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受孕,排卵是先決條件。因下丘腦—垂體前葉—卵巢之間存在著正負反饋的相互作用,從而支配著育齡婦女的排卵及月經來潮。下丘腦—垂體前葉—卵巢軸功能發生失調就會阻礙排卵,引起月經失調,以致閉經。其因或卵巢先天發育不良排卵。腮腺炎后并發卵巢炎,卵巢衰竭,放射線破壞影響正常的卵巢功能等;或由多囊卵巢,或由異常之激素分泌量, 影響了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正常調節關系,干擾正常排卵而不孕,為無排卵性不孕。 祖國醫學認為,無排卵性不孕癥,主要是腎、天癸、沖 任、胞宮之間的陰陽平衡失調。治療多從補益腎元,調理沖任,養胞助孕方面入手。
臨床表現為周期經量、經色、經質均發生改變,月經周期不是提前就是后錯,甚而閉經,多年不孕。但須區別原發性或繼發性不孕。另外根據病史、婦科檢查、基礎體溫、宮頸粘液、陰道脫落細胞內分泌涂片,血內分泌激素等測定,以及B超、宮腔鏡,腹腔鏡等檢查區別不孕原因和類別。
女性不孕癥中,無排卵是個主要的因素,由于生殖醫學之發展,對無排卵導致的不孕癥的診斷和治療方面有很大促進。本病原因主要為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失調,按不同情 況可診斷為下丘腦—垂體功能低下性月經失調,多囊卵巢綜合征,功能性子宮出血病,無反應性卵巢綜合征,高泌乳素血癥及無排卵性卵泡黃素化綜合征等。現代醫學認為,無排性月經是因為卵巢功能不良,卵巢每月也有濾泡生成,卵子發育成熟,但成熟卵不能排出,在卵巢內自行消亡,因此只有雌激素而沒有黃體形成,子宮內膜只有增殖期變化,沒有分泌期變化,子宮內膜也脫落形成月經。由于卵子之成熟和消亡時間沒有規律,所以月經周期或提前,或后錯,期則閉經。由于成熟卵不能從卵巢排出,故不能受孕。無排卵性月 經的患者一般均以月經后錯、閉經、不孕為主要臨床特點,但 具有這些癥狀者不一定都是無排卵性月經。故也要參考現代 醫學之檢查,如基礎體溫之測定和子宮內膜的檢查等。中醫腎主生殖理論中,腎代表了胞,沖任,天癸、胞宮間功能之控制和調節,這和現代醫學中的中樞神經系統通過下丘腦和垂體,卵巢間的生殖功能調節有相應之處。其次婦人以血為本,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能有子,沖為血海,沖脈盛,能夠榮養胞宮,則經血自調。所以月經后錯或閉經,實為血虛之證。總之,無排卵性月經的 病理實質是血虛腎虧,在治療上以養血益腎為主,但又必須 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辨證施治。
中醫對不同原因的無排卵性不孕癥的辨證分型,治療效果是肯定的,在辨證中不僅對臨床要以四診方法區分,還應結合實驗室內有特征性指標的測定,使辨證深入微細的分子水平,以提高臨床療效。
[臨床療效]采用純中藥治療本病40例,痊愈32例,好轉8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