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阿爾茨海默?。ˋD)的病因,目前主流的觀點為β淀粉樣蛋白異常沉積和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協同導致神經元死亡,但隨著靶向β淀粉樣蛋白的藥物在臨床試驗中一一折戟,科學家們也試著以不同的視角去尋找導致AD的原因,這其中,皰疹病毒似乎“脫穎而出”[1]。
臨床前研究表明,β淀粉樣蛋白具有和抗菌肽類似、甚至更高的抗菌能力[2],為感染導致AD這一假說提供了有力證據。在動物研究中,多個團隊報道皰疹病毒感染會增加癡呆風險[3, 4]。同時,多個大規模隊列研究也表明,皰疹病毒感染與癡呆風險增加相關,而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癡呆風險降低[5-7]。然而,也有多個研究不支持皰疹病毒感染與癡呆之間存在相關性的結論[8, 9],且有關皰疹病毒感染對于腦結構、腦認知的影響,我們仍然知之甚少。
為了研究這一問題,來自美國國家衰老研究所的Keenan A. Walker教授團隊對巴爾的摩老齡化縱向研究(BLSA)參與者的縱向MRI數據進行分析發現,確診為癥狀性人皰疹病毒(sHHV,即出現癥狀并得到診斷,診斷包括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1或單純皰疹病毒-2)感染與總白質體積減小相關,尤其是在顳葉,接受抗病毒治療可以減輕枕部白質體積的減小。
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盡管sHHV組受試者在基線時有更高的認知分數,但sHHV感染與今后的注意力逐年下降相關。此外,sHHV感染與血漿GFAP(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增多癥生物標志物)升高有關,但與Aβ42/40(AD生物標志物)和NfL(神經退行性變生物標志物)水平無關。
這些發現表明,盡管sHHV感染與多個神經認知特征有關,如白質體積、注意力和星形膠質細胞增多癥,但并不能表明sHHV感染和AD之間存在特異性聯系,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著名期刊《神經病學》上[10]。
論文首頁截圖
研究的數據來源于BLSA——一項在巴爾的摩進行的縱向研究,旨在評估社區中參與者的身體和認知功能。研究共納入了1009名參與者(平均年齡65.7歲,54.8%為女性),這些參與者在參與試驗平均3.4年和8.6年時進行了MRI以及認知功能測試。
研究的主要目的為評估sHHV感染與從MRI獲得的局部腦體積之間的關系,此外還評估了sHHV感染與認知功能(注意力、執行功能、語言流暢、言語記憶以及視覺空間能力)以及多個生物標志物的相關性。
研究流程圖
研究結果顯示,這1009名參與者平均隨訪時間為3.4年,共有119名參與者被診斷為sHHV感染,這其中82人(68.9%)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37人(31.1%)為單純皰疹病毒1/2感染,30人(25.2%)接受了抗病毒治療。
在基線時,sHHV感染組和無sHHV感染組參與者的腦體積沒有顯著差異。然而,sHHV感染與參與者總白質體積的加速下降有關(-0.34 cm3/年,p=0.035),其中最顯著的部位為顳葉白質體積(-0.08 cm3/年,p=0.034)。對于總腦體積、總灰質體積和AD特征區體積,未發現其與sHHV感染診斷有相關性。
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在sHHV感染參與者中,接受抗病毒治療與枕部白質體積下降較慢有關(p=0.036)。
sHHV感染與腦體積縱向變化的關系
這些結果與先前研究的結果相吻合,HHV主要影響腦白質,尤其是顳葉的腦白質[11]。
緊接著,研究人員評估了sHHV感染與認知功能變化之間的聯系。在基線時,sHHV感染組相比于無sHHV感染組,在注意力、執行功能和言語記憶方面有更好的表現,然而其在注意力的縱向變化上下降幅度更大(-0.01 Z-score/年,p=0.008),且在年輕參與者中這種影響更強。未發現sHHV感染與其他方面的認知功能變化存在相關性。
在sHHV感染參與者中,接受抗病毒治療與參與者今后認知功能變化無相關性。
sHHV感染與認知功能縱向變化的關系
最后,研究人員評估了sHHV感染與AD標志物Aβ42/40、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增生癥標志物(GFAP)以及神經退行性變生物標志物(NfL)之間的關系。研究顯示與無sHHV感染參與者相比,sHHV感染參與者具有更高的GFAP水平(p=0.008),而Aβ42/40和NfL在兩組間無明顯差異。同時,接受抗病毒治療與生物標志物水平無相關性。
sHHV感染者與無sHHV感染者生物標志物水平比較
總的來說,該研究證明了sHHV感染對于腦結構和認知功能還是有一定影響的,sHHV感染者腦白質體積以及注意力下降,同時血漿GFAP水平升高。然而,該研究結果并不支持sHHV感染與AD存在直接關系,sHHV感染者大腦總體積、灰質體積、記憶功能的縱向變化以及Aβ42/40比值與無sHHV感染者并無明顯區別。
AD的發病機制是復雜的,很顯然現有的證據無法證明sHHV與AD具有直接因果關系。但從理論上來說,病毒感染導致的炎癥可以與其他作用協同,導致神經元死亡,抗病毒治療也被報道過可降低患癡呆風險。
但另一個現實的問題是,皰疹病毒感染率太高了,全世界沒感染過皰疹病毒的人恐怕找不出幾個,而且皰疹病毒種類太多了,這其中是否有某幾個亞型具有更高的導致AD的風險呢?這也是很值得去探討的問題。
有研究表明,AD患者腦內普遍高水平存在兩種皰疹病毒亞型HHV-6A和HHV-7,特別是HHV-6A,其可參與宿主AD風險基因的調控,如BACE1、APBB2等[7]。對皰疹病毒亞型分類后,再去研究兩者之間的關系似乎是有必要的,然而,這類的研究目前還很少。因此,還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來揭示皰疹病毒與AD之間的關系。
雖然該研究并沒有得到預期想要的結論,但其代表了科學界們對于AD發病機制探索的努力,以找到更有效地治療AD的方法,希望有一天,所有的AD患者都能記得回家的路,回憶起生命中每一個美好的時刻。
