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孟海,
書法名盛而略掩其篆刻之名。
然而,
作為中國書法篆刻大學(xué)教育的奠基人,
篆刻成就極高,
理論與創(chuàng)作都很牛。
他的《印學(xué)史》,
厘清了中國篆刻的2000年的脈絡(luò);
他的《蘭沙館印式》,
古璽、秦漢印、宋元印、明清流派印
……
各種風(fēng)格的印都有。
金石書畫錄集《印學(xué)史》的印學(xué)闡述,
和《蘭沙館印式》中的代表印風(fēng),
以理論與創(chuàng)作的直接對照,
展現(xiàn)沙孟海對篆刻藝術(shù)的態(tài)度與體悟。
01
古璽創(chuàng)作和印學(xué)闡述
哲老
丙子五月,文若刻于石頭。別寒瓊先生六年矣。
士猷
戊辰暮春,沙邨。
尹默八十后作
壬寅社集。尹默先生有水龍吟一闋紀(jì)其事,承以寫本見詒,鍥此申謝。孟海。
年開第七袠
年開第七袠,白香山詩句,孟海自用印。
康祥稽古
甲辰五月,刻奉彥沖兄臺是正。孟海。
律師魏炯
僧孚日錄:甲子四月十六日為魏伯楨刻篆牙印,文曰律師魏炯,必欲用律師字,便于公文書中施用,殊非古法,然此印乃頗精致。
沙文若信璽
手鈔六千卷樓
閬聲先生喜鈔校古籍,積六千卷, 因牓其樓。壬寅十一月,孟海試仙居石。
文若
以鼎卜文入印,丙寅十月自制。
僧孚日錄:丙寅十月十四日自刻文若二字朱文小璽。用龜甲文為之,片刻即成,尚有秀隱之致。
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
毛主席詩句。為遼寧省博物館制印。一九六四年九月沙孟海。
更世
刻寄更兒石島,孟海。
沙文若璽
癸卯自制。
秦康祥
彥沖小璽,孟海制,甲辰四月。
綽如
孟海。
僧孚日錄:乙丑三月十日為綽如刻象牙印,綽字之卓反文,見薛氏鐘鼎款識。
胡適之璽
丁亥十一月,孟海雪夜刻此。
褧兮
朱夫人字印。若。
詠霓
十三年十月十日。石荒。
僧孚日錄:甲子九月十二日刻詠霓二字牙印,頗工,牙質(zhì)亦好,然指節(jié)為之酸痛。
諸馴信璽
孟察從余問印半載,歲暮將別,為成是璽。乙丑,僧孚。
僧孚日錄:乙丑十二月十五日夜深刻孟察小印,又刻突文旁款,兩面用籀文亦別致。
都良
西湖梅花開時,刻奉都良老友正畫。癸卯,文若。
鄧拓激賞
庚子春日,孟海制。
金石刻畫臣能為
雷婆頭峰壽者
辛丑七月,為天壽道兄制此。雷婆頭峰在其舊鄉(xiāng)寧海。孟海記。
清
止?jié)壬t。文若。從靜從青為一字,恒軒說。
靜耦軒夫婦心賞之符
軒檻幽清,圖史臚陳。鎦樊仙侶,桓鮑令名。渺滄江之虹月,踐覆茶之忪惺。漢皋萍合,同慨新亭。海桑千劫,惟石不泯。戊寅五月,為耜園製。鄞沙文若孟海。
顧樹森璽
蔭老名璽。丙子夏夕,文若制于夜雨雷齋。
鼎煦
壬戌十月,薄游滬上,離群索居,蕭摵寡歡,朱君鄼卿頻相週存,感其盛意刻此贈之。若。
“三晉地區(qū)出土官印有兩大類:一是白文有邊的,都是官璽,文如‘平陰都司徒’。一是陽文小印,文如‘樂陰司寇’‘樂陰司成之璽’?!?/span>
“齊國地區(qū)出土官印中常有帶紀(jì)事的,有的文字很長,如陽黨官印,有‘易邑圣盟之璽’八個字。有的簡單,如‘齊立邦璽’。有標(biāo)準(zhǔn)量器專用的,如‘陳華右莫稟口毫釜’。”
“燕國官印中多作長條形,并加細(xì)長柄。如‘單佑都市王卩’?!?/span>
