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石渠寶笈》主編畫的金陵行宮,乾隆皇帝寫了20首詩來點贊!|畫事

每個收藏家都想收好東西,可是如果你把天下的好東西都收得差不多了,會不會有點無聊?


這種煩惱不是每個人都有的,但是乾隆皇帝的確有。


清朝康乾盛世一百多年,三代帝王都愛好收藏,成千上百的名跡,通過不同渠道,萬流歸宗,匯聚于皇家禁地。當時已知的傳世名畫和本朝最好的名家之作,基本上都在這里了,接下來他該干什么呢?


從明代起,刊刻出版技術(shù)已經(jīng)成熟發(fā)達,比較成系統(tǒng)的收藏家都會把自己收藏的東西做成一本書,這個做法一直流傳到今天,乾隆皇帝自然也不能免俗,但是他是皇帝,這個收藏集也自然要天下第一。

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二月初十,皇上的一道圣旨《<石渠寶笈>初編上諭》開啟了清宮藏畫著錄工程的序幕。沒錯,乾隆皇帝的收藏集就叫做《石渠寶笈》。


紫禁城里并沒有一個叫作'石渠'的建筑,這名字是從漢代借來的。

漢高祖劉邦是個混混,最初并不懂得文化的重要,但他的宰相蕭何告訴他:治理天下沒有文化不行。于是漢朝建立之后,便在長安皇宮內(nèi)修建天祿閣和石渠閣,以保存這些檔案文獻。

其中'石渠閣'建在皇宮里一條流水的石渠旁邊,因此而得名。當時這里既是存放檔案的庫房,又是修史著書和學術(shù)交流的場所。到了后人回望漢朝,'石渠閣'和'天祿閣'便成了皇家藏書之所的代名詞。


乾隆帝生性好古,更喜歡風雅,他的收藏便借了漢代這兩閣的名字。'天祿琳瑯'是皇帝藏書的地方,而'石渠寶笈'沒有這個地方,是個書名。因為畫畢竟是要懸掛觀賞的,所以在乾隆時期,清宮的書畫分散在各處,并沒有一個固定的庫房來儲藏。乾清宮、養(yǎng)心殿、三希堂、御書房都有書畫,避暑山莊、圓明園也有收藏存放之所。但是都要造冊登記,就記在《石渠寶笈》里。

如果書畫界有一本《圣經(jīng)》的話,毫無疑問就是《石渠寶笈》。“我這件東西在石渠里,八璽全。”這句話說出來都很牛氣。

作為書畫著錄史上的集大成者,《石渠寶笈》正續(xù)三編共收錄作品7757件,匯集了清朝皇家收藏鼎盛時期的所有作品。乾隆朝以前的頂級書畫,從《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五牛圖》到康乾時期宮廷畫家的代表作,基本上都在《石渠寶笈》著錄。


但這些清宮收藏的書畫珍寶,被《石渠寶笈》收錄之后,又開始了各自不同的命運。經(jīng)歷過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八國聯(lián)軍陷北京、皇家存放書畫的延春閣失火種種劫難,后來溥儀出宮又帶走了大批書畫,因此存世畫作除了兩岸故宮和全球各大博物館之外,還有少部分失散于民間甚至海外。

有人做過統(tǒng)計,近二十年來,所有在拍場露過臉的《石渠寶笈》作品,不到300件。因此一旦有驗明正身的《石渠寶笈》著錄作品,必定會成為全場的焦點。


而這回華藝國際香港秋拍,非常幸運地,征集到了一件重要的《石渠寶笈》著錄作品,不光是乾隆皇帝的心愛之物,作者還是《石渠寶笈續(xù)編》的主編!

