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尿崩癥屬消渴中的上消和下消范疇,以肺胃兩臟虛證為主,其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尿液的變化。尿崩癥尿液會出現哪些變化具體如下:
1.尿量 典型尿崩癥尿量多在4000ml~18000ml,比重低于1.006;不典型尿崩癥或部分性尿崩癥患者的尿量適當減少,比重可達1.010至1.012。
2.血尿滲透壓 血漿滲透壓正常或稍高,正常值為295mOsm/kg左右,尿滲透壓正常值一般在600~ 800mOsm/kg,而尿崩癥患者可低于300mOsm/kg以下,甚至僅為60~70mOsm/kg。
3.血漿加壓素測定 用RIA法,正常人基值為1.0~5.0ng/ml。
4.高滲鹽水試驗 方法:試驗前應禁水3~8小時,以后30分鐘內喝水20ml/kg,每15分鐘留尿記量。待尿量>5ml/分,開始滴注2.5%氯化鈉(每分鐘為2. 5ml/kg,共45分鐘)。每15分鐘測尿量、尿比重、尿滲,然后靜脈注入0.1U水劑加壓素,繼續收集尿液1~2次測定。
5.水剝奪加加壓素試驗 方法:視病情輕重禁水6~16小時,一般8小時,試驗前測基礎體重、血壓、血漿滲透壓(簡稱血滲)、尿滲透壓(簡稱尿滲)和尿比重。以后測每小時的尿量、尿比重和尿滲。待連續2次尿量變化不大,尿滲變化<30mOsm/kg時,顯示內源性ADH分泌已達最大值(平頂值),測定此時血滲,并皮下注射水劑加壓素5U,再留取尿液測定1~2次尿量、尿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