“戰(zhàn)國時期璽印,一類屬于‘物勒工名’,是手工業(yè)者專門打印在所制器物上的。齊國出的文字常很長,名氏之外包括籍貫(如‘右敀鄙尚華里季’),多正方形。燕下都出的文字簡單些(如“匋午”“匋攻昌”),多長條形。鄭州、洛陽等地出的文字更簡單,常只一、二字,方或圓形?!?/span>
春秋、戰(zhàn)國印,大小很不一樣,一般私印都小約1—2厘米見方。官印通常2—3厘米見方,也有大到7厘米見方的,如“日庚都萃車馬”朱文巨璽。它的形式,主要是方的,也有圓的,橢圓的,長方的,扁方的,長條形的,三角形的,矩形的……不勝枚舉。燕國官璽多長方形。齊國官璽方形上邊有小方形突出,世稱“上出”形。這是常見的異形璽。
——沙孟?!队W(xué)史》
02
秦印創(chuàng)作及理論闡述
夏承燾
孟澥篆刻,壬寅二月。
幼韓
石荒。
僧孚日錄:乙丑六月廿七日為小宋刻字印。
李冰
冰子女士屬。沙邨。
僧孚日錄:乙丑閏四月十七日刻李冰二字,擬秦印,亦好。
相思得志
乙丑四月初九夜三鼓坐而作。
僧孚日錄:乙丑四月八日古璽印語句絕離奇,有不可解者。常見吳缶廬摹相思四字與友人札牘,輙用之。夜漏三下,亦仿缶翁所為,頗神似也。
衣云女士
孟海擬朱文印之最古者。乙丑十二月晦,衣云同學(xué)屬刻。
僧孚日錄:乙丑十一月廿九日為衣云刻一印,子古云子思士朱文印,此乃朱文之最古者,非漢以后制度也。
逄先知印
馮幵之印
文若敬刻。
僧孚日錄:庚申九月為師作小印,亦朱文,效秦璽。
就字體看,秦統(tǒng)一中國后,把過去通行在各國的各種不同的字體做過一番整理統(tǒng)一工作,統(tǒng)一以后的文字名曰“小篆”。傳世小篆字體以泰山等幾處刻石為代表。民間通用度量衡器所刻詔書,也是小篆結(jié)構(gòu),但筆畫方折,是從篆入隸的過渡字體,世稱“秦隸”。這批有邊欄有界格的白文印,字體與以上兩者極為近似。秦書八體,“五曰摹印”,便是這一體。把秦代摹印篆與戰(zhàn)國以前各國文字特別是各國璽文相比較,差別很大,一望便可分辨。
就形制看,秦代官印已有一定的制度,不像戰(zhàn)國時代的官印大小相差懸殊,式樣變化很多,地方色彩相當(dāng)濃厚。其次,戰(zhàn)國時代白文璽,絕大多數(shù)有邊欄,有些已經(jīng)有界格,秦印由戰(zhàn)國印發(fā)展而來,仍舊保留邊欄,多用界格,也是很自然的。
傳世有邊欄的與既有邊欄又有界格的白文私印,有方形,有長方形,有圓形,數(shù)量也不少,金石學(xué)者統(tǒng)稱為“周秦印”。我們用“泠賢”兩印作標(biāo)準(zhǔn),認(rèn)為這批印確有一部分是秦印,也有一部分是戰(zhàn)國印與西漢初期印。
————沙孟?!队W(xué)史》
03
漢至南北朝印創(chuàng)作及理論闡述
丘遠(yuǎn)雄印
此刻有醖藉之趣。孟海。
于越瀕海之民
孟海急就。
千秋
僧孚日錄:乙丑六月十九日鄼卿來屬刻吉語印,即擬漢作千秋二字。
吳東初章
石荒擬漢官印。
僧孚日錄:丙寅十月二日刻吳東初兩印。
大司農(nóng)印
丁卯十二月,為山本先生擬漢泥封之完好者。孟澥制于春申。
弟德校讀
乙丑六月,歸自滬瀆,遇次布于郡中,出石屬刻,為遲一日行成之。文若。
僧孚日錄:乙丑六月十二日刻弟德校讀印,公阜謂類吳讓之。
張宗祥印章
冷僧先生高是。己亥九月,文若制。
朱鼎煦印
有漢銀印意。贊兄屬。戊辰二月。若。
朱鼎煦印
