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風團、劇烈瘙癢。蕁麻疹中醫(yī)辨證分型為風熱型、風寒型、氣虛型、血虛型、濕熱型、血瘀型。風熱型證見風團色紅、連成片、暴癢難忍、可有針刺樣灼熱感、遇熱稍減,伴自汗口渴、甚則發(fā)熱煩燥、舌紅、苔黃、脈浮數(shù)。風寒型證見風團色白或淡紅、稍沾冷水則可誘發(fā)、瘙癢異常、遇冷當風則加劇、遇熱可減輕、口不渴、可伴有發(fā)熱惡寒、舌淡、苔白、脈浮緩。氣虛型證見風團如豆瓣大、成片、疹色與膚色一致、伴倦怠乏力、動則汗出、舌淡胖、脈弱。血虛型證見風團形似豆瓣、邊緣紅暈色淡、皮膚干燥、伴面色無華、失眠、頭暈、舌淡、苔薄、脈細。濕熱型證見風團鮮紅或中央色白,邊緣鮮紅,搔抓之后,皮膚迅即潮紅水腫,局部或全身瘙癢及熱感,伴惡心嘔吐、頭暈、舌淡、苔白或黃膩、脈滑數(shù)。血瘀型證見大/片風團遍布全身、色紅、時起時消、歷時不愈、瘙癢難忍、煩燥、便結(jié)、舌紫暗、苔薄黃、脈弦細。
1.[處方]蛇蛻6克,雞蛋2個。
[制法]蛇蛻人鍋加水煮沸后加雞蛋繼續(xù)煮至蛋熟即可。
[服法]食蛋飲湯。
[主治]血虛型蕁麻疹。
2.[處方]青蒿適量。
[制法]用青蒿洗凈晾干待用。
[用法]用青蒿直接揉搓患處。
[主治]風熱型蕁麻疹。
3.[處方]百部15克,白酒100毫升。
[制法]百部與白酒同人鍋煎煮即可。
[用法]用紗布蘸藥酒涂抹患處,每天3次。
[主治]風熱型蕁麻疹。
4.[處方]荊芥穗30克。
[制法]將上藥研末,用紗布包好。
[用法]用手在藥包上來回揉搓,直至皮膚發(fā)熱為度。
[主治]風寒型蕁麻疹。
5.[處方]蟬衣5個,浮萍250克。
[制法]上2味藥同人鍋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即可。
[服法]早晚分服,每日1劑。
[主治]蕁麻疹。
6.[處方]皂刺、甘草各9克,雙花30克。
[制法]上3味藥同人鍋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即可。
[服法]早晚分服,每日1劑。
[主治]蕁麻疹。
7.[處方]棗樹皮60克,紅糖30克。
[制法]上2味藥同入鍋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即可。
[服法]頓服,每日1劑。
[主治]蕁麻疹。
8.[處方]鮮大薊100克(干品減半)。
[制法]上藥入鍋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即可。
[服法]每日分早、中、晚3次分服,每日1劑,3天l療程。
[主治]風熱型蕁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