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絕大多數的抑郁癥患者,甚至包括絕大多數的正常人,“自殘”這個詞并不覺得陌生。特別是抑郁癥患者,重度抑郁癥患者,其自殘現象,是較為明顯的。
人為什么會出現自殘現象?自殘現象的動機是什么?自殘舉動對于當事人能夠產生什么樣的結果?是否有些人會對“自殘”這種可怕的事情產生“上癮”的感覺呢?本期“心理與人性解讀”將帶領大家探究“自殘”,特別是抑郁癥患者自殘的心理以及其興奮點的分析。
什么是自殘?
自殘其實是分為“肢體”與“精神”方面的,可能一般人認為只有對其身體上真真實實的,例如割腕、胳膊劃刀等舉動才可以被稱為自殘。但是實際情況是,自殘也是存在“精神方面”的,例如:
自己能做的事情,偏偏不做,以期望達到自己原本并不期望的結果,借此達到心理上的對社會、群體中某些現象的憤怒;
自己可以今天做的事情,偏偏拖到明天,其實自己完全也不希望自己如此拖拉,但是確實是存在該事情特殊的情況,當事人“違心”的做出自己原本不愿意的決定,并且因此來向外宣泄自己的某些情感。
其實,自殘的定義十分廣泛,而現實生活中對自己有過自殘現象的人也占了絕大多數。
抑郁癥患者為什么自殘?
其實,抑郁癥患者并不一定都自殘,但是抑郁癥患者自殘,并不是一件少見的事情。而其心理,大抵上是與普通人的自殘是相似的,但是,又在自殘程度上以及頻率上,有著根本的差別。
抑郁癥患者的終極自殘,也就是自殺。而在對生活,對自己最終絕望以至于產生自殺情節的抑郁癥患者,在之前,必定進行過大量而且高頻率的“小自殘”舉動。通常,男性抑郁癥患者自殘表現在:抽煙,酗酒,熬夜,生活不規律,身體外部傷害;女性抑郁癥患者自殘常表現為:割發,熬夜,讓自己處于一種明明不舒服的狀態,卻好像在享受那個狀態。
其重點是,抑郁癥患者在自殘現象中,其實是有著一種“愉悅感”以及“滿足感”,甚至是“輕松感”的。他們在自殘的過程中,他們在這樣的一個別人看起來很恐怖并且充滿疼痛感的過程中,會在自己身上,特別是精神上,產生一種放松的心理,其實,這也是一種“異樣化的宣泄情緒的方式”,這樣的宣泄方法是錯誤的,是絕對不健康的,是病態的。
人們,或者說抑郁癥患者自殘的原因分析:
1、發展異化。一件事情,沒能夠按照做事人原本想法順利進行后,該人將產生自殘行動,來進行一種精神能量的釋放,通常,這類人是對自己要求過高的,是對生活要求甚至他人都有著極高要求的。
2、決斷期望。過高的期望會產生過多的失望。所以,當他們對事物失去信心的時候,會有一種“毀壞”事物本身的想法。參考“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掉提出問題的人”這句話。
3、焦慮轉嫁。焦慮的產生,焦慮的無法解決,會讓患者對焦慮的情感產生自認為的“沒有辦法的辦法”的處理辦法。
4、策略。舍車保帥的一種策略性自殘,其自殘者是帶有著某種目的才進行的自殘。
5、興奮點短路。有一些人有“自虐的快感”,當然,可能男性讀者會比較容易理解這一點,“興奮點短路”也是一種病態的精神上的愉悅,其是通過自己傷害自己,甚至是別人傷害自己來產生一種精神上的愉悅和興奮。
6、自殺未遂。自殺不成功多產生的身體上的傷害遺留,也是自殘的一種分類。
7、沖動。一些事情無法處理,一些人無法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下,當事人產生一種沖動,對自己造成傷害,以期望達到某種目的。例如:喝酒,抽煙,瘋狂、過度做一些傷害自己的事情。
8、心理因素。過度的傷害,過度的悲傷,這些情緒無法合理的宣泄,所以,就會產生通過在肉體上的對自己的傷害,產生的痛苦感,來進行精神上的痛苦的轉移。這也是一種不合理的、病態的宣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