石荒為別宥放(仿)漢朱文。
李冰唯
孟海擬漢。丙寅十一月。
僧孚日錄:丙寅十一月十四日刻李冰唯、李依依兩印。一擬漢印,一擬古璽,皆稱意。依依,冰子雙名也。
沙邨唯印
巴山雨夜制此,孟公。古印用唯字,或曰吏職,史文闕載;或曰唯諾也,猶后世畫諾之意。后十七年癸卯三月記。
老沙為石
老沙為石,語見焦氏易林。石荒刻于杭州,時年六十三。此石張閬老舊贈。
背塵乃能合覺
擬漢將軍印,蕙風(fēng)先生教正。甲子十二月,后學(xué)沙文若。
僧孚日錄:甲子十二月七日況先生屬刻此六字,擬漢將軍印為之。
胡適之印章
適之先生噱存,朱家驊贈石,沙文若鐫文。
臨川雙清止?jié)?/span>
擬漢七字鑿印,刻奉止?jié)壬?。文若?/span>
葛暘唯印
吳公阜舊贈昌化石,夷父見索,即刻而轉(zhuǎn)貽之。文若。
僧孚日錄:乙丑閏四月十七日為夷父刻葛暘唯印白文四字。唯,諾也,漢人有此格。
蔡紆之印
歙四子治漢印如此。孟澥,丁卯二月。
僧孚日錄:丁卯二月十六日為宛頎刻一小印,擬歙四子仿漢之作,且甚愜意不費(fèi)時。
蔡紆印信
甲子秋日,鍥于海上明存閣。石荒記。
趙時棡印
叔孺師誨正。丙寅天中節(jié),文若。
僧孚日錄:丙寅正月初五刻叔孺先生名印。
鄞張辟方章
文若鑿。
僧孚日錄:乙丑七月五日辟方來屬刻名印,為擬漢五字鑿印,頗有神。
錢鴻范
參漢金意為箕傳大兄。文若,乙丑正月。
僧孚日錄:乙丑正月十四日夜刻錢箕傳朱文小印,絕精,自謂盡悲盦所能矣。
長樂
唐馮拱之封長樂縣公,長樂之稱,固不自五朝元老始也。馮先生命放(仿)漢印并記其言于此。乙丑七月,沙文若。
僧孚日錄:乙丑七月二日刻長樂二字,為師作也。
韓競私印
蘭沙獷率之作,不堪為登葊用也。戊辰四月。
愿與梅花共百年
孟海擬漢鑿印。戊辰十二月。
魏友棐印
乙丑歲不盡三日,石荒刻于大某山中。
僧孚日錄:乙丑十二月廿七日為三弟之同學(xué)魏友棐(忱若)刻一印。
黎如
癸亥歲不盡五日,尚客春申,雨窗刻此。石荒。
僧孚日錄:癸亥十二月廿五日為翁須刻其夫人徐黎如字印。
漢初官私印章基本上沿襲秦代舊制,后來才逐步有所改變。秦印,一般有邊欄,有界格,所用文字主要是小篆,雖然納入方格,但筆意多取圓勢,有時還帶先秦時代大篆的風(fēng)格。西漢中葉以后,印章基本上已不用邊欄界格,文字逐漸向平方整齊一路發(fā)展,筆畫多帶隸意,與說文不盡符合,端重豐腴,填滿字格,當(dāng)時也稱為“繆篆”,取其結(jié)體綢繆縝密之意。
漢印,在印章史上占有頭等重要的地位。漢代享國年代較長,封建王朝的典章制度自然更加完備。作為表征統(tǒng)治階級法權(quán)的璽印,在漢武帝時代已經(jīng)訂出一整套的體系,什么名稱、質(zhì)料、鈕制、綬色,都有一定的等級。
三國、兩晉官印的式樣,完全沿用漢代舊制,只是官名有改變,印文筆勢也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稍有差異。漢印文字風(fēng)格渾厚,魏晉以后漸趨單薄。
04
宋元印創(chuàng)作及理論闡述
雙押
孟澥擬元押,戊辰秋。
若
庚寅春,杭州勞動路寓齋刻此。
沙押
摹元押同姓者,姓下作花書猶六朝人所謂鳳尾也。丙寅冬沙邨。
僧孚日錄:丙寅十一月十五日巨來鉤示元押之沙姓者,余擬仿刻一鈕自用之。
花押印都用朱文,形式不一,有方形、圓形、長方形、葫蘆形……傳世花押印,最多是元代,世稱“元押”。大都長方形,上一字是楷書姓氏,下一字便是花押。也有全用花押的。也有用蒙古文的。