參考文獻:
1. Tzeng NS, Chung CH, Lin FH, Chiang CP, Yeh CB, Huang SY, Lu RB, Chang HA, Kao YC, Yeh HW et al: Anti-herpetic Medications and Reduced Risk of Dementia in Patients with Herpes Simplex Virus Infections-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Taiwan. Neurotherapeutics 2018, 15(2):417-429.
2. Kumar DK, Choi SH, Washicosky KJ, Eimer WA, Tucker S, Ghofrani J, Lefkowitz A, McColl G, Goldstein LE, Tanzi RE et al: Amyloid-beta peptide protects against microbial infection in mouse and worm models of Alzheimer's disease. Sci Transl Med 2016, 8(340):340ra372.
3. Duggan MR, Torkzaban B, Ahooyi TM, Khalili K: Potential Role for Herpesvirus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J Alzheimers Dis 2020, 78(3):855-869.
4. Linard M, Baillet M, Letenneur L, Garrigue I, Catheline G, Dartigues JF, Peres K, Helmer C: Herpes simplex virus, early neuroimaging markers and incidence of Alzheimer's disease. Transl Psychiatry 2021, 11(1):414.
5. Lopatko Lindman K, Hemmingsson ES, Weidung B, Brannstrom J, Josefsson M, Olsson J, Elgh F, Nordstrom P, Lovheim H: Herpesvirus infections, antiviral treatment, and the risk of dementia-a registry-based cohort study in Sweden. Alzheimers Dement (N Y) 2021, 7(1):e12119.
6. Schnier C, Janbek J, Williams L, Wilkinson T, Laursen TM, Waldemar G, Richter H, Kostev K, Lathe R, J GH: Antiherpetic medication and incident dementia: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ies in four countries. Eur J Neurol 2021, 28(6):1840-1848.
7. Readhead B, Haure-Mirande JV, Funk CC, Richards MA, Shannon P, Haroutunian V, Sano M, Liang WS, Beckmann ND, Price ND et al: Multiscale Analysis of Independent Alzheimer's Cohorts Finds Disruption of Molecular, Genetic, and Clinical Networks by Human Herpesvirus. Neuron 2018, 99(1):64-82 e67.
8. Allnutt MA, Johnson K, Bennett DA, Connor SM, Troncoso JC, Pletnikova O, Albert MS, Resnick SM, Scholz SW, De Jager PL et al: Human Herpesvirus 6 Detec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Cases and Controls across Multiple Cohorts. Neuron 2020, 105(6):1027-1035 e1022.
9. Kwok MK, Schooling CM: Herpes simplex virus and Alzheimer's disease: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Neurobiol Aging 2021, 99:101 e111-101 e113.
10. Duggan MR, Peng Z, An Y, Kitner Triolo MH, Shafer AT, Davatzikos C, Erus G, Karikkineth A, Lewis A, Moghekar A et al: Herpes Viruses in the Baltimore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ing: Associations With Brain Volumes,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Plasma Biomarkers. Neurology 2022.
11. Boukhvalova MS, Mortensen E, Mbaye A, Lopez D, Kastrukoff L, Blanco JCG: Herpes Simplex Virus 1 Induces Brain Inflammation and Multifocal Demyelination in the Cotton Rat Sigmodon hispidus. J Virol 2019, 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