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爺今年70歲,之前一直和老伴共同生活,老倆口身體都不錯,完全不需要子女操心。但去年老伴突發腦梗不幸離世了,自那之后劉大爺的身體狀態也越來越差,需要有人照顧。
于是幾個兒女就商量著給劉大爺找一家好的養老院入住,讓他在養老院頤養天年。但劉大爺一聽到這個建議整個人就“爆炸”了,他怒斥子女們不孝,自己有4個兒女,怎么老了之后就容不下他了?他覺得去養老院會給人笑話,寧愿自己一個人在家孤獨終老。
對此,子女們也很頭疼,劉大爺是個比臉面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人,但他們都有各自的工作和家庭,實在抽不出手來照顧他,一時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數據顯示,我國截止到2021年末年齡>60歲的老年人數量為2.67億,占總人口的18.9%。其中年齡>65歲的老年人數量為2億,占比總人口的14.2%。聯合國養老標準認為一個國家年齡>65歲的人口占比>7%,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數據>14%,就進入了深度老齡化社會;數據>20%,就進入了超老齡化社會。
這說明我國正處于深度老齡化階段,養老問題十分嚴峻。而目前中國的養老方式有三種,分別為居家養老(占比90%)、社區養老(占比7%)、機構養老(占比3%)。從這個比例可以看出我國老人選擇養老院等這類型養老機構的比例極少,為什么會呢?主要有4個方面原因:
一是受傳統觀念影響。我國傳統觀念認為家和孝順是一脈相承的。老人只有和子女居住在一起,享受幾代同堂才是幸福的。只有沒有子女或是子女不孝順的家庭,才會把老人送去養老院。
二是養老院的床位不夠。有數據顯示我國養老院的機構由11.6萬個增加至了32.9萬個,床位數也由672.7萬張增加到了821萬張,但這個數字對于我國老人的數量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
三是對養老院有誤解。大部分老人對于養老院都不信任,認為進去了吃得差、住得差、環境也差,還會被工作人員虐待,甚至會覺得入住養老院就是找死,不到萬不得已一定不能去。
四是養老院的費用問題。一般公立的養老院每個月費用在1500-3000不等,這類型養老院數量太少,不一定輪得到。而私立的養老院,收費每人每月在5000-6000元不等,上萬的也不在少數,這對于普通家庭而言,無疑是難以承受的。
其實除了去養老院養老之前,現在也出現了越來越多新潮的養老方式,不用去養老院也能得到很好的養老體驗。
1、多代同樓式養老
這是一種與“時間幣”相同的養老模式,年輕人以相對低的租金入住到養老院內,承擔做飯、打掃衛生、陪老人散心聊天等志愿者服務,解決老年人生活問題的同時,降低年輕人的生活成本。
2、酒店養老
相較于普通養老院,酒店養老具有進出自由的特點,子女探望、外出散心等都很自由,平常還有專人負責老人的衛生以及飲食需求。
3、抱團養老
年齡相仿的老人可以采用抱團的方式養老,這樣一來可以有效排解孤獨感,但對于人員構成有較高的要求,不一定所有的老年人都能找得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4、旅居養老
老年人也可以選擇旅居的方式養老,在異國他鄉領略不同風景的同時,還能享受被服務的感覺。
其實老了之后只要身體健康能夠自理,無論哪種養老方式都挺不錯的,那如何在晚年的時候身體也倍棒呢?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在《英國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研究,研究對11萬余名受試者的數據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從50歲開始,堅持5種良好的生活方式,與預期壽命延長10年相關。5個習慣分別是什么呢?
吸煙會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包括有癌癥、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癡呆癥等,即便是被迫吸食二手煙,也會給身體帶來同樣的傷害。
BMI要保持在18.5-24.9之間,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癌癥的獨立危險因素,還會增加多種癌癥的死亡風險。想要保持健康的體重,要通過運動、飲食等科學的方式去調整,不能盲目節食。
建議每天進行不少于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對于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以及預防疾病發生均有一定的好處,還能幫助控制體重。
很多疾病都是“吃”出來的,其中就包括癌癥。日常要保持良好健康的飲食模式,如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豆類、魚類以及適量肉類,少吃油炸、高脂肪的食物,同時要注意烹飪方式以清淡的為主,盡量少吃鹽分高的食物。
酒精與多種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相關,即便是少量飲酒也會給身體帶來傷害,增加包括癌癥在內的多種疾病的發生風險。對于普通人來說,日常要盡量少喝或不喝酒,非必要情況下最好別碰酒。
養老問題是個社會問題,完全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爭取到老的時候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參考資料:
[1]《中國人養老真相:老頭退休金過萬?天真了!60%老人不到300元》.青年門派.2023-01-03
[2]《新型養老火了,“何以解憂唯有退休”的日子要來了嗎》.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06-17
[3]《BMJ:5個健康習慣,或可增加10年無病壽命!哈佛科學家分析11萬人數據發現,50歲之后保持健康生活習慣,或可無癌生存34年》.奇點網.20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