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的患者在確診之后會出現關節部位的疼痛,除此之外很多患者還會伴有腎功能損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等。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除了需要控制飲食之外,還必須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控制尿酸,但是很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存在誤區,使治療效果降低。
那么痛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會存在哪些誤區呢?
1、尿酸一增高就服用降尿酸藥
很多痛風的患者尿酸水平增高時,便立馬服用降尿酸藥物,尿酸是痛風的發病基礎,但是絕大多數高尿酸血癥并不會引起痛風發作,所以當出現尿酸增高時并不一定長期服用降尿酸藥物。當痛風發作兩次或有痛風石以及腎損傷表現時,通過飲食調節和運動等,進行干預血尿酸水平仍持續增高的患者,需要口服降尿酸藥物來控制癥狀。
2、痛風急性發作時需要使用抗生素
當痛風急性發作時很多患者的關節都會受到影響,出現紅腫熱痛以及功能障礙,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發熱以及白細胞計數升高的現象,此時很多患者都會被誤診為局部感染或發炎,并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痛風的發作屬于自限性疾病,在發作一段時間之內就能夠自然緩解,不一定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不但無效反而可能加劇病情。
3、痛風只需要降尿酸
痛風屬于慢性疾病,很多患者認為治療痛風只需要降尿酸就可以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降尿酸藥物不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當體內尿酸急劇下降時,關節腔內的尿酸迅速溶解也容易出現炎癥導致疼痛加劇,所以在服用降尿酸藥物時,還應該小劑量地服用秋水仙堿,預防炎癥出現。
4、自行使用治療痛風的藥物
痛風的發病率逐年增長,會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很大影響,很多患者便自行購買所謂的治療痛風藥物或者自行服用一些中成藥物,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這些藥物中含有大量的激素,在使用之后不僅起不到治療的效果,還容易使各種并發癥出現,所以患者必須要到專業正規的醫院接受規范化的治療。
5、飲食控制可以降低尿酸
痛風的患者認為藥物副作用對身體影響較大,不愿意長期接受藥物治療,便采取飲食控制來降低尿酸。人體中的尿酸由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組成,內源性尿酸主要是由機體新陳代謝產生的,即使控制飲食也只能夠降低體內一小部分的尿酸。
痛風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臨床上治療痛風必須要采取多種治療方法,患者必須要嚴格遵循醫囑服用藥物,加強自我管理,對生活方式進行控制,當痛風急性發作時,可以適當的口服消炎鎮痛的藥物緩解疼痛,在飲食上應該減少含糖飲料和高嘌呤食物的攝入,戒煙戒酒,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