————沙孟海《印學(xué)史》
瞻明室藏
僧孚日錄:乙丑閏四月廿一日為禾安刻此四字,作宋元體。
北坎室藏書
炎公藏書之記。甲子文若。
僧孚日錄:甲子三月廿八日刻昨夜(用宋元人體制,效趙先生為之)所篆北坎室藏書印,纖致朗潤,深愜于懷。
巨摩室印
僧孚日錄:甲子十月八日為章叔言制巨摩室印。摹擬松雪,當(dāng)心為之。元人印章巧而猶樸,若取其巧,而遺其樸,便入鄙俚矣。
悲回風(fēng)
回風(fēng)先生命弟子文若刻。
僧孚日錄:庚申九月為師制悲回風(fēng)三字印。
臣書刷字
米元章對時君之問云:蔡京不得筆,蔡卞得筆而乏逸韻;蔡襄勒字,沈遼排字,黃庭堅描字,蘇軾畫字,臣書刷字。數(shù)者皆賤目之,然元章自道似謙,而實不讓。諸如勒、排、描、畫,盡裝作之辭,刷則揮灑自如,無所假藉。乙酉居渝州自制印并記。孟澥。
大抵唐、宋諸印篆法稍疏,元、明以后漸求工致。
宋代“文人畫”盛行,把詩、書、畫結(jié)合起來,成為綜合的藝術(shù)形式。最后還加上印章,美術(shù)的含義就更豐富。印章本身也從此變成一種美術(shù)作品。
趙孟頫所篆印文,純用小篆,朱文細(xì)筆圓轉(zhuǎn),姿態(tài)柔美,世稱“圓朱文”。陳鍊說:“其文圓轉(zhuǎn)嫵媚,故曰圓朱。要豐神流動,如春花舞風(fēng),輕云出岫。”這話說得淋漓盡致,但這一體在當(dāng)時畢竟還是初期作品,圓轉(zhuǎn)之中,仍帶拙樸氣息。后世摹效此體者,踵事增華,愈加精工,拙樸之氣也就少了。
05
沙孟海談明清流派印及創(chuàng)作
杜忱私印
浙派印至次閑、袖海,古意掃地盡矣。此印力矯其弊,惜不能起丁、黃而徵之。蘭沙。
陳逸
乙丑十月,孟海儗西泠派,寄貽道希, 杭州。
僧孚日錄:乙丑十月廿五日為道希刻一印。
夜雨雷齋
石荒作此有鈍丁意趣。甲戌在金陵。
在山泉館
取法在龍泓、完白之間,孟海刻于武林。
西泠印派,妙處不在于巧,而在于拙,看各家包含巧拙成分的增減,便可衡量他們藝術(shù)水平的高低。
次布過眼
鄧山人圓朱文,剡剡有光,不可逼眎。偶爾效放(仿),所謂形骸之外,去之更遠(yuǎn)。慚愧,慚愧。戊辰春仲,孟澥。
駿彥
擬完白。枕琴先生指訛。文若。
鄧石如也是清代杰出的書法家和印學(xué)家?!谧躺系某晒?,是和他書法上的成功分不開的。他把篆書上生龍活虎千變?nèi)f化的姿態(tài)運(yùn)用到印章上來,這是印學(xué)家從未有過的新事?;盍Τ渑妫瑲庀笠恍?。特別是朱文印,光氣剡剡,不可逼視,更有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
虞璿印信
孟海學(xué)讓翁。
僧孚日錄:乙丑六月廿二日燈下刻虞璿印信(虞洽卿女,能畫),甚愜意。
南北兩峰作印看
缶師詩句。兩峰謂南高峰、北高峰也。余來會城所居樓有西牖,從鄰園樹杪間,隱望見湖上諸山,兩峰之渺小,曾不印章。若而煙云舒卷,景狀萬變,是可以悟篆法矣。戊辰端午,孟公。
丁丑日寇犯杭州,書物蕩然。程君君如劫后游冷攤得此,以復(fù)于余?;厥诅U石之時,忽忽三十年矣。己亥秋日,孟海記。
詩句原作南北高峰,此誤鐫。
守歲廬
石荒。
(吳讓之)運(yùn)刀迅疾,圓轉(zhuǎn)流暢,功夫精熟,無論朱白文,在繼承鄧石如的基礎(chǔ)上,都有新的創(chuàng)意,形成他自己的獨(dú)特風(fēng)格。特別是那種輕松澹蕩的境界,鄧石如譜中不曾有過。
