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暑 人體因夏天天氣潮濕悶熱,皮膚毛孔若宣泄不暢,會使身體出現散熱困難,如果熱量積蓄過多過久,就會引起中暑。因此要避免在烈日下長期工作,及時給身體補充水分可幫助散熱;也要避免久處空調房,使汗出不暢,陽郁于內,寒閉于外,如此不僅夏天易感冒,秋天還會變生它病。要勤洗澡,勤換衣。熱水洗澡祛暑除濕的效果要比冷水更好。
養津液 按中醫的理論,盛夏最易“大汗傷津”,傷津之后,由于“氣隨津泄”而導致氣衰。因此夏季要多飲水,出汗多時要飲淡鹽水。另外,夏天可用中藥五味子掏碎煎服代茶飲用,治“氣虛不斂,口渴多汗”。
冬病夏治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的理論,夏天是治療秋冬病癥的有效時機。一些因陽氣虛弱而在秋冬季節發作的疾病,如慢性氣管炎、哮喘、關節炎等,可在伏天用中藥貼敷,或用艾灸溫壯陽氣,以達到驅除疾病提高身體健康水平的目的。
調飲食 《內經》有“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亦同法”之論。夏季不宜服用牛肉、羊肉、辣椒、荔枝、桂圓等溫熱性的食物,也不宜吃大量的冷飲。夏季因胃納差,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瓜果、豆制品等,也可適當吃一些粗糧,以補充維生素B。夏季胃腸虛弱,消化功能減低,粥類食物燉煮糜爛,易于消化,同時,熬粥時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性的加入各種佐料,使其更能發揮中醫的藥性作用而達到對人體養生的效果。 (石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