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中的毒素究竟是些什么物質?
以前一直認為主要是尿素,事實上造成尿毒癥的毒素類別繁多,公認的是尿素、尿酸,還有胍類、酚類、吲哚類、芳香酸與脂肪酸等。這些有毒的代謝產物大量潴留于身體內,是因為腎臟病使腎臟的排泄、調節、內分泌等功能發生障礙所造成的。
尿素是蛋白質和氨基酸分解代謝的主要最終產物,亦是氨在肝臟里進行解毒的產物。正常成年人血漿里尿素氮的濃度為2.9至7.2毫摩/L(8mg至20mg/分升),而每天尿里排出的尿素有10g至30g。食入蛋白質愈多,尿里排出的尿素愈多。所以,排泄尿素是腎臟的主要功能之一。
尿酸為嘌呤代謝產物,溶解度相對較小,濃度升高時容易形成結晶。正常人血尿酸水平,男性最高值為420微摩/L(7.0mg/分升),女士最高值為360微摩/L(6.0mg/分升)。大約25%的尿酸和血漿蛋白質結合,大多數以游離的鈉鹽溶解在血漿里,可以自/由濾過腎小球。近曲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可達98%至100%,為主動轉運。近曲小管還能夠主動分泌尿酸,但是大多數在排出過程中被再重吸收,通過重吸收一分泌一重吸收的過程,經終尿排出的尿酸約為腎小球濾過多的6%至10%,每天尿里包含尿酸約有0.1g至1.0g。
肌酸和肌酐是可通過腎小球濾過的小分子物質。濾過后在近曲小管里可全部重吸收,所以正常成/人尿里并無肌酸排出。肌酐主要由肌酸通過不可逆的脫水反應在肌肉里緩慢形成,再釋放到血液里,隨尿排泄。
所以,肌酐的排泄量不容易受飲食的影響,而和身體內肌肉總量關系緊密。
盡管經腎臟排泄的毒素類別比較多,但是臨床上判斷腎功能怎樣,經常以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血尿酸的客觀指標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