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是星娃最大的障礙,很多家長都非常頭疼,經常有家長問我“孩子不和別的小朋友玩怎么辦?”、“孩子不喜歡和別的小朋友玩怎么辦?”、“孩子追著別的小朋友屁股后面,不知道怎么和別的小朋友玩怎么辦?”、“孩子和別的小朋友玩不到一起怎么辦?”......
想要孩子學會社交,最重要的就是要給孩子找個固定的伙伴。第一步,先教孩子可以獨立的玩游戲,不管是穿珠子、搭積木、拼圖等,他可以獨立完成之后,再找一個固定的小伙伴和孩子坐在一起玩。這里要注意,最開始不要要求他倆一起玩,各玩各的就可以,孩子這時候還沒有社交意識,強行一起玩只會讓孩子更加反感,甚至討厭同伴。所以只需要讓孩子慢慢習慣身邊有一個同伴一起玩。
第二步,讓固定伙伴給孩子玩具,逐漸強化合作,比如,孩子穿珠子的過程中,是固定伙伴在不斷給孩子遞珠子,拼圖的時候給孩子遞拼圖,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逐漸對同伴產生社交意識,感受到同伴的作用。
第三步,繼續強化合作,輔助孩子給同伴遞玩具,不斷強化孩子的社交行為,這樣,你來我往的社交意識就開始建立了。
以上三步只是非常基礎的建立社交意識,那怎么樣才能讓孩子愛上和別人玩呢?
首先,家長要讓孩子喜歡上玩游戲,先挑選一些對孩子來說非常簡單的游戲,游戲可以練習孩子的規則意識,還可以練習孩子聽指令。比如說搶東西,搶的東西可以可以是孩子有興趣的,吃的、玩的都可以。游戲本身就自帶有強化屬性,會推動孩子的參與。
等孩子玩熟練了,就可以進入到第二步,和固定伙伴一起玩,不僅要會玩這些游戲,還需要教孩子對同伴提要求,邀請同伴一起玩。
這里記住,一定不是媽媽占主導去引導孩子怎么樣去提要求,而是孩子看到特定的游戲材料,主動去邀請同伴一起玩。多次練習,讓孩子體會到和別人一起玩的樂趣,自然就更容易發展出和別人玩的意識。
可能很多家長會說,第一步就沒有辦法進行下去,找不到固定的同伴。這個固定的同伴重點不在同伴,而在固定,如果家長暫時找不到別人,自己也是可以的,先培養社交意識,再逐漸給孩子找同齡或者和自己孩子年齡稍大、稍小的孩子一起玩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