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物谷原創 2022-05-31 22:43
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描述了一種可能性的生物學機制或許能將乳腺癌和糖尿病聯系起來,其中乳腺癌會抑制胰島素的產生,最終導致糖尿病發生,而血糖控制的損害也會促進腫瘤的生長。
乳腺癌和2型糖尿病似乎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其共同點在于其共通性,乳腺癌是繼某些皮膚癌而后的第二大常被診斷的惡性腫瘤,大約八分之一的美國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會患上侵襲性的乳腺癌,超過10%的美國人群目前都患有糖尿病,大約每5人中就有2人會在其一生中患上這種慢性疾病。此前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上述兩種疾病的關聯,比如,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會增加20%-27%,胰島素耐受性作為糖尿病的關鍵特征,往往與乳腺癌的發生率和生存率低相關,人口研究表明,糖尿病的風險會在乳腺癌診斷的兩年后開始增加,直至到診斷后的10年,乳腺癌幸存患者的風險要比未患乳腺癌的年齡匹配女性高出20%。
然而這些流行病學關聯或許并不明確或確定,而且一些研究根本未發現任何關聯,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題為“Cancer-cell-secret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suppress insulin secretion through miR-122 to impair systemic glucose homeostasis and contribute to tumour growth”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描述了一種可能性的生物學機制或許能將乳腺癌和糖尿病聯系起來,其中乳腺癌會抑制胰島素的產生,最終導致糖尿病發生,而血糖控制的損害也會促進腫瘤的生長。
研究者Shizhen Emily Wang說道,沒有任何一種疾病是單一的“孤島”,因為并不存在單獨生存的細胞,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揭示了乳腺癌細胞如何損傷胰腺胰島的功能從而使其產生的胰島素低于機體所需,進而導致乳腺癌患者機體的血糖水平高于未患乳腺癌的個體。研究者表示,其中的罪魁禍首或許是細胞外囊泡(EV,extracellular vesicles),其是由細胞分泌或脫落的空心小球,能幫助在細胞間運輸DNA、RNA、蛋白質、脂質以及其它物質,同時其還是一種貨物通信系統。
科學家深入揭示人類乳腺癌和糖尿病發生之間的神秘關聯。
圖片來源:Wei Qian\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在這種情況下,癌細胞能將microRNA-122分泌到囊泡中,當囊泡抵達胰腺后,其就能進入負責產生胰島素的胰島細胞中,同時分發miR-122貨物并損傷胰島維持機體正常血糖水平的重要功能。研究者Wang說道,癌細胞喜歡“吃甜食”,其能利用比健康細胞所需更多的葡萄糖來促進腫瘤生長,這一直是PET掃描在癌癥檢測中的基礎,通過增加可被癌細胞容易利用的血液葡萄糖,乳腺腫瘤或許就會制造其最喜歡的食物,同時還會剝奪正常細胞的基本營養物質。
這項研究是利用小鼠模型所進行的,結果發現,緩慢釋放的胰島素顆粒或降糖藥物SGLT2抑制劑或許能在乳腺腫瘤存在的情況下恢復正常的血糖水平,從而抑制腫瘤的生長。這些研究發現支持在乳腺癌患者和幸存者中進行糖尿病篩查和預防的更大需求,目前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miR-122抑制劑正在作為治療慢性丙肝的療法進行相關的臨床試驗,而且其被發現還能有效回復正常的胰島素產生并抑制乳腺癌小鼠模型機體的腫瘤生長。
這些miR-122抑制劑恰好是第一批進入到臨床試驗的基于miRNA的藥物,其或許在乳腺癌治療方面擁有新的用途;綜上,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胞外囊泡所介導的全身血糖控制的損傷或許會促進腫瘤的進展以及一些乳腺癌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Cao, M., Isaac, R., Yan, W. et al. Cancer-cell-secret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suppress insulin secretion through miR-122 to impair systemic glucose homeostasis and contribute to tumour growth. Nat Cell Biol (2022). doi:10.1038/s41556-022-00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