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是一種以紅斑、鱗屑為主的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俗稱牛皮癬。中醫稱為白疕,其特征是出現大小不等的丘疹、紅斑,表面覆蓋著銀白色鱗屑,邊界清楚,好發于頭皮、四肢伸側及背部,男性多于女性。春冬季節容易復發或加重,而夏秋季多緩解。病程日久,頑固難治。《諸病源候論·干癬候》曰:“干癬,但有匡郭,皮枯索癢,搔之白屑出是也。”其癥狀與銀屑病較為相似。
江蘇省國醫名師孫浩認為:該病病因不僅有風、熱、濕、燥等外邪侵襲,也有血熱、血虛、血燥等內因致病,根據不同的病機分別用祛風止癢法、清熱涼血法、活血化瘀法和養血潤燥法等進行辨證論治。祛風止癢法、清熱涼血法治療血熱型銀屑病,相當于進行期,常用生地、玄參、黃芩、苦參、白茅根、人中黃、丹皮、荊芥、防風、紫草等;活血化瘀法治療血瘀型銀屑病,相當于靜止期,常用土茯苓、三棱、莪術、紅花、赤芍、當歸尾等;養血潤燥法治療血虛風燥型銀屑病,相當于靜止期,病情遷延日久,常用生地、蜂房、當歸、首烏、白芍、天冬、麥冬、玉竹、石斛等。
病案:時某某,男,5歲。半年前因外感后全身出現紅色斑丘疹,以胸背部和四肢伸側為見,大小不一,境界清楚,少許可見白色鱗屑,偶有瘙癢,經南京明基醫院皮膚科皮膚活檢,確診為銀屑病。目前納馨,二便調,寐安穩。舌尖紅,苔薄白,脈弦數。證屬風盛血熱。治以涼血清熱解毒。
處方:牡丹皮10克,紫草5克,人中黃15克,生地12克,地骨皮10克,土茯苓15克,土牛膝12克,赤芍10克,苦參10克,炒黃芩6克。7劑,水煎服。
地膚子15克,白蒺藜15克,白鮮皮15克,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5劑,煎水外用,洗浴全身。
二診:藥后紅色斑丘疹漸收,舌脈同前。治以上方加減:口服方去黃芩,加生薏苡仁15克。5劑,外洗方,繼用14劑。
三診:皮疹漸收,未見新疹出現,上方分別加減:牡丹皮10克,紫草5克,人中黃10克,生地10克,土茯苓15克,土牛膝12克,赤芍6克,生苡仁15克,苦參6克,陳皮5克,連翹6克。14劑,水煎服。
白鮮皮20克,蛇床子15克,紅花5克,赤芍15克,連翹10克,土牛膝20克。14劑,煎水外用。洗浴全身。
后以三診方藥繼用一月余,患兒家長來院告之皮疹基本消失,隨訪半年未復發。
本案用人中黃、丹皮、紫草、生地、赤芍、土茯苓等以涼血;金銀花、連翹、地膚子、白蒺藜、白鮮皮、苦參等清熱解毒、疏風止癢。由于辨證正確,處方合理,在治療的兩個多月中,始終以上方為基礎增減,病情逐漸減輕,乃至痊愈。孫浩告之,該病較頑固,內服加外用是中藥治療的特色,但切記要避免食物、光線、溫度等不良刺激,以防復發。(高媛媛 時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