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疾病的種類很多,根據發病機制可分為以下五大類。
一、血管因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1、遺傳性: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癥、血管性假血友病、家族性單純性紫癜、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等。
2、代謝性:糖尿病、尿毒癥。
3、感染性:病毒、細菌、螺旋體。
4、中毒性:動物毒素,如蜂毒、蛇毒。
5、藥物性:磺胺、巴比妥。
6、過敏性:過敏性紫癜、自身DNA過敏、自身血紅蛋白過敏。
7、維生素缺乏:維生素C缺乏癥、維生素P缺乏癥。
8、結締組織病性:系統性紅斑性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Ehlers-Danlos綜合征。
9、異常蛋白血癥性:高球蛋白血癥性紫癜、原發性α2-巨球蛋白血癥、冷球蛋白血癥性紫癜、高蛋白C癥、高蛋白S癥。
10、淀粉樣變引起的紫癜。
11、單純性:單純性紫癜、機械性紫癜。
二、血小板因素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血小板因素主要是各種疾病引起的血小板數量異常和血小板功能障礙。
三、凝血因子減少、缺乏或質異常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1、凝血活酶生成障礙:凝血因子Ⅶ缺乏癥、凝血因子Ⅸ缺乏癥、凝血因子Ⅺ缺乏癥、凝血因子Ⅻ缺乏癥。
2、凝血酶生成障礙:凝血酶原缺乏癥、凝血因子V缺乏癥、凝血因子Ⅻ缺乏癥、凝血因子X缺乏癥。
3、纖維蛋白形成障礙:纖維蛋白原缺乏癥、異常纖維蛋白原血癥、凝血因子XⅢ缺乏癥。
四、抗凝過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1、血循環中有抗凝物質,如抗纖維蛋白原、抗Ⅴ因子、抗因子Ⅷ、抗因子Ⅸ、抗組織凝血活酶、肝素及類肝素抗凝物質。
2、纖維蛋白溶解性出血性疾病。原發性,見于肝臟病等;繼發性,見于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和前列腺手術后。
五、復合因素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肝臟疾病、遺傳性聯合凝血因子缺乏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