這就是董誥的《金陵十景圖冊》。

作者 董誥(1740~1818)尺寸 28.7×39.5cm×10
 創(chuàng)作年代 1775年作
估價 咨 詢 價
專場 翰墨歸宗 — 中國書畫
拍賣時間 2019-11-24
拍賣會 華藝國際(香港)2019秋季拍賣會
著錄:
1.《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合編》第六冊,P3008-3010,上海書店影印出版,1988年。
2.《萱暉堂書畫錄》二冊,畫208-209頁,1972年1月,香港萱暉堂。
3.《清高宗御制詩集》四集卷之二十九,頁三十至三十一,故宮珍本叢刊第561冊,《清高宗御制詩》第十二冊p33-34,故宮博物院編,海南出版社出版,2000年。
4.《清高宗御制詩集》四集卷之七十二,頁二二至二四,故宮珍本叢刊第562冊,《清高宗御制詩》第十三冊p303-304,故宮博物院編,海南出版社出版,2000年。
鈐印:「臣誥」
藏印:「乾隆御覽之寶」(2次)、「乾隆鑒賞」、「宜子孫」、「三希堂精鑒璽」、「石渠寶笈」、「石渠定鑒」、「寶笈重編」、「樂壽堂鑒藏寶」、「寧壽宮續(xù)入石渠寶笈」「雙宋樓」、「程伯奮珍藏印」、「伯奮珍賞」、「可庵庚子五十之后所得名跡」
題識:1.棲霞山。2.玲峰池。3.紫峰閣。4.萬松山房。5.天開巖。6.幽居庵。7.迭浪崖。8.珍珠泉。9.彩虹明鏡。10.德云庵。臣董誥敬繪。
題跋:乾隆帝御筆雙題20處,一題于乙末初夏,一題于庚子暮春,跋文略。


“畫二代”+“官二代”:董誥

姓董的好像跟山水特別有緣分,五代時候出了大宗師董源,明朝有南宗文人畫的教主董其昌,乾隆時期又有了擅長山水的詞臣畫家大董小董。大董就是董邦達,乾隆皇帝把董邦達看作論畫的無間知己,才子紀曉嵐和2018年拍場最紅的清代畫家錢維城都是大董的學生。而小董呢,就是董邦達的長子董誥。

董誥既是畫二代,又是官二代,雖然是二代,卻全憑自己天賦和努力出頭。他24歲考進士,一下子考了個探花(第三名),乾隆怕他太驕傲,改成了第四名。

他的仕途相當順利,歷任禮、工、戶、吏、刑各部侍郎和戶部尚書(財政部長),后來一直做到了大學士、上書房總師傅,在最核心的權(quán)力機構(gòu)軍機處當差四十多年,堪稱資深重臣。

董誥最厲害的是,能文能武,在平定臺灣、廓爾喀兩次戰(zhàn)役中立下大功,因此乾隆親自給他的畫像寫贊,入選紫光閣功臣像。

更難得的是,董誥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后來還協(xié)助嘉慶皇帝,拿下了大老虎和珅!

乾隆帝《御制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之 董誥

你能想象嗎,一個平定臺灣的大臣,除了治國理政之外,畫還畫的那么好!當然這也是因為,董誥另一個重要身份是詞臣畫家。

我們說過,詞臣畫家和宮廷畫師一樣,都主要為皇帝服務(wù)。但是二者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宮廷畫師按皇帝意圖作畫,地位和宮廷里的工匠差不多。而詞臣有很多一二品大員,他們的主要職責是當官,創(chuàng)作書畫,唱和詩詞只是副業(yè)。

在乾隆時期,詞臣書畫家們不僅用自身的創(chuàng)作來服務(wù)帝王,還幫助皇帝鑒賞書畫、整理古籍、考證青銅器、摹法帖刻、編纂圖書等,實際上就是皇帝的一套文化班子。

董邦達和他的學生錢維城、兒子董誥這幾位,是詞臣畫家的領(lǐng)軍人物。《清代畫史增編》對董誥的評價是“稟承家學,山水絕倫”,他的山水在承接父親董邦達的基礎(chǔ)上,兼學元朝以來的大家,尤其善學黃公望和王蒙,既有皇家的雍容氣象,又有文人畫的雅趣,在當時受到廣泛推崇。

董誥去世的時候,嘉慶皇帝親臨祭奠,御制哀詩中說他:只有文章傳子侄,絕無貨幣置田莊。既是對董誥人品的贊揚,也是對他才華的肯定。

《金陵十景圖冊》:皇帝最喜愛的棲霞行宮

乾隆四十年(1775年),36歲的董誥剛從江寧(南京)辦事回來,就接到乾隆皇帝的任務(wù):既然你剛從南京回來,就畫兩本金陵風光的冊頁給朕看看吧!乾隆心想,朕去不了南京旅游,看看畫總可以吧。

