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尿病患者都覺得控制血糖,只要不吃高糖食物就萬事大吉。而對于鹽的攝入則很少考慮,認為鹽吃得多點少點無所謂,食鹽與糖尿病關系不大。
其實,這種觀點是片面的。有研究發現:鹽吃太多也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在第53屆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EASD)年度會議上,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Bahareh Rasouli博士報告的研究首次評估了鈉鹽攝入量是否與成人隱匿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風險增加有關。
研究結果顯示,鈉鹽攝入量與LADA風險增加相關,每日鈉鹽攝入量每增加1 g,LADA發生風險增加73%(OR=1.73);與鈉鹽攝入量處于最低三分位數者相比,處于最高三分位數者發生LADA的OR值為2.19。在HLA基因分型所示高危人群中,上述LADA風險增加更顯著(OR=3.87)。
此外,研究發現,每日鈉鹽攝入量每增加1 g,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43%(OR=1.43)。既往研究提示,鈉鹽可增加2型糖尿病發生風險,這可能是通過影響胰島素抵抗和/或促進高血壓及體重增加來實現的。
鹽與糖尿病的關系
1.鹽可以增加血糖
鹽會使血糖上升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如果吃鹽吃得多,就會增加人的食欲和饑餓感,人們就會攝入更多的食物,這樣就會使血糖上升得非常快。第二個原因就是吃鹽過多,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就會變得更加厲害,胰島素分泌也會減少,人體內血糖自然會升高。
2.鹽可以引發糖尿病腎病
鹽里面含有大量的鈉離子,人體主要靠腎臟排出多余的鈉,腎排鈉的特點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鹽一旦攝入過多,體內的鈉離子就會升高,這樣就會給腎臟帶來負擔。本身糖尿病因為血糖高的原因,就特別容易患上糖尿病腎病這種糖尿病并發癥,吃鹽過多就會加速糖尿病腎病的到來。
3.吃鹽過多引發高血壓
人體鈉平衡主要由腎臟改變尿鈉排泄來控制,當攝鹽量超過腎臟的排泄能力時,多余的鹽滯留在血液內,血漿的滲透壓升高,組織液中的水分就回流血管,造成血容量增大,從而升高血壓。
如果糖尿病患者吃鹽吃得過多,也容易并發高血壓。并且如果合并患上高血壓,就非常容易引發糖尿病患者在心腦血管方面的病變,這方面的病變是奪取糖尿病患者生命的最為主要的并發癥。
糖尿病患者每天應該吃多少鹽?
糖尿病患者每日最好的鹽攝入量應該不超過6克。如果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鹽的攝入應更加控制,建議每日攝鹽量不超過3克。
糖友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控制食鹽
首先,6克鹽相當于一啤酒瓶蓋的量。現在很多礦泉水、飲料瓶的瓶蓋,都削薄了一半,這種瓶蓋盛滿了,就是4~5克,這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已經足夠了。也可以購買一個控鹽勺,每餐控制用鹽量,防止鹽分超標。
其二,吃完菜把菜湯倒掉,這樣能減少對食鹽的攝入。有些人喜歡喝菜湯,或是把菜湯倒入飯里泡飯吃。炒菜時很多鹽分都溶化在了菜湯里,所以菜湯里的鹽含量是最高的。
其三,烹調菜肴時,先不放鹽,等菜熟待食用前把少量鹽末直接撒在菜上。這樣,味蕾可直接感受到鹽的強烈刺激,鹽可以放少些。
其四,生活中還有一些隱形鹽,如醬油、香腸、咸菜等,所以也要注意控制隱形鹽的攝入,不吃或少吃咸味或鮮味的小食品如方便面、蘇打餅干等(含大量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及水腫患者更應限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