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是主要的能量來源,一日三餐中都離不開饅頭、米飯或面條等,若長期不吃主食,可能會引起肌肉無力、萎縮以及記憶力減退。但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對主食簡直是愛而不得,稍有不慎血糖會快速升高,甚至會引起酮癥酸中毒或其他并發癥,尤其是不能單獨吃主食。
糖尿病患者單獨吃哪些主食血糖會飆升?
1、油條
油條屬于高脂肪和高油膩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時間比較長且難以被消化,同時也會影響睡眠質量,升高餐后血糖。特別是老年患者生理功能減退,腸道消化和吸收功能降低,更不能吃油條。
2、白米飯
白米飯是南方人的主食,幾乎一頓都少不了。但經過研究發現,純大米蒸的飯升糖指數達到80以上,妥妥的高升糖食物。所以糖尿病患者盡量不要吃白米飯,若必須吃的話應控制量,又或是加入粗雜糧來搭配蒸煮。
3、饅頭
大部分北方人的主食是面食,如饅頭花卷、包子、餅和面條等,不過其中含有太多淀粉。以上食物在腸胃經過消化后,有一部分可轉化成糖,然后被機體吸收,從而提高血糖含量。
4、白面包
很多糖尿病患者因為工作繁忙而沒有時間吃早餐,總是拿面包來充饑,但單面包幾乎沒有任何營養,而且也會造成身體肥胖。很多商家為能改善面包口感,在制作時會加入太多黃油、糖分以及脂肪和膨松劑等,影響身體健康不說,而且也會造成血糖短時間內升高。
糖尿病患者怎么吃主食才科學?
1、添加粗雜糧
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粗雜糧是較好的主食,升糖指數低,其中也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延緩血糖升高。所以在制作主食時應加入粗雜糧如燕麥、糙米和各種豆類等,粗糧和細糧以3:2的原則搭配,不能添加太多粗糧,以免增加腸胃負擔,甚至引起腸胃疾病。
2、減少主食量
若想要讓血糖穩定達標,一定要控制主食攝入量,盡量用小碗和小盤子。另外,適當的調整吃飯順序,吃飯前先喝杯水或蔬菜湯,然后再吃綠葉蔬菜和肉類,最后再吃主食。因為蔬菜中含有太多膳食纖維,能給人們一定能飽腹感,防止吃太多主食。
3、控制吃飯速度
糖尿病患者吃飯時一定要做到細嚼慢咽,一口飯咀嚼20~30下,不能狼吞虎咽,不然無形中吃下太多食物,影響腸胃健康,而且也會造成餐后血糖升高。
溫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不能吃主食,只有選對主食才能幫助控制血糖,若長期不吃主食可能會引起低血糖,反而會造成嚴重的并發癥。主食合理搭配至關重要,可以把大米燕麥或粗麥搭配在一起吃,這樣能降低升糖指數;另外,也可以把山藥、玉米、蓮藕或薯類當做主食,其中含有膳食纖維,具有很強的飽腹感,而且升糖指數較低。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薯類和雜豆類以及雜糧不能完全替代主食,以免引起營養不良。