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肩綜合征
撰文 李志峰
編輯 保健君
頸肩綜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也非常容易復發,是令眾多醫生頭痛的難治病,一般不需要手術治療,但是服用藥物又僅能緩解疼痛,往往治標不治本。
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種標本兼治的方法——自我運動療法。
知己知彼——了解頸肩綜合征
頸肩綜合征是癥狀學名詞,一般指以頸椎退行性病變(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等)為基礎,由此引起的頸肩部酸麻、脹痛癥狀的總稱。臨床上大部分患者僅僅有主觀癥狀,除疼痛外,還可以有酸脹、僵硬、沉重、麻木和刺癢等感覺。客觀體征可表現為頸部活動痛性受限,頸項壓痛、叩痛,頸后伸(或壓頸)致頸肩痛。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一般人群中,頸痛的年發病率為7%~47%,肩痛的年發病率為16%~61%。
頸肩綜合征是一種可復發性疾病,有輕微的加劇或惡化趨勢。
頸肩綜合征過去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而近年來發病人群日趨年輕化。
頸肩綜合征的病因
●頸椎退變
如骨質增生、椎間盤退變突出等刺激神經根。
●慢性勞損
如在某一強迫體位上工作過久、長期重復勞動等,使頸肌、韌帶發生慢性勞損。
●急性損傷
交通事故、跌倒、急性扭頭等可造成急性損傷,另外,睡眠時枕頭過高或體位不適合也常引發頸部急性勞損,導致次日頸痛、活動受限。
●其他
如肌肉痙攣、急慢性咽喉炎癥等也可能引起頸肩綜合征。
頸肩綜合征的常見誘發因素
●不良坐姿
長期伏案工作,坐姿不良;長期低頭玩手機,拿著手機刷視頻、看劇等。同一姿勢保持太久,使脖子和肩膀周圍的肌肉緊張,導致酸痛感。
●長時間使用電腦
操作電腦是一項靜力作業,伴隨著頭、眼、手的細小和頻繁運動,往往持續時間長、工作量大,會使操作者的肌肉、骨骼反復緊張,引起相應的病癥。
●辦公桌高度不當
辦公桌高度或高或低,加重了操作者頸部、肩部的疲勞,同時給頻繁運動的臂部、手腕帶來了更多壓力,相關癥狀就在不知不覺中找上了門。
頸肩綜合征的常見癥狀
●頸部活動受限
頸肩綜合征患者常見癥狀為頸部疼痛、酸脹、發僵,按摩之后癥狀好轉,早晨癥狀加重,寒冷、過度勞累等因素刺激后病情突然加劇。
●神經根受損
一般神經分布區可有痛、溫、觸覺的改變,早期痛覺過敏,后期或壓迫較重可見感覺減退。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腱反射減弱,患肢肌力下降,甚至肌肉萎縮。
●典型局部壓痛
局部壓痛多位于風池穴、棘突、脊旁、肩胛骨內上角等處,且常向遠端部位放射。
●周圍炎癥癥狀
頸肩綜合征患者往往會出現肩臂的疼痛和功能障礙,而頸部的癥狀反而比較隱蔽,臂、肘、掌、指也會出現多樣化癥狀。
內外夾攻——運動療法的好處
頸肩綜合征應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一般可通過休息、牽引、藥物治療等方式緩解癥狀。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頸肩綜合征,還需要進行自我運動療法,運動鍛煉能給患者帶來諸多好處。
緩解頸肩癥狀小技巧
如果已經出現頸部酸痛、肩部僵硬癥狀者,可利用下面兩個方法來緩解癥狀。
緩解頸部酸痛的方法
坐位或站位,上身保持正直,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指尖相對,按在頸后正中線上,從上到下依次進行。手指用力向前按,頭向后仰,也就是相對用力。
這樣反復做2~3次,能夠很快消除長時間低頭所造成的頸部酸痛僵硬感。
緩解肩部僵硬感的方法
身體站直,雙手下垂放在背后,兩臂伸直且雙手相扣,然后肩關節做向前向后的運動,或者雙手自然下垂,肩關節做環轉運動,這樣做可以緩解肩部的緊張感和肌肉僵硬感。
特 別 提 示:如有步行不穩踩棉花感,神經壓迫癥狀如手臂發麻、頭暈等癥狀,應先去醫院相關科室就診,根據醫生建議再鍛煉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