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血壓患者人數的增多,大多數人都知道高血壓的發生與飲食存在一定的關聯,因此大多數患者在面對飲食的時候都會變得小心翼翼,生怕因為飲食不當導致疾病加重,甚至引發并發癥,其實大多數食物高血壓患者都是可以食用的,只不過要控制好攝入量而已。
得了高血壓如何正確飲食?
1、多吃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
纖維素雖然不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但是卻能夠幫助胃腸道提高功能,使體內的有害物質以及垃圾能夠及時的排出,對穩定血壓有一定的幫助,而且還能夠使腸道變得更加有力量,更加健康,建議高血壓患者適當多吃一些纖維素含量豐富的食物,比如粗糧以及各類蔬菜。
2、多吃鈣質豐富的食物
鈣質不但能夠使骨骼變得更加健康,而且還能夠幫助人體把血清當中的膽固醇清理掉一部分,對控制血壓有一定的幫助。另外有些降壓藥物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能力,因此高血壓患者要適當多吃一些鈣質豐富的食物,比如牛奶或者綠色的蔬菜。
3、多吃葉酸含量高的食物
一提到葉酸,許多人都會自然而然的想到孕婦,其實葉酸并不只有孕婦需要,有些高血壓患者同樣需要這種物質,因為此種物質對心腦血管有一定的好處,建議多吃一些葉酸含量高的食物,比如綠葉蔬菜以及柑橘等水果。
4、多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幾乎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都不敢吃肉,認為會影響血壓,其實這種認知并不正確,如果正確的吃肉對降壓還有一定的好處。比如去皮之后的雞肉,以及牛肉和魚肉,這些肉類食物當中的脂肪含量并不高,但是蛋白質含量卻特別高,適量吃對健康有好處。
5、少油、少鹽、少酒
攝入的鹽過多會導致水鈉潴留,促使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要秉持少鹽的原則;攝入的食用油過多,會因為脂肪含量過高,促使血脂升高從而影響血壓,因此高血壓患者還要少有每天食用的量不能夠超過25克;酒精會對心臟造成刺激,促使心跳的速度加快,導致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要少喝酒,最好能夠不喝酒。
高血壓患者不但要注意飲食,而且還要經常監測血壓,平時遵循醫生的囑咐,正確服用降壓藥,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要經常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