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因其發病時皮膚突然發紅,色如丹涂脂染,故名丹毒。其特征為患處焮紅腫赤,色如涂丹,輪廓鮮明,壓之褪色,繼而迅速蔓延擴展,有時可出現水泡或血皰。
丹毒是鏈球菌侵犯皮膚和黏膜網狀淋巴管而引起的皮膚病,好發于頭面部及小腿,具有傳染病。中醫學認為多因血熱內蘊,外感毒邪,或體表皮膚破傷,毒邪乘襲,外竄肌膚,內走營血而成,可發生于身體任何部位,多見于腿脛、頭面,如不根治,常可反復。
醋療便方:
1.蕎麥醋糊方
處方:蕎麥粉、醋各適量。
用法:將蕎麥粉與醋調成糊狀,敷于患處,早、晚各更換1次。
功效:清熱解毒。用于丹毒、火癤子。
2.鮮苔醋泥方
處方:鮮青苔、陳醋各適量。
用法:將醋倒人盛鮮青苔碗內,攪拌,將苔醋搗爛如泥,敷于患處。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散淤。用于流火丹毒。
3.龍葵醋方
處方:龍葵葉、醋各適量。
用法:龍葵葉加醋細研,敷于患處。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消腫。適用于丹毒。
4.寒水石石膏醋方
處方:寒水石12克,石膏100克,醋適量。
用法:將前2昧共研細末,與醋調勻,敷于患處。
功效:解毒消腫。適用于丹毒。
5.五倍子蜜醋膏方
處方:五倍子粉150克,蜂蜜60克,醋300毫升,梅片適量。
用法:先用砂鍋將醋、蜂蜜煮沸,徐徐加入五倍子粉,攪拌,熬成藥膏,再人梅片調勻,收貯備用。用時外敷患處。
功效:散淤消腫。適用于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