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是耳鼻喉科臨床常見疾病之一,其發病的性別男性略高于女性,且中年人居多。能夠引發鼻息肉的確切原因目前在醫學界尚不清楚,但大部分醫學家認為慢性感染及變態反應是其主要原因。
由于鼻部炎癥刺激所致的鼻息肉,多是由于慢性鼻竇炎開口處粘膜,使之發生炎性改變逐漸形成息肉。息肉體積逐漸增大則會妨礙鼻竇通氣引流。使得鼻竇分泌物引流不暢,加重鼻竇炎,如此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鼻息肉若治療方法不當或治療不徹底極易復發。預防鼻息肉發生和復發的根本措施是徹底治療鼻炎、鼻竇炎,去除鼻竇開口附近的阻塞性病變。
鼻息肉可能引發諸多的如咽喉炎,中耳炎及心、肺等臟器功能損害的并發癥,有的甚至會發生惡性病變;少數巨大息肉有可能引起侵襲性并發癥。那些生長較快、體積巨大的息肉,會擠壓破壞鼻竇壁或鼻腔頂壁:隨后侵犯眼眶、額竇、前顱窩、蝶竇和中顱窩等五官重要部位。因此,為了徹底治療鼻息肉,專家引進了內窺鏡能有效的治療鼻息肉。
內窺鏡治療鼻息肉徹底么?鼻內窺鏡手術治療鼻息肉就是鼻內窺鏡切除術的一種精細、準確的方法。手術利用內窺鏡良好的照明,對患者鼻腔深部結構也能夠做清晰觀察,在清除病變的同時還能夠盡量保留鼻腔、副篩竇中正常粘膜及結構,能夠形成良好的通氣及引流,術后能夠大大降低鼻息肉復發率。與傳統手術相比,有患者痛苦小,手術切除息肉徹底,手術后息肉不易復發等多種優點。
內窺鏡治療鼻息肉的適應癥:
持續性鼻塞,鼻塞原因是因為鼻腔內毛細血管流通不暢,導致毛細血管膨脹引起鼻塞,嗅覺減退,閉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和張口呼吸。可有流涕,頭痛,耳鳴、耳悶和聽力減退。粘液性息肉,頗似剝皮葡萄狀或鮮荔枝肉狀,表面光滑半透明,呈粉紅色,有細帶多來自中鼻道,觸之柔軟活動。出血性息肉(較少)表面光滑,充血,觸之軟而易出血。纖維性息肉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觸之較實不易出血。多發性息肉常來自篩竇,單個息肉多從上頜竇內長出,墜入后鼻孔稱“后鼻孔息肉。”鼻息肉增多變大,長期不予治療,可致鼻背增寬形成“蛙鼻”。
內窺鏡治療鼻息肉后的注意事項
1:手術后要定期復診
內窺鏡治療鼻息肉后定期到醫生處了解術腔情況,必要時應進行術腔的清理,將新生的肉芽或者囊泡去除,以保證手術效果,這種復診時間有的甚至要持續半年時間。
2:需要堅持局部用藥
內窺鏡治療鼻息肉后局部使用激素類藥物可以減輕局部的炎癥反應,從而降低復發率。需要指出,有一部分患者,即使采用上述方法,仍有復發的可能。如一些稱做為鼻息肉病的患者。因此完全保證不復發是不現實的,但對大部人來說,鼻息肉手術的復發是基本可以控制的。
3:預防調護
內窺鏡治療鼻息肉后應積極防治各種慢性鼻病,如鼻鼽、鼻淵等,以預防變生息肉。 鍛煉身體,增強機體抗病力,預防傷風感冒,以免癥狀加重。 注意飲食起居有節,戒煙酒,忌辛辣厚味,預防術后息肉復發尤其長時間的感冒不愈情況下容易發生。如有健康疑問,可到全球醫院網公眾號(webQQYY)咨詢。(責任編輯:李桂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