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麻木、無力,走路不穩,好像踩在棉花上……出現這些癥狀,很多人會認為是頸椎病或腰椎病所致,殊不知,“罪魁禍首”有可能是胸椎病。本期要給您介紹的就是一種人們不熟悉、但在臨床中并不少見的胸椎疾病——胸椎管狹窄癥。
胸椎管狹窄癥有什么特點
胸椎黃韌帶、后縱韌帶增生或骨化導致脊髓受壓,引起雙下肢麻木、無力等癥狀,從而引發胸椎管狹窄癥。該病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早期沒有明顯癥狀,不易被發現,容易被誤診、漏診。
2.一旦發作,會出現走路不穩,有踩棉花感,腿腳不利、大小便失禁、胸部有束帶感等較為嚴重的癥狀。如不治療,最終可引起雙下肢癱瘓。
3.手術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胸椎手術的風險很高。
因此,患者應當做到早發現、早就醫,以免出現下肢癱瘓的嚴重后果。
早期胸椎管狹窄癥有哪些癥狀
若您的家中曾有人患過胸椎管狹窄癥、脊柱先天畸形、氟骨癥、軟骨發育不良,您便屬于“高風險”人群,需要提高警惕,應在身體出現一些“特殊信號”的時候盡早進行胸椎CT、核磁共振(MRI)檢查。患有頸椎病、腰椎病的人,若對癥治療效果不佳,也需要進行上述檢查,以判斷是否患有胸椎管狹窄癥。
當身體出現哪些“特殊信號”時,需要警惕胸椎管狹窄癥呢?
當您出現胸背部疼痛、胸背部皮膚發緊或有被繩子勒住的感覺,走路時就像踩在棉花上,或者出現胸部乳頭平面以下的感覺異常及活動障礙時,應該盡早到骨科就診。
頸椎病、胸椎病、腰椎病有何區別
頸椎病、胸椎病、腰椎病都是由各自節段的脊髓受損導致的,醫生會通過癥狀、查體、影像學檢查來判斷病變的位置。
頸椎病患者通常會出現上肢及下肢的麻木、無力等。上肢無力可表現為拿不穩物品、提不了重物,下肢無力可表現為不能長時間走路、走路不穩等。
胸椎病患者可出現軀干(胸部、背部)的麻木、束帶感,以及大小便失禁,下肢麻木、無力等癥狀。
腰椎病患者一般只會出現下肢麻木、無力、疼痛的癥狀。
需要注意的是, 胸椎和腰椎病患者一般不會出現上肢癥狀。
那么,不同的影像學檢查可以發現什么變化呢?
X線檢查可以顯現脊柱的哪些節段發生了明顯的變形。
CT檢查可以顯現脊柱的哪些節段有明顯的骨贅形成和韌帶骨化,以及是否壓迫椎管。
MRI檢查可以顯現脊柱的哪些節段有明顯的椎間盤突出、脊髓變性等。
來源:老年健康報
文: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主任醫師 趙宇 醫師 李春旭 陳炳榮
策劃:王俊聰
編輯:管仲瑤 尤穎康
校對:于夢非
審核:徐秉楠 閆龑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