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今年40歲出頭,在一家房地產銷售公司上班,前段時間他發現身上出現了密密麻麻的紅斑,又紅又癢,剛開始以為是過敏,擦了藥膏后就沒有在意。
隨著紅斑愈加嚴重,瘙癢無比,甚至抓過的的傷口還會流膿,劉先生趕緊去醫院的皮膚科檢查,開了1000多元的藥物,但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癥狀也沒有緩解。
后來醫生問診了解到劉先生還會有反復發作的感冒、發燒癥狀,就建議他去做一個血液檢查,一查才發現是HIV陽性,也就是艾滋病。
一、年齡最大的病例已90多歲!
前不久,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在瑞士日內瓦發布一份題為“終結艾滋病之路”新報告,報告指出,2022年全世界有3900萬艾滋病感染者,且有63萬人死于艾滋病相關疾病。
據我國疾病預防控制局數據顯示,2023年1至6月,全國有10872人死于艾滋病,平均每天有60.4人死亡。而在艾滋病患者中,“一老一少”成為關注重點,2022年新增患者中,15-24歲青年學生占比2.6%,60歲以上病例占比25.1%。
在新增的數據中,艾滋病人群老齡化趨勢不容忽視。據統計,我國2019年新增60歲以上的艾滋病感染患者高達3.7萬例,平均每天有超過100例的老年艾滋病患者,占當年所有感染者的25%。
那么,艾滋病為什么盯上了老年人?
“不安全性行為,是導致老年人感染艾滋病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據市疾控中心專家分析,老年人成為艾滋病高危群體,主要與被忽視的性需求、缺乏安全防護意識及對艾滋病了解少等原因有關。
很多人會覺得老年人沒有生理需求,其實并不是,有研究表明,不少男性到了70多歲甚至80歲也有正常的生理需求,但這往往不被家庭或社會重視,還會被指“老不正經”,就容易發生一些不安全的性行為。
所以,我們一定要理性看待“老年人有性需求”的問題,作為子女,也要對老人多一些陪伴和關心。
二、3個異常或是艾滋病信號,別錯當成皮膚病
艾滋病的可怕之處在于,以目前的醫療手段它只能被控制,不能被治愈。一旦感染了艾滋病,一定要早診斷早治療,艾滋病前期癥狀不明顯,病毒進入身體會不斷復制、增殖,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等到真正出現了問題就為時已晚,難以治愈,因此一定要盡早干預。
皮膚作為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患艾滋病后感染或非感染損害會累及皮膚黏膜,研究報道約 90%的患者會出現皮膚黏膜損害,且常為首發表現。多數人認為這是普通的皮膚疾病,從而忽視了加重病情發生,當皮膚出現以下幾種異樣時需警惕!
1、非感染性皮膚問題
艾滋病早期可能會出現皮疹、脂溢性皮炎、蕁麻疹、銀屑病等非感染性皮膚問題,如果只當做皮膚問題去治療,治療效果就會不理想。
2、感染性皮膚問題
艾滋病早期非感染性皮膚問題之后,就可能面臨感染性皮膚階段,被帶狀皰疹、尖銳濕疣、口腔毛狀白斑等疾病盯上,這種多代表已進入艾滋病階段。
3、皮膚瘤
艾滋病患者不斷嚴重化,人類皰疹病毒8型病毒會不斷繁殖,形成惡性卡波西肉瘤,還可能會出現惡性黑色素瘤、櫻桃狀血管瘤等皮膚瘤。
三、高危行為后的72小時自救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此外,像不正規紋身店或是牙科診所消毒不規范,也有又會有感染的風險。發生高危性行為之后,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24小時內及時服用阻斷藥,24小時內來不及,也可以在24—72小時內服用阻斷藥物,一般盡早、按時、按量服用成功率更高。
目前我國艾滋病處于低流行水平,但依舊要做好艾滋病預防。而且,藥物并不是100%能成功地阻斷HIV感染,避免感染的最好方式,就是潔身自愛,不亂交,不亂性,一旦發生高危性行為建議積極檢測。
參考資料:
[1] 《關注 | 關愛老年人 預防艾滋病》云南防艾.2022-05-28
[2] 《“看得見”的艾滋:皮膚出現這3種情況,可能是艾滋病信號!》.方舟防艾名醫說.2022-07-29
[3] 《當艾滋病毒“攻陷”人體后,你還有72小時自救》.生命時報.202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