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力,高效的系統思維》本書來自爾雅管理咨詢顧問公司的創始人王世民,以系統思維來應對職場、管理、生活中的各種復雜問題,系統思維是一種會讓你茅塞頓開,掌控全局的思維方式。
那么什么是系統思維呢?系統思維就是選擇、改善或構建“框架”,以更快速、更全面、更深入地系統思考的思維方式。也可以簡單的說,系統思維就是用“框架”來系統思考。
它的流程用一張圖表示為:
發現問題——界定問題
先來講個故事,小劉是一家大型跨國公司的基層員工,加入公司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工作還算順利。但是不久前,公司調了一個新領導,作為他的上司。但是小劉的上司不僅處處和小劉做對,甚至安排給他各種雜事,阻礙他的向上發展,小劉經常覺得自己就像個打雜的。從而萌生出想辭職的念頭。
小劉此時遇到的工作問題無非是和他上司的關系矛盾,首先想到的辭職不一定是最佳解決方案。這個時候,我們要“區分問題的初步解決方案和問題本身”,比如:
“辭職”就是小劉的初步解決方案,與其發愁辭職后的找工作問題,和面臨的沉沒成本,不如思考一下問題本身是什么。
這里介紹一種高效的方法——5why分析法,也就是對一個問題連續自問5個“為什么”,以發現根本原因。如為什么要辭職——與上司關系不好,為什么和上司關系不好——工作沒有……,為什么……
另外一個是5W2H1E法,就是自問what?(什么)who?(誰))where?(何處)when?(何時)why?(為什么)how?(如何做)how much?(預算)和effect(預期效果),此方法可以讓你從大局出發看待一個問題,從而不糾結在一個點上。
構建框架——解決問題
先來看看這2張圖,都是現在很火的思考工具:
思維導圖
邏輯樹
有沒有發現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從一個中心,或是一個目標出發,自上而下地進行有邏輯和層次的分解問題。
1.自上而下,選用框架
自上而下,選用框架,優勢有:問題分解簡單,思考速度快,框架完整容易,應用是就需要多積累框架,熟悉框架的應用場景。
我們生活中就有很多,現有的處理事情的框架,如:SWOT分析法、時間管理四象限、時間甘特圖法、康奈爾讀書筆記法……常用的框架,也有很多思維導圖工具。
商業管理中的常見框架:
除了自上而下,還有第二種:
2.自下而上,提煉框架
自下而上,提煉框架,有時可以用在沒有頭緒,或沒有現有的框架可以使用的情況下。優勢有:應用簡單,見效快,不受局限。應用時需要多練習,勤思考。
明晰關鍵
那么思維的框架和處理事情的計劃有了,但是我們沒有那么多的時間,或者是精力去完成所
有的事項該怎么辦?是否我們永遠都無法達到目標?
其實我們只要從少數重要的事項入手,因為多數的事項都是瑣碎的。這就是管理學著名的80/20定律(80/20法則)。重要和不重要的比例大約是2:8,我們應該按重要程度的順序出發,先做重要的那部分,剩下的不重要的看情況可以棄之不做。
解決問題——高效執行,檢查調整
想過沒有,為什么幾乎所有的公司都有考核機制,就像讀書的時候要單元考,期中考,期末考一樣。
PDCA循環圖:
PDCA中的Check部分就是對于自己就像設置考試一樣,每一小周期就設置一次小考試,一大周期就設置一次大考試,小考試推動大考試的發展,從而逐級提升,而考試和考核就是管理中的Check,就是整個PDCA中的“C”部分。
學習完了系統思維,是不是有些躍躍欲試了呢?趕快拿出那些以往頭疼的問題,試試使用系統思維來解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