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病人數(shù)日益增加, 死亡率在全球高居首 位 [1 ] 。手術、 放射和化學療法是西醫(yī)治療肺癌的三大 手段, 目前已經(jīng)取得較大研究進展 [2 ] 。中醫(yī)治療肺癌 多局限于醫(yī)家個人臨床經(jīng)驗, 病因病機眾說紛紜, 尚未 有明確定論 [3 ] 。本文嘗試從肺癌的臨床癥狀、 病因病 機、 放化療后病變特點等角度入手, 對肺癌病機進行分 析, 針對病機進行相應方劑的配伍探討, 以期為肺癌的 治療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
1 肺癌的臨床癥狀特點
肺癌以干咳、 少痰, 痰中帶血, 甚則咯血、 口干舌 燥, 皮膚干燥、 胸痛、 呼吸困難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 其中 干咳少痰咯血的燥熱傷肺癥狀最為常見 [4 ] 。盡管中醫(yī) 古文獻中無肺癌這一病名, 但其癥狀與體征可見于諸 多文獻, 如 《金匱要略》 所述“肺痿” , 癥見咳血、 吐痰, 上氣喘滿, 口干舌燥, 形體消瘦, 咽喉嘶啞, 心煩胸痛, 與肺癌燥熱傷肺的癥狀極為相似。 肺癌患者放化療后, 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 但燥熱 傷肺癥狀依然存在。如 《腫瘤臨證備要》 提到 [5 ] , 肺癌 患者放療時出現(xiàn)干咳、 口干舌燥、 聲音嘶啞等燥熱傷肺 癥狀。 米逸穎 [6 ] 認為, 放射線屬熱毒侵襲, 導致津血亡 失, 肺燥不行, 失于宣發(fā), 津液不能上承, 引起口干舌 燥, 肺失清肅, 腑氣不通, 出現(xiàn)便秘。張培宇 [7 ] 認為, 治 療手段多屬燥熱性質, 如手術亡血、 放療灼燒陰液、 利 尿劑使用, 均易造成體液丟失。李佩文 [8 ] 提出肺癌放 療是一種 “大熱峻劑” , 可致津液丟失過多, 導致 “肺熱 葉焦” , 患者發(fā)熱、 口渴、 皮膚燥熱等燥熱傷肺主癥更 加明顯。
由此可見, 肺癌以燥熱傷肺的臨床表現(xiàn)為主, 放化 療后其燥熱傷肺癥狀更甚。
2 肺癌的病因病機特點
肺癌是西醫(yī)學病名, 中醫(yī)學將其歸類為“肺痿” “肺積 ” “息賁” 等范疇 [9 ] 。中醫(yī)學認為, 肺為嬌臟, 喜 潤而惡燥, 開竅于鼻, 與外界相連, 易受邪侵。長期吸 煙、 汽車尾氣、 工業(yè)廢氣、 礦石粉塵、 石棉、 煤焦煙炱、 放 射性物質等, 尤其是肺癌的首要病因“煙毒” , 這些病 因導致熱毒灼津, 煉液為痰, 氣滯血瘀, 痰瘀毒膠結于 肺, 形成癌毒。
亦有醫(yī)家認為, 肺癌多因燥熱傷肺, 或素嗜煙酒, 或食辛辣燥熱之品, 或汗出傷津, 致肺失于宣肅、 治節(jié) 無權, 百脈不朝, 津液不布, 凝結成痰, 瘀毒內生, 火燥 交攻, 灼傷肺絡, 形成積塊 [10 ] 。《金匱要略·肺痿》 有: “重亡津液, 故得之” 的記載, 提示肺痿是燥熱傷肺之 重癥。諸多醫(yī)家提出燥熱傷肺是肺癌重要病機。如國 醫(yī)大師周仲英認為, 患者感受燥熱之邪, 則肺不治節(jié),燥盛則津傷, 氣機失調則痰瘀凝聚, 火盛則化毒, 日久 不解, 可導致肺癌發(fā)生。米氏補充認為, 熱毒侵襲, 灼 傷肺絡, 陰津耗損, 肺失清潤, 治節(jié)不行, 則百脈朝會受 阻, 終成痰瘀毒凝聚, 發(fā)為肺癌。 患者感受燥邪或陰液不足, 則肺宣肅失司, 津液不 布, 凝聚成痰, 痰凝氣滯, 氣滯血瘀, 瘀阻肺絡, 日久形 成肺部積塊 [11 ] 。 因此, 孫桂芝明確提出燥熱傷肺是肺癌的重要病 機, 并補充了火燥交攻、 化毒致癌的病勢分析。
