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兒童由于其在溝通、社交、行為、感知等方面諸多的障礙讓他們與其他孩子相比更難于樹立自信心。長期缺乏社交和人際互動也會侵蝕他們的自信,診斷的標簽和成人的態度往往讓他們感到自己的不足,他們也很容易把對自己不適應行為的校正當作是對他們的批評和責備,與同齡人交往中的負面經歷甚至有可能會給他們留下創傷。
對于孤獨癥孩子的異常行為和心理給予適當的夸獎提高孩子自信心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教育孩子的重要的方法。但是稱贊相對不能隨意用,亂用,它在運用的過程中是需要有一定界限的,例如時間點,時間間隔,運用的量等。否則“夸獎”會引起反作用。
小編提醒您靈活在孤獨癥孩子恰當的運用夸獎需遵循的三大原則:
夸具體不夸全部
孤獨癥孩子的治療中包括夸獎,稱贊孩子對于家長來說已經是輕車熟路的事情了,在家長眼里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細節都是值得驚嘆和贊美的。就是在這種不斷驚喜中,家長已經習慣于對著孩子說出“真棒”,“真好”這樣的評價,特別的自閉癥孩子,更需要給予鼓勵和夸獎。但是家長們對隨口夸獎可能意識不到會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總是籠統的表揚孩子,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應該怎么做,如何努力。
夸努力不夸聰明
“你真聰明”——又是一個家長常用的稱贊語。家長對于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如果都用“聰明”來定義,結果只能是讓孩子覺得好成績與聰明劃等號,一方面他會變得“自負”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們面對挑戰會采取回避,因為他們不想出現與聰明不相符的結果。
夸事實不夸人格
“好孩子”這樣的話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長們會無心的將其掛在嘴邊,但“好”是一個很虛無的概念,如果孩子總被扣上這樣一頂大帽子,對他反而是種壓力。如果家長的稱贊總是“言過其實”,孩子也會有壓力,覺得自己不配這樣的贊美。他們會怎么辦呢?那就是在你剛剛在贊美完他的時候,他就做出讓你頭疼的事情,以示“真誠”。
家長和老師再給孩子進行康復訓練的時候,除了要慎重運用和三大原則之外,還要注意如何才能巧妙的運用夸獎:
留心孩子的努力
真正做到“夸努力”“夸具體”。首先家長要對孩子做事情的整個過程有所了解,又是你親眼看見孩子的努力,在總結孩子成績的時候,不妨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說出來。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會洋溢在孩子的臉上。如果你沒有親眼見到孩子的努力也沒有關系,你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說出努力的過程。在中間不失時機的加以適當的點評,同樣可以個孩子一個有益的贊美。
夸孩子別嫌“啰嗦”
當孩子表現好時,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你真棒”,看起來既省事又符合鼓勵為主的教育精神,其實這樣的表揚多了,對孩子毫無意義。所以當了解了“夸具體”的原則時,很多家長很難適應,不知道除此之外還能說些什么。其實很樸實更直接的話語反而能起到作用,但家長不能嫌麻煩。
把夸獎當“預防針”
夸獎不僅僅是事后對孩子的肯定,有時候在預見到孩子對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觸時,可以事先夸夸孩子,用表揚來打預防針,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療效”。
每個人都喜歡被夸獎,被稱贊,但是不能對其實行“一直進行時”,多了就會“變味”,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夸獎”是否運用得體。如有健康疑問,可到全球醫院網公眾號(webQQYY)咨詢。(責任編輯:林岱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