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由于高血糖毒性作用,使得全身各組織器官微血管發生病變,其中也包括視網膜,易造成視網膜病變,嚴重時可導致難以逆轉的失明。因此一旦被確診為糖尿病,應及早做眼底檢查,同時定期隨訪。
為什么糖尿病患者需及早做眼底檢查?
被診斷為糖尿病后,高血糖狀態已經持續一段時間,雖然現在血糖得到控制,不過仍然可能出現糖尿病并發癥,常見的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癥狀不是很明顯,隨著視網膜長出新生血管時癥狀逐漸凸顯,病情也加重,此階段需接受視網膜激光光凝,又或是接受玻璃體腔內注藥,嚴重時需手術治療。
糖尿病患者多長時間做一次眼底檢查?
1、一型糖尿病
通常,一型糖尿病被確診5年后,每年應做一次眼底檢查。
2、妊娠期糖尿病
不管是一型糖尿病,還是二型糖尿病,懷孕早期都應該做眼科檢查。沒有出現視網膜病變,或是輕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那么每3~12個月做一次隨訪;如果病情嚴重,還需1~3個月隨訪一次。
3、已出現病變的糖尿病
已經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應增加檢查頻率,若是輕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沒有出現黃斑水腫,那么每年做一次檢查就行;如果出現黃斑水腫,沒有累及黃斑中心凹,那么每4~6個月隨訪一次;如果出現黃斑水腫,同時累及黃斑中心凹,還需每個月檢查一次。
4、做完手術后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做完激光或手術后需長期隨訪。治療的目的是穩定病情,解決視網膜缺氧問題,避免眼睛中長出新生血管。不過,糖尿病問題沒有解決,視網膜病變還會繼續發展,定期隨訪能了解病情變化,積極調整合適的治療方案,從而維持視力。
溫馨提示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并不是小問題,若一直拖著不治療,會使得視網膜上長出新生血管,新生血管也會生長到眼睛前部的房角內,從而導致青光眼,不僅僅喪失視力,而且也會因為眼睛劇烈脹痛而手術摘除,所以應積極重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即使治療后也要長期隨訪。與此同時,還需注重于用眼衛生,少玩電子產品,避免眼睛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