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天府

目錄










    • 8.2 穴區神經、血管

  • 9 功效與作用

  • 10 主治病癥

  • 11 刺灸法

    • 11.1 刺法

    • 11.2 灸法

  • 12 配伍

  • 13 特效按摩

  • 14 文獻摘要

  • 15 參考資料

  • 附:

    • 1古籍中的天府

1 拼音

tiān fǔ

2 英文參考

Tiānfǔ LU3[中國針灸學詞典]

tiānfǔ[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L3[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LU3[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穴位天府
漢語拼音Tianfu
羅馬拼音Tienfu
美國英譯名Heaven Prefecture



中國LU3
日本P3

莫蘭特氏P3
富耶氏
德國L3
英國LU3
美國3

天府為經穴名(Tiānfǔ LU3)[1]。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代號LU3[2]。屬手太陰肺經[1]。又稱腋內動腋下動脈。天即天空,指上而言;府即聚集處[1]。穴在臂之上端,是肺氣聚集之處,故名[1]。主治咳嗽氣喘支氣管炎哮喘咯血癭氣鼻衄目眩,不能遠視,多睡,神志恍惚善忘,悲苦,上臂外側前廉痛,上臂內側痛、麻木不仁身腫身脹,身重嗜睡等。

4 出處

《黃帝內經靈樞·本輸》:腋內動脈手太陰也,名曰天府。[2][1][3]

《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天府二穴[3]

5 所屬部位

上臂[4]

6 天府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天府在臂內側面,肱二頭肌橈側緣,腋前紋頭下3寸處[5][6]

天府位于臂前區,腋前紋頭下3寸,肱二頭肌橈側緣處,坐位臥位取穴[1]

天府位于上臂前外側,平腋前紋頭下3寸,當肱二頭肌外側溝處(《針灸甲乙經》[2]

天府穴在手太陰肺經中的位置

天府穴的位置

上肢內側部經穴——天府的位置

天府的位置(手太陰肺經)

天府的位置(肌肉

天府穴的位置(骨骼神經血管

7 取穴法

位于臂前區,腋前紋頭下3寸,肱二頭肌橈側緣處,坐位或臥位取穴。[1]

坐位或臥位,在腋前皺壁上端下3寸,肱二頭肌橈側緣取穴。簡便取法:臂向前平舉,俯頭鼻尖接觸上臂側處是穴。

坐位,微屈肘,于肱二頭肌外側溝平腋前紋頭處至尺澤連線的上1/3與下2/3的交界處取穴;或臂向前平舉,俯頭鼻尖接觸上臂內側處是穴[3]

快速取穴:臂向前平舉,俯頭,鼻尖接觸上臂內側處即是[7]

8 穴位解剖

天府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肱肌。有頭靜脈及肱動、靜脈肌支。分布著臂外側皮神經,當肌皮神經通過處。皮膚由臂外側皮神經分布。皮下組織內有頭靜脈和臂外側皮神經經過。針由皮膚、皮下組織,在肱二頭肌外側溝內頭靜脈外后方,深進肱肌。該肌與肱二頭肌之間有肌皮神經經過,并發肌支支配該二肌。

8.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肱肌。[1]

皮膚→皮下組織→肱二頭肌長頭[6]

8.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頭靜脈經過和臂外側皮神經分布;深層有肌皮神經和肱動脈分布[6]

布有臂外側皮神經,肌皮神經和頭靜脈,肱動、靜脈肌支[2]

9 功效與作用

天府穴有調理肺氣,安神定志的作用。

天府有調肺氣,清上焦,疏經絡作用。[1]

10 主治病

天府穴主治咳嗽,氣喘,支氣管炎及哮喘,咯血,癭氣,鼻衄,目眩,不能遠視,多睡,神志恍惚,善忘,悲苦,上臂外側前廉痛,上臂內側痛、麻木不仁,身腫身脹,身重嗜睡等。

天府穴主治氣喘、癭氣、鼻衄、上臂內側痛[6]

天府穴主要用于胸肺、五官疾患等:如咳嗽、氣喘、支氣管炎及哮喘、鼻衄、目眩、遠視、口鼻出血、多睡、恍惚善忘及癭氣、上臂外側前廉痛[2][1]

肺病:咳嗽,鼻衄,氣喘,咯血[3]

經脈病:肩及上肢內側疼痛,麻木不仁[3]

神志病:神志恍惚,善忘,悲苦[3]

頭面五官病:目眩,不能遠視[3]

其他病:身腫身脹,身重嗜睡[3]

11 刺灸法

11.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1][2][6]

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脹感,可向肩部或肘部放散[3]

11.2 灸法

溫針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艾條灸5~10分鐘[2]

12 配伍

天府配合谷治口鼻出血[1]

天府配膈會、氣舍治癭氣、咽腫[1]

天府配肩髃天宗治肩臂痛[1]

天府配肩髃、曲澤,有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上臂疼痛。

天府配臑會、合谷、氣舍,治癭氣、咽腫[3]

天府配合谷、迎香,治鼻衄[3]

天府配合谷,有清熱涼血的作用,主治鼻衄。

天府配中府云門華蓋肺俞,治哮喘[3]

天府配臑會、氣舍、間使太沖太溪,有行氣活血解郁散結的作用,主治癭氣。

13 特效按摩

常用中指指腹揉按天府,每次左右各按1~3分鐘,對鼻部有保健作用,可預防鼻塞鼻炎[7]

14 文獻摘要

備急千金要方》:癭惡氣,灸天府五十壯。

《備急千金要方》:悲泣鬼語,灸天府五十壯。

《千金翼方》:身重嗜眠不自覺,灸天府正十壯,針入三分補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逆氣喘不得息,目眩遠視??,卒中惡,鬼疰,不得安臥。

《黃帝內經靈樞·寒熱病》:暴癉內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

《針灸甲乙經》:咳上氣,喘不得息,暴癉內逆,肝肺相搏,鼻口出血,身脹,逆息不得臥,天府主之。風汗出,身腫,喘喝,多睡,恍惚,善忘,嗜臥不覺,天府主之。

針灸大成》:主暴癉,口鼻衄血,中風邪,泣出,喜忘飛尸惡疰,鬼語,喘息,寒熱瘧,目眩,遠視??,癭氣。

15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3.

  3. ^ [3]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針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45.

  4. ^ [4] 孫國杰主編. 針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41.

  5. ^ [5]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6. ^ [6] 孫國杰主編. 針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39-40.

  7. ^ [7]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古籍中的天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俠白
俠白穴,俠白穴的準確位置圖,俠白穴的作用與功效
天府穴:治療支氣管炎、上臂痛
人體穴位一胳膊手部(45)天府穴
天府穴
天府穴:咳嗽、哮喘、鼻口出血、咽腫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平市| 虞城县| 时尚| 赞皇县| 喀什市| 西乌| 叙永县| 唐河县| 宿松县| 米脂县| 宿州市| 会泽县| 大冶市| 城步| 郎溪县| 罗平县| 和硕县| 元阳县| 睢宁县| 罗田县| 泽普县| 禄劝| 惠安县| 龙州县| 曲麻莱县| 佳木斯市| 太康县| 兴文县| 南郑县| 东丽区| 金山区| 达拉特旗| 诸城市| 咸宁市| 博爱县| 新津县| 扶风县| 安新县| 大名县| 乌海市|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