他給了兩個命題,其中一本是南京的名勝古跡,另一本是南京棲霞山的十景。為什么棲霞山要單畫一冊呢,因為這地方是乾隆南巡的棲霞行宮所在,也是皇帝的最愛。

——連電視《如懿傳》里都說“這江寧行宮在棲霞山上,比起西湖行宮,別有秀美之景。”

根據(jù)史料記載,棲霞行宮是時任兩江總督尹繼善及其地方官員、兩淮鹽商前后花了6年時間才建造而成。

乾隆六次南巡,除了第一次來的時候行宮還沒有修好,其余五次都住在棲霞山行宮,先后留下一百多篇詩文、五十多件匾額及對聯(lián),并且把棲霞行宮和玲峰池等景點御封為“棲霞十景”,可見皇帝對棲霞山的喜愛。

  第一開 棲霞山全景  


畫皇帝最愛的景色,董誥自然格外用心。第一開的開篇之作,就展現(xiàn)了棲霞山的全景風光。

棲霞山有三峰:主峰鳳翔峰,東邊是龍山,西邊是虎山,整個山勢看起來又像一把太師椅,可以依靠,從風水角度來看,作為皇帝行宮是很適宜的。
乾隆把棲霞山譽為“第一金陵明秀山”。只見這山雄峙長江南岸,漫山蒼翠,古剎和行宮在山巒環(huán)抱之中,大江東去,意境遼闊,氣象萬千,的確是既明又秀。

  第二開 玲峰池  

第二開的“玲峰池”位于棲霞山中峰腰間,畫上峰巒起伏,樹木蔥郁,亭閣佇立,用大片留白表現(xiàn)煙嵐縹緲,非常仙氣。

  第三開 紫峰閣  

第三開的“紫峰閣”位于棲霞山中峰。石壁間的山泉飛瀉,小橋流水,岸邊寺廟屋舍林立,雜樹翠竹互映。


南京人說:“春牛首,秋棲霞”。棲霞山的紅葉一直是南京最美的秋色,其實也不是全紅,而是在蒼翠之中點綴深紅淺黃,顯得更為突出,很有生氣。董誥筆下的這開,跟實景也非常神似。
棲霞山的秋色

  第四開 萬松山房  


第四開“萬松山房”位于主峰的半山腰,是棲霞山“最為幽勝”的景致。多數(shù)畫家喜歡用極簡、空白手法表現(xiàn)幽靜,而董誥知道乾隆的喜好,特意把畫面畫的滿,但是用色和構(gòu)圖和諧。一打開畫面,就有山風吹過,萬壑松濤的氣息。

  第五開 天開巖  


第五開“天開巖”,周圍巖石突兀奇峭,宛若天開一線,故而得名。
墨色層層皴染,層次豐富又不顯得臟亂,有王原祁的筆法特點。

  第六開   幽居庵  

第六開“幽居庵”,幾間小庵,周圍蒼松翠竹掩映,山泉淙淙流淌,宛若世外仙境。

根據(jù)袁枚《隨園詩話》記載:棲霞山幽居庵、紫峰閣等景點的修造非常不容易,門前的奇峰怪石,“皆從地底搜出,刷沙去土,至三四丈深。”

