病,肌少癥、衰弱、認知障礙等綜合性疾病分別提出了運動建議。本刊編輯部特摘編部分內容,以茲分享。
1總體原則
運動要有多樣性,包括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和平衡訓練。
在制定運動方案時,應量力而行,適時調整。
應考慮到運動的先后次序,從單一運動開始,循序漸進,逐步增加更多運動方式及難度。
為了幫助老人堅持運動,應考慮老人的運動類型喜好。
表1老年人最佳抗衰老和維持功能能力的運動建議
2 不同運動類型2.1抗阻訓練可提升肌肉力量、爆發力、耐力及最大攝氧能力。建議進行1—3組/d抗阻訓練,如臥推、深蹲、屈伸膝練習等,還可以通過調整鍛煉姿勢、單側或雙側練習等,找到適合自身的運動強度。每個動作重復8—12次為一組,兩組間休息3min。每周進行2—3 d的訓練。抗阻訓練速度應從慢速過度到中等速度;由低強度開始漸進式加強,即從游刃有余逐步增加負荷至略感困難。2.2有氧訓練
可改善心肺功能。
建議選擇3—7d/周,運動20—60 min/d。運動過程中,心率最好保持在最大心率(220—年齡)的55%—70%,即中等強度。直觀感受是,運動過程中可以說話,但無法唱歌。有氧運動方式多種多樣,如跳舞、騎自行車、徒步、慢跑/長跑、游泳、爬樓梯等,有能力的老人還可嘗試改變步速和方向行走、高臺階跨步等運動方式,但要注意安全。
沒有運動基礎的老人,可從每次5—10 min開始,逐漸增加到15—30 min。如果正在服用降壓藥或佩戴起搏器,應在醫生指導下,視老人身體狀況確定運動時長、強度。
2.3平衡訓練
共識建議平衡能力差的老人先練好平衡,再進行有氧運動,以保證安全。
在最大承受范圍內,老人每次應做1—2組平衡訓練,每組包括4—10種靜態或動態姿勢平衡練習,比如太極拳、站式瑜伽或芭蕾動作、直線行走、單腿站立、跨過物體、緩慢上下爬梯、轉體運動、原地踮腳站立、在柔軟的表面(如泡沫墊)上行走、在移動車輛(如公共汽車或火車)上保持平衡等。
參考文獻Izquierdo M, Merchant RA, Morley JE, et al. International Exercise Recommendations in Older Adults (ICFSR): Expert Consensus Guidelines. J NutrHealth Aging. 2021;25(7):824-853.
“學術+資本+市場”三者有機結合,為專業學術尋求市場化的落地、為創新項目尋找應用場景與資本支持、為長者服務基地提供更好的服務與產品,幫助提升長者生活質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