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春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女書法家委員會副主任,陜西省書協常務副主席,陜西省青年書協主席;北京大學訪問學者、長安大學兼職教授,陜西師范大學書法藝術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西北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政協陜西省委委員,陜西省文史館研究員。
書中歲月,
字里春秋
又是一年忙忙碌碌。人生已過半百,回頭卻不見腳印鑿鑿,像是雪里來客,迷迷茫茫紛紛揚揚的大雪掩蓋來路,站在人生的中段,向前看一片茫然,向后看茫然一片。在急匆匆趕路的人流中也趕著自己的路,并不在意孤獨、寂寞,也還享受這寂寞和孤獨。依舊和孩提時一樣歡天喜地地愛著這雪天,愛著雪天里的紅梅翠竹、沃野群山。
年底的回顧,每年都做做樣子,很深沉很有意味地回望一眼,接下來卻依舊走著自己的老路。在這條路上用功地讀書寫字,也用心地喝茶賞花,過自己的平常生活。二〇一八,新書又買了一墻,攤開了的幾本還沒讀完,其余嶄新得像舊時沒揭蓋頭的小新娘,迎進門還沒顧得上瞧一眼;練字的廢紙噴了水踩實后卷起扔了無數卷,堆起來要成了小山,留下來的也沒幾張可意。
書法,需要在與其相關,或看似非關、無用的領域多維度、終生持續的學習。說到這里,想起年末參加的全國第六屆婦女書法篆刻展評審,有些感想:
主辦方中書協準備工作充分,組織紀律嚴明,規程細則完善,機制科學合理,操作流程高效。承辦方組織有序,服務到位。以此保證了評審工作的公正、公開、公平,以及對每一位作者的高度負責和愛護。評審環節的設計和流程的環環緊扣,最大程度地兼顧到每一幅作品被不同的評委過目,審讀之后簽名備案,由審讀人講述審出問題作品的原由并集體評議,最終集體打分確定是否入選等等,都體現出中書協評審規則的愈加科學、完善、成熟,以及為書法事業的健康發展并愛護每一位作者的良苦用心。尤其本次對于女性作者們,主任、評委們都懷著“憐香惜玉”的情態,倍加悉心。但有限的入展數量,也讓人無奈。
評審別人的作品,其實也是在評自己。投稿作品數量大,每一幅作品的審視時間有限,對評委的綜合審美、書體涉獵和創作能力、文學文字功力,乃至精力、體力等都是一個考驗。所以要不斷加強自身書法功力的錘煉和人文素養的全面提升,才能更好地勝任評審工作,不負別人,也不負自己。得句曰:
援筆書心豈燕鶯,披星戴月硯田耕。
良苗莠草分高下,不負深衷慰此行。
要說的是,在本次評審審讀環節,有一幅自作散文的小行書雙條幅接裱作品,書寫流美,半文半白,文辭清雅,就留了意打算在之后的環節里提出。但提作品時手腳慢了一拍,找不到它了,估計被別的評委提走了。遂轉而拈出另一幅作品:一是因了它的氣息清新,有女性特有的溫雅;一是作品本身所反映出本次評審中發現的一個現象,需要拿出來說說。
每次書法展覽,都會有大量的小行書以各種面目的大幅作品出現,整紙立軸、長條立軸、冊頁、分成多塊的組合作品等等,文字內容冗長,不易促讀,在以應展為目的的創作中太刻意地制作“視覺沖擊”。提出的這幅作品在龐雜堆疊如小山的來稿中入選,并不偶然:篇幅短小,正文大約長五十厘米,寬八十厘米,泥金紙,不過分修飾設色,有手札特有的韻味。顏體小行書干凈利落,章法爽俊疏朗,書寫自然,氣息清新。額頭釋文以《宣示表》意味的小楷顯示,正方形的塊面與正文長方形塊面比例協調,以簡書題點“×××墨痕”,位置得當,映顯古趣。雖顯稚拙,卻讓人耳目一新,偶一觀之,“心目間覺灑灑空靈”。此為優點(注:此作非本人審讀)。在本次評審過程中多次出現的一個現象,此幅作品亦出現同樣的問題:節錄段落隨意,不能獨立成文;無故斷行另起(此幅內容為節錄《宣和書譜》有關顏真卿一節)。有多幅作品書寫、章法尚可,但隨意節錄、集錄古文古詩詞內容的作品,內容不完整、不成篇章或不知所云,書寫中只為所謂章法謀而無由隨意斷行另起。
眼下書法學習的資料卷帙浩繁,萬簽插架,唾手可得的紙媒、網媒、電視、手機等各樣傳播途徑關于書法的視頻、文章、糾紛、討論多如牛毛,各樣學習教育心得體會、訣竅,獨家秘笈,各種立場見地的學術文章,各種級別、特色的培訓、大小展覽,百花齊放,如潮如汐。在這樣的大潮中,要把穩自己的舵,需要力量和方向。竊以為書法藝術是人文藝術,并非單純的視覺藝術,加強書寫背后的人文素養,與書寫功力的累積同樣重要,它決定了航程中你力量的大小和方向的正誤,決定了你能走多遠多高。書寫內容的選擇、章法謀篇等都表達出個人的修養和審美,無論自作詩文還是選錄古代詩文,需要雅正、渾全、圓成。內容獨立成文,書寫汲古開新,文書并美,相映成趣,才能讓自己從應展“選手”的隊伍中,過渡到“書家”的行列。來稿中還有部分大字作品,有不少筆畫、結體、章法顯鼓弩勉強,追求雄強卻失之造作。書法是集中顯示個人書法功力、學養內涵和性情的傳統藝術,書家也并不分性別,只以心性、情懷、境界見諸筆端,女性中也有性格雄豪強盛的,但如若非此個性,筆下功夫又欠力量,勉力下筆追摹,會愈顯薄弱。回顧此事,寫來與所有女性書法愛好者共勉。
書中歲月,字里春秋。書法是個慢活兒,也是個細活兒,更是含容博厚、泛顯個人精神氣象的極其抽象的人文藝術,需要天賦,需要勤勉,需要頤養,作品隨著學養、見識、境界、人品等全面素質的提升而可觀,并逐漸有所接近更高的品級。澄懷味象,自然而然,寫到生時是熟時,慢慢把這手里的活兒養得珠圓玉潤,人書俱老,為吾所求。
作品欣賞
行書杜甫《客至》小品
行書張道洽《詠梅》橫幅
行書杜牧《江南春》絕句
行書題畫詩條幅
行書李白《少年行》條幅
行書《綿世振家》七言聯
行書自作詩二首橫幅
行書戴叔倫《蘭溪棹歌》斗方
行書錄石濤詩數首中堂
行書鄭板橋題蘭詩三首中堂
行書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橫幅
行書自作詩斗方
行書錄題蘭詩數首橫幅
行書沈周詩二首橫幅
原載《書法》雜志201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