勞勞亭長
沙邨印話:丙寅居上海,獲交海門王啓之(賢),寓廬咫尺,晨夕過從?!幌?,見余自制“勞勞亭長”四字,輙奪去。君木師旁觀而笑,謂啓之名正言順,若也咎由自取。
勞人草草
僧孚日錄:丙寅八月廿五日自刻勞人草草四字。
安安
乙丑夏來滬,主蔡氏二十日,為其姊妹數(shù)人各治一印,安安最小,最后成之。沙邨。
僧孚日錄:乙丑七月十一日刻蔡氏綽如、安安兩印,皆愜意。安于一字安安。
安心頭陀
硏云先生學(xué)佛有年,癸亥六十一,自署安心頭陀,屬為治印。三月九日,文若記。
是為雙氏在山泉館藏物
文若刻于杭。
知魚之樂
文若為達(dá)夫兄制。庚午。
蘭沙館日錄:1930年2月5日,為達(dá)夫刻知魚之樂四字印。達(dá)夫於生物學(xué)專硏魚族,故屬刻此。此印刻得頗愜意也。
吳俊卿篆刻所采取的資料方面更廣。璽印而外,參用金文、陶文、封泥、漢三國篆碑、漢晉磚文。特別于《石鼓》體會最深,時常運(yùn)用《石鼓》的神意來開拓篆刻的境界?!捎趨强∏涞臍馄谴?,識度卓,學(xué)問好,功夫深,終于擺脫了尋行數(shù)墨的舊藩籬,創(chuàng)造了高渾蒼勁的新風(fēng)格,把六百年來的印學(xué)推向到一個新的高峰。
須曼那室
僧孚日錄:甲子十一月廿五日為任堇叔刻此印,略用撝叔摹古幣文法。
(趙之謙)篆刻不專治某一派,印譜中有摹擬浙派的,也有取法鄧、巴的?!麑ψ桃幌蜃载?fù)不淺。鄧石如用秦、漢篆法入印,他更擴(kuò)大范圍,取資于秦、漢、魏、晉、南北朝的金石文字。資料的源泉越來越豐富,筆法、字法、章法的變化也越來越新異,終于推陳出新,自成一家面目?!裉炜磥?,他一心開辟道路,打開新局,是成功的。他刻“松江沈樹鏞考藏印記”白文印邊款說:“取法在秦詔漢燈之間,為六百年來摹印家立一門戶”。
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瀚,后改名文若,字孟海(中年以后以字行)。號僧孚、石荒、沙邨、蘭沙,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qū))人。歷任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常務(wù)委員、浙江省博物館名譽(yù)館長、浙江美術(shù)學(xué)院終身教授、浙江大學(xué)教授、杭州大學(xué)兼職教授、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浙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浙江省考古學(xué)會名譽(yù)會長、西泠印社社長。有關(guān)著作主要有《沙孟海論書文集》《印學(xué)史》《中國書法史圖錄》《沙孟海書法集》《蘭沙館印式》等。沙孟海學(xué)識淵博,在古典文學(xué)、古文字學(xué)、金石考古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貢獻(xiàn),尤以郁勃飛動的書法藝術(shù),雄視書壇,馳譽(yù)海內(nèi)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