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對人體的活動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人體完成各種各樣的動作,同時也承擔著身體的大部分重量,但是由于年齡的增長,膝蓋當中的軟骨卻會不斷的磨損,最終則會導致關節疼痛以及關節變形等情況的發生,因此要掌握保護膝蓋的方法,對于提高生活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中老年人要如何保護膝蓋?
1、控制體重
膝蓋承擔著身體的大部分重量,如果過于肥胖則會使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更大,長此以往則會增加膝關節炎等疾病的發生幾率,因此平時要合理的控制體重,如果體重超標,則要找到合理的方法進行控制,比如降低食欲或者積極運動。
2、堅持運動
適量的運動能夠讓關節的軟骨吸收更多的關節營養液,對于保護關節軟骨有很大的幫助,如果經常不運動,關節的磨損確實會減少,但是關節的退化速度卻會變得更快,久而久之則會增加骨關節炎等疾病的發生幾率,建議每天做30分鐘的有氧運動。
3、注意保暖
關節腔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血液的供應本來就比較小,如果不注意關節的保暖,關節腔的溫度則會變得更低,對關節腔里的細胞產生不良的影響,使這些細胞無法維持正常的功能,從而增加關節炎的發生幾率。
4、監測骨密度
人一旦過了50歲,尤其是女性,會因為進入更年期,導致雌激素分泌量減少,導致骨質的流失速度大幅度的加快,促使膝關節面的力量失去平衡,增加膝關節炎的發生幾率,因此50歲以上的人要定期監測骨密度,骨密度太低,則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補鈣,同時還要補充維生素D。
5、避免深蹲
頻繁的進行深蹲,或者長時間的跪姿都會對膝關節造成巨大的損傷,因為此時膝關節的負荷是人體體重的6倍以上,因此平時不能夠頻繁的進行深蹲或者長時間的跪姿動作,在做家務的時候要用其他工具輔助,比如拖把。
溫馨提示
平時要合理的控制體重,并且養成定時定量運動的好習慣,同時要做好保暖工作,另外要定期監測骨密度,尤其是過了50歲的人,另外無論是做家務還是在工作的過程當中,都要避免深蹲以及長時間的跪姿,多管齊下,哪怕到了老年也能夠靈活地進行各種運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