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有過這種感覺:當你回顧自己度過的一周時感到消沉,因為你未能完成自身所期望的那么多工作。時間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你無法購買自身擁有之外的時間,而時鐘卻永不停息地滴答作響。
現在就如何提高效率,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幾點感悟:
(1)克服拖延,不要總是想著要做什么事,而是馬上著手去做!
(2)使用一個日程表,就計劃完成的事情按照重要性和時間緊迫性進行列表,每天結束時把所完成的事項做出標注。隨時跟蹤自己的進度。
(3)若是一項工作很繁復,可以把整件工作劃分為幾個獨立完成的部分,每個部分又分成多個容易解決的步驟,使工作變得有條理,方便自己著手進行。
(4)為每一個獨立步驟定下最后完成的期限,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要讓自己拖慢工作的進度。不拖慢的一個方法是你可以先粗略的撘起大框,有時間再更詳細的補充、完善、修整細節。
(5)工作過程中經常反省一下,有時候你會熟能生巧,找出更便捷的方法。
(6)用減少總時間推動效率提升。事實上,延長工作時間的方法常常只會降低我們的效率。試試相反的方法。只允許自己在辦公室待上5個小時,而那天剩下的時間不準自己再工作。肯定你能想象得到,我們的大腦把工作時間當成了稀罕物,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一旦你的大腦認識到工作時間很緊迫,你突然間就會變得極有效率。當你有緊迫的時間限制時,你通常總能找出完成工作的辦法。而當你有充裕時間時,很容易就變得效率低下。
持高效的好習慣,這個方法能讓你在最優化自己的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有充裕的時間去做生活中的其他事,譬如說體育鍛煉和個人愛好。
使用日程表是確保生產率最佳而不必增加工作時間的明智選擇。不過,日程表必須長期堅持使用,才能產生這些優勢。假如太長時間不用日程表,工作效率就會逐漸下降——因為你又恢復了那些無意識的浪費時間的習慣。你將如我一樣,發覺你對生產率的感受與你完成了多少實質性工作密切相關。當你感到自己的生產率低于想達到的目標,就利用日程表來提升你的意識和測量你的“效率比”,而后優化你的效率,直至工作效率恢復如初。
記錄日程是一種高效且無需什么努力就能做到的方法,而它的長期回報是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