這景的形成也像董誥的畫,看似自然天成,實際上布局構(gòu)思都是畫了大工夫。

  第七開   疊浪崖  

第七開“疊浪崖”,只見山崖巖石層層堆疊,呈高低起伏之狀,遠遠望去如大海潮汐,波瀾萬疊,所以叫做“疊浪崖”。

  第八開   珍珠泉  

第八開“珍珠泉”,位于棲霞山桃花澗旁。珍珠泉是棲霞山諸泉之首,也是“金陵二十四名泉”之一,但見泉自石間涌出,歷澗而下,白珠點點上浮,像珍珠一樣晶瑩可玩。

乾隆喜歡清泉、奇石,這里都具備,所以他對棲霞山青睞有加是有道理的。

  第九開   彩虹明鏡  


第九開“彩虹明鏡”,是兩江總督尹繼善專門為迎接皇上南巡而造的景觀。把桃花澗水蓄成一個平湖,湖邊有亭臺怪石,間以扶欄曲橋相連。

幾縷楊柳輕拂,一泓明鏡清幽,為山色平添了幾許靈秀之氣。董誥也很好地表現(xiàn)了這種地勢和風貌。

  第十開   德云庵  

第十開“德云庵”臨近桃花澗,澗水潺潺而過。面前一片古松林,飛翠盤空,參云翳日,紅葉倒映于清溪之中,非常有動感。

留白也是恰到好處,一下子把沉郁的山色激活起來,顯得既深沉又明秀。


這些景色的私人訂制,其實就相當于今天朋友去旅行,你幫我拍個照看看那邊啥樣子,啥景色,是為了滿足皇帝想要出門旅游但又去不了的焦急。
所以這種畫必須要寫實,否則看的不知道是哪里,但是又不能太寫實,在水墨這種載體里就會顯得很死板,藝術(shù)水平很低下,也要挨訓斥。就像一幅好的攝影作品,也要反應(yīng)現(xiàn)實,也要體現(xiàn)攝影師的構(gòu)思。

比起能夠自由揮發(fā)的民間畫家,詞臣畫家面對的問題難多了,所以也不是人人都能畫好這樣的題材。

所以,同樣是皇帝的私人訂制,這些書畫作品的境遇也不一樣。有些可能連展開的機會都沒有;有些看過之后就留在行宮、寺廟中或者賞賜臣工;有些則是備受欣賞,反復(fù)吟詠,還跟著皇帝到處去旅行。
比如第一次南巡之前,乾隆讓董誥的爸爸董邦達畫了《西湖十景圖》,以便南巡時親自感受久聞的西湖之美,印證實境與畫境。

董邦達《西湖十景》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對于兒子董誥這部棲霞山十景冊頁,乾隆也是非常喜歡,從他雙題二十處就可以看出來了。他第一次是在每一開畫作上都親筆題詩。五年之后,也就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第五次南巡來到江寧棲霞山行宮,又把這本冊頁對照實景,在每一開畫作上又各自題詩。

每一幅都有乾隆御筆雙題的冊頁,在清宮舊藏里也是不多的。也可見皇帝對這本冊頁的喜愛。

石渠收編,流傳有序,著錄累累


乾隆五十六年,皇帝命王杰、董誥、彭元瑞等人編撰《石渠寶笈續(xù)編》,收錄《正編》未錄和臣工們新近敬獻的作品。

這部棲霞山十景冊頁和另一部江寧十景冊頁都被收錄《石渠寶笈續(xù)編》,以套冊的總名《江東擷秀圖》著錄。所有的題跋詩文與著錄都完全一致。
三希堂精鑒璽、 石渠寶笈、石渠定鑒、寶笈重編、 樂壽堂鑒藏寶、 寧壽宮續(xù)入石渠寶笈,這些收藏印鑒都和兩岸故宮所藏《石渠寶笈》著錄標準件能夠嚴絲合縫地對上。
咸豐年間,棲霞行宮毀于清軍與太平軍的戰(zhàn)火,只剩下遺址,真是令人扼腕嘆息。如今要知曉當年盛景,只能從清宮舊藏畫卷中才能看到了。

棲霞山行宮遺址

而這件棲霞山《金陵十景冊頁》在近代流落到日本,有日本漢學家內(nèi)藤虎、吳昌碩的好友、書畫鑒定家長尾甲和收藏家程琦的題跋,也是流傳有序的佐證。

至于為何流入日本,我猜測多半是清朝覆滅之時,由清宮帶出到民間,然后賣給了當時在中國大肆購買藏品的日本收藏家。

經(jīng)歷百年之后,在香港出現(xiàn),惟愿其能回歸華夏。
日本漢學家內(nèi)藤虎題跋
吳昌碩的好友、書畫鑒定家長尾甲題跋
收藏家程琦的題跋
《石渠寶笈》的品牌價值!

最后我們來說說價值的部分。在華藝拍賣負責人的心中,這部山水冊是過億的拍品,過億總要有過億的理由。

我們知道,眼下《石渠寶笈》著錄的作品,即使尺幅很小或者名頭不大,也是輕松過千萬元。

比如華藝國際今年春拍上了一件乾隆時期書法家周興岱的《臨米芾五帖》,周興岱的作品之前上拍不多,但是這件東西是《石渠寶笈三編》著錄的,最后成交價格是1035萬。

9月份的日本小拍上,一件只有巴掌般大小的乾隆皇帝御筆,只有兩頁,幾乎無底價起拍,一路激烈競價到1.1億日元落槌,加上傭金的成交價超過了850萬人民幣。

而去年的西泠秋拍,一件清代宮廷畫家方琮《扁舟載鶴圖》,也因為是《石渠寶笈三編》著錄,結(jié)果從3.8萬人民幣起拍,一路拼到1840萬元成交!

由于千百年來的社會結(jié)構(gòu)和傳統(tǒng),中國人非常崇尚宮造和官造,這就是宮廷的魅力,在拍賣場上再次呈現(xiàn)。

石渠寶笈著錄的方琮《扁舟載鶴圖》
而《石渠寶笈》著錄的名家尖貨,直接億元起步!

比如中國古代繪畫里拍賣價格最高的兩件,南宋陳容《六龍圖》和任仁發(fā)《五王醉歸圖》,都是《石渠寶笈》著錄過的。

2017年拍場上有8件億元級古代書畫,其中5件都是《石渠寶笈》著錄的。

2018年最火的清代畫家錢維城,基本上拍的都是《石渠寶笈》著錄作品。


甚至同一個畫家的作品,是否入選《石渠寶笈》,有時價格會相差十倍以上。

“石渠”品牌憑什么這么貴?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保真。歷史著錄是判斷作品真?zhèn)蔚闹匾獦藴剩妒汅拧肥乔宄κr期的宮廷收藏,從藏家角度來看,有《石渠寶笈》托底,打眼的幾率要小得多。雖然歷史上《石渠寶笈》著錄作品也不乏贗品,但是主要是宋元以前的古畫,明清作品特別是乾隆本朝幾乎沒有贗品。更何況董誥自己就是《石渠寶笈續(xù)編》的主編之一,當然更不可能用假貨糊弄皇上。

其次,著錄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精品力作。比起贗品來,書畫的質(zhì)量是一個更困難的問題。根據(jù)蔣寶陵《墨林今話》記載,董誥晚年忙于公事,經(jīng)常讓門下弟子代筆,很少能見到他畫作的真面目。而這件《金陵十景圖冊》正當董誥36歲的盛年,又是皇帝私人訂制,自然是拼命用心,每一開都構(gòu)思精巧,筆墨雋永,設(shè)色清雅,既有元人山水的圓潤渾厚,又不乏明人山水的靈動文秀,遠不是普通應(yīng)酬之作和代筆可比。

三是代表了康乾盛世的主流審美特別是皇家美學。收藏往往有兩個體系,一是追皇家,二是追文人。

乾隆皇帝的瓷器審美經(jīng)常被大家吐槽,其實清宮的書畫審美觀還是非常正統(tǒng)的。在書法上,康熙雅好董其昌,乾隆專師趙孟頫,繪畫推崇從元四家到董其昌、四王的正統(tǒng)文人繪畫風格。

除此之外,又把江南文人畫趣味與追求富麗堂皇的宮廷趣味合而為一,這是“石渠”收藏“當代藝術(shù)”(清朝書畫)的主流。

而像董誥《金陵十景圖冊》這樣的作品,就是恰好符合了“清貴之氣”,既有文人的清雅,又有皇家的高貴。這本冊頁,不僅是《石渠寶笈》著錄,還是重要詞臣畫家的代表作品,又是乾隆皇帝雙題20次的心愛之物,幾乎達到了宮廷美學的極致,附加值又該有多高呢?


明天(11月16日)開始北京巡展

大家要記得去看吶~


曾在臺北巡展中亮相的拍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董誥典范巨制《金陵十景圖冊》
一函 | 朋友重然諾,況在君臣間——乾隆皇帝和董氏父子與西湖的情緣
董誥《萬有同春冊》考析
抓和珅,賜紫禁城騎馬,這個“太平宰相”為何如此不一般?
鄭孝胥《海藏樓詩》注譯24
南京棲霞古寺秋游記(5)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州市| 普兰县| 潍坊市| 清新县| 额敏县| 台中市| 鄂伦春自治旗| 农安县| 手游| 凌海市| 成安县| 张家口市| 布尔津县| 祁连县| 梅州市| 大悟县| 门头沟区| 兴义市| 万全县| 澄迈县| 平顺县| 漳平市| 乐都县| 湾仔区| 友谊县| 贵州省| 藁城市| 凤台县| 双桥区| 无极县| 巴彦县| 望城县| 措勤县| 新和县| 昌平区| 木兰县| 卢湾区| 寿阳县| 海安县| 安图县| 望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