3 清熱潤燥方劑及其配伍分析
文獻提出 [12 ] , “息賁” 和“肺積” 治療宜宣清肺氣, 潤燥補虛。肺癌是燥熱傷肺重癥, 治療宜清熱潤燥。 臨床上常用的清熱潤燥方劑有清燥救肺湯、 麥門冬湯、 沙參麥冬湯、 百合固金湯、 養(yǎng)陰清肺湯。
3. 1 麥門冬湯、 沙參麥冬湯配伍分析 麥門冬湯是 “培土生金” 的代表方, 屬甘潤之劑。方中麥門冬為君 藥, 重用以達滋養(yǎng)肺胃之功效;半夏配麥冬, 燥性減而 降逆之用存;甘草為使藥, 合人參、 粳米、 大棗, 共調中 焦。喻嘉言稱此方治 “胃中津液枯燥” , 表明該方重養(yǎng) 胃陰, 而非治肺 [13 ] , 張仲景用之治療虛熱肺痿。 沙參麥冬湯是吳鞠通所創(chuàng), 源自于麥門冬湯。方 中棄人參而用甘寒之沙參, 以增強養(yǎng)陰生津之功;半夏 辛溫, 棄之而加入甘寒之玉竹、 花粉滋陰;扁豆補中, 代 替大棗、 粳米。方的本意是治療溫病后期肺胃津傷證, 堪稱養(yǎng)陰生津之代表方劑 [14 ] 。
3. 2 百合固金湯、 養(yǎng)陰清肺湯配伍分析 金水相生, 肺陰乃固, 百合固金湯由此而來 。《醫(yī)方集解》 提出 “補肺者, 多兼滋腎” 。地黃滋腎, 百合入肺, 二者配 伍, 共補肺腎之陰。方中余藥麥冬滋養(yǎng)肺胃;當歸、 白 芍配伍玄參, 養(yǎng)血益陰之力增強;貝母、 桔梗、 甘草共為 佐使, 清熱化痰止咳。諸藥合用, 重在滋肺腎之陰, 潤 燥之效較弱, 可用于治療肺腎陰虧血熱肺癌患者 [15 ] 。 養(yǎng)陰清肺湯本意是用于治療白喉, 記載于《重樓 玉匙》 。方中大生地甘寒入腎, 玄參甘寒入肺, 共奏清 熱養(yǎng)陰, 解毒利咽;薄荷引經(jīng), 麥冬入肺, 配伍丹皮、 貝 母滋陰涼血, 散結消腫;白芍斂陰;生甘草清熱、 解毒利 咽。諸藥合用, 重在養(yǎng)陰解毒, 多用于治療五官科疾 病 [16 ] 。
3. 3 清燥救肺湯配伍分析 清燥救肺湯源自于《醫(yī) 門法津》 , 由喻嘉言所創(chuàng), 方的本意是治療燥熱傷肺重 癥。由桑葉、 石膏、 杏仁、 人參、 阿膠、 甘草、 胡麻仁、 麥 門冬、 枇杷葉組成。方中重用“肺家肝藥” 、 質輕性寒 之桑葉, 清透肺金燥熱, 又防肝木反侮, 止咳而清外燥, 為君藥;石膏甘寒清肺;麥冬甘寒潤肺, 共為臣藥, 治內 燥。人參生津益氣;枇杷葉、 杏仁味苦, 降泄肺氣止咳, 共為佐藥;甘草調和, 為使。 桑葉配石膏, 清內外燥邪, 肺金燥熱得以宣清;桑 葉配枇杷葉, 升降有序, 肺司宣肅 ;《難經(jīng)》 曰 :“損其肺 者益其氣” , 配伍人參, 實乃培土生金之意 [17 ] ;麻仁、 阿 膠助麥冬潤肺滋陰, 肺得滋潤, 治節(jié)有權。諸藥合用, 功能清熱潤燥。 本方配伍精妙, 共奏宣、 清、 潤、 養(yǎng)之功效, 清代柯 韻伯亦盛贊此方能甘涼滋潤, 清金保肺, 實是清熱潤燥 的抗肺癌良方。
3. 4 小結 肺癌具有火、 燥之特點, 是燥熱傷肺重癥。 李克成 [18 ] 提出 “燥者濡之” 的基本原則, 清熱潤燥是肺 癌的常用治法 。《內經(jīng)》 亦云 :“燥則潤之” , 外邪入侵, 以祛邪為先務, 所以肺癌的治療, 應以清熱潤燥為先, 使邪有出路。 清熱潤燥方劑在肺癌的防治與放化療后的恢復有 著廣泛的應用, 并取得良好效果, 但目前尚缺乏系統(tǒng)研 究, 下文著重討論清熱潤燥經(jīng)典方清燥救肺湯治療肺 癌的研究及應用現(xiàn)狀。
4 清燥救肺湯治療肺癌的研究及應用現(xiàn)狀
4. 1 清燥救肺湯治療肺癌的理論文獻研究 中醫(yī)治 療肺癌, 以緩解臨床癥狀為主 [19 ] , 如咳嗽、 咳血、 胸痛、 口干舌燥等。中醫(yī)文獻早已運用清燥救肺湯治療燥熱 傷肺重癥, 如 《癥因脈治》 記載 :“時令燥熱……皆令咳 嗽吐血者也” , 秦昌遇運用清燥救肺湯治療燥火傷肺。 《六因條辨》 亦提到 :“秋燥煩熱口渴……咳唾痰血, 清 燥救肺湯主之” 。 唐容川在 《血證論》 提到燥咳是因肺臟津虛, 火氣 乘之。又云 :“氣嗆痰澀, 或帶血絲, 久成肺痿, 清燥救 肺湯治之 ” 。《醫(yī)學舉要》 亦提到, 肺燥成痿, 宜甘涼滋 潤, 用清燥救肺湯。
4. 2 清燥救肺湯治療肺癌的臨床應用 清燥救肺湯 功能清熱潤燥, 主治燥熱傷肺重癥, 與肺癌燥熱病機相 符, 故該方常用于肺癌中醫(yī)臨床治療中并為名老中醫(yī) 所推崇。 孫桂芝教授認為肺癌是清肅失司, 燥邪化火, 陰液 消灼, 生毒致癌, 根據(jù)肺癌不同的病證特點, 常選用清 燥救肺湯, 并隨證加減治之 [20 ] 。姚軍漢等 [21 ] 運用清燥 救肺湯治療肺癌, 見此病即用此方, 能收到滿意的療 效, 雖不能盡愈此病, 但對緩解癥狀, 延長生命, 效果非 常明顯。李佩文教授 [22 ] 治療肺癌, 在辨證施治肺癌的 基礎上, 根據(jù)不同階段、 不同目的有所側重, 取得滿意 的療效。 名老中醫(yī)的臨床經(jīng)驗是中醫(yī)學的寶貴財產(chǎn), 經(jīng)過 了臨床療效的檢驗, 為清燥救肺湯治療肺癌研究提供 了有力的臨床支撐。
4. 3 清燥救肺湯治療肺癌的實驗研究 已有研究者 開始關注并著手進行清燥救肺湯抗肺癌的實驗研究, 如謝雄等 [23 ] 研究發(fā)現(xiàn), 清燥救肺湯能顯著降低荷瘤小 鼠瘤重, 抑制荷 Lewis 小鼠肺癌細胞活性。清燥救肺 湯抗癌機制可能與降低 ICAM - 1, NF - κB, EGFR, pJAKl 表達, 抑制 STAT1 蛋白磷酸化有關。
5 結語
肺癌以干咳少痰甚則痰中帶血等燥熱傷肺臨床表 現(xiàn)為主, 放化療及長期吸煙、 汽車尾氣、 工業(yè)廢氣、 礦石 粉塵等病因加重了肺癌燥熱的癥狀, 故研究者提出燥 熱傷肺是肺癌發(fā)病的重要病機及火燥交攻的病勢變 化。因此, 肺癌的治療, 也以清熱潤燥為先, 使邪有出 路。
清燥救肺湯為喻氏清熱潤燥名方, 具有清燥熱, 養(yǎng) 氣陰, 清中有潤, 宣利相宜之功效, 其治療肺癌臨床應 用早已在中醫(yī)文獻中記載, 現(xiàn)代醫(yī)家亦用此方治療肺 癌, 對緩解癥狀及延長生存期具有較好的療效。目前 已有研究者開始關注并著手進行清燥救肺湯抗肺癌的實驗研究, 并取得一些初步的成果, 其抑癌機制有待于 進一步深入研究。
來源:上海中醫(yī)藥雜志 作者:徐杉